教師中級職稱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教師即研究者

  摘要:“教師即研究者”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中小學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必須先樹立新的教師職能觀,瞭解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採取有力措施,引導教師積極開展適合中小學教育發展需要的教育科學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獨創性和實用性

  “教師即研究者”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隨著新時代對教育培養人才的新需求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國中小學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已勢在必行。為此,中小學應把教育科學研究擺在學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列入學校總體工作計劃之列,堅定不移地走教育科學研究興校、興教之路。中小學如何有效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深入思考。

  一、中小學教師應成為開拓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研究者

  教師不僅要成為塑造年輕一代心靈的教育者,還要成為開拓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研究者。所以,“教師即研究者”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也就理所當然。每位教師對此都要有清晰認識,必須克服傳統的教師職能觀,將從事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作為自己教育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和必須完成的任務來對待,努力成為開拓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研究者。

  二、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必先了解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

  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屬大眾型的教育科學研究。有人稱其為田園式的研究或草根式的研究。它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指導下,緊密聯絡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研究探討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各類問題,直接為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服務,不斷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教育科學研究。它與專業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從事的學術性教育科學研究相比,有諸多不同的特點。

  1.就指導思想而言,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緊密、直接地為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服務,促進其發展,提高其水平。這就是說,它必須從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研究探索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將提升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從而達到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目的。

  2.就研究內容而言,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是以微觀研究和引入研究為主,即以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物件。具體來講,就是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作為其研究課題進行探索研究。

  3.就研究過程而言,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是將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和研究過程融為一體,即教育教學過程也就是研究過程。它一般可分為選題、做題和結題三個環節。研究中,它要求重研究過程,以做題為主,力求做到“學習教育理論、反思教學行為—設計教學方案、實施教學策略—轉化教學行為、提升教育水平”,從而達到研究過程與教育教學過程一體化。

  4.就研究方法而言,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是以教育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教育諮詢診斷法及其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待目標確定後,要沿著“研究—行動—監察—反饋—思考—調整”的過程反覆進行。它要著重解決研究與應用之間的關係,著眼於改善教育實踐活動,使教育科學研究與改進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使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結合為一體,將教育質量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總之,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必須基於學校、基於教師、基於教育實踐,採取“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教育科學研究的新思路。

  三、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是一種創新性的教育實踐活動

  教育科學研究是一種創新性的實踐活動,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也不例外。獨創性和實用性是衡量教育科學研究價值的最本質特徵,如果離開了二者,就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科學研究。但我個人認為對於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來講,一般不要提原創性,而以提創新性為宜。這樣不僅可以使中小學教師樹立搞好科研的信心,而且也會使之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並不斷在“新”字上下功夫,以取得新穎而又有使用價值的研究成果。

  1.通過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可使教師在原有思想認識的基礎上不斷獲得新的認識,它包括學科知識、教育理念、思想觀點的新認識和教育教學行為的新感悟等,達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的目的。

  2.通過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可更新教育教學過程,改革教育教學實踐,形成新的教學思路、模式、方法和教學風格,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形成新的局面。

  3.將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研究成果***應用於辦學實踐中,以提高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四、中小學應積極採取有力措施開展教育科學研究

  依據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和現狀,要想盡快開展好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我認為必須採取以下幾項有力措施:

  1.抓指導,提高認識,使教師懂得如何從事教育科學研究。

  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有關教育科學研究的指導是完全必要的,它不僅可以使教師瞭解什麼是教育科學研究,弄清教育科學研究的規律、特點、程式和方法,把握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向,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克服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一些膚淺認識,以利教師紮實開展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還可以提高教師的學科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水平和哲學思想水平,為正確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提供指導思想、理論基礎、知識基礎和方法基礎,保證教育科學研究思想觀點正確、知識根基深厚、運作方法得當、實際效果明顯。

  2.抓隊伍,形成力量,提高教師教育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能力。

  教師是從事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必須抓好以教師為主力的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力量,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研究能力。具體來說應做到:***1***樹立教師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意識,“樂”於從事教育科學研究;***2***增強教師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信心,“敢”於從事教育科學研究;***3***提高教師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使他們“善”於從事教育科學研究。

  3.抓陣地,建全制度,確保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有序推進。

  中小學應根據各自實際需要建立教育科學研究室,直屬校長領導。教育科學研究室要配備專兼職的科研人員,負責對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實施全程、全方位管理,並承擔學校主課題的研究;還要制定學校教育科學研究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監督,保證其認真落實。同時,學校各年級組、教學研究組應順應科研興校的趨勢,積極調整職能,除了繼續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外,還要強化教育科學研究管理工作,力求形成一個“校長—教育科學研究室—年級組、教研組—廣大教師”的教育科學研究系統性體系。

  4.抓課題,明確方向,提高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實效性。

  課題是研究工作的主要物件。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實踐問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其任務是探討教育實踐的新問題,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理性昇華,指導新的教育實踐,為培養新人服務。因此,要緊密聯絡中小學教育實踐來選擇課題,通過課題研究積極發揮先導作用,直接為學校教育改革服務。學校應明確方向,確立有影響、有代表性的課題,組織精兵強將深入研究,努力形成學校特色,增強學校知名度。將普及與提高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推動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人事司.當代教育理論專題[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顧春.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3]何燦華.校本時代期待“田野”式教科研管理[N].中國教育報,2007-05-0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揭陽教師職稱論文
教師職稱論文怎麼做
相關知識
教師中級職稱論文範文
教師中級職稱論文格式要求範文
山東教師中級職稱論文格式要求範文
山西教師中級職稱論文
上海教師中級職稱論文發表
上海教師中級職稱論文範文
上海市教師中級職稱論文
山東教師中級職稱論文格式要求範文發表
教師中級職稱述職報告範文
關於學校教師中級職稱申請書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