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中級職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2日

  隨著通訊技術、光纖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網路技術也同時不斷進步,成為計算機網路設計師與客戶重視的焦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下載,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下載篇一

  試談校園計算機網路

  一、引言

  根據IEEE的描述,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技術是“把分散在一個 建築物或相鄰建築物中的 計算機、終端、帶大容量儲存器的外圍裝置、控制器、顯示器、以及為連線其他 網路而使用的網路聯結器等相互連線起來,以很高速度進行通訊的手段”。顯而易見,從物理意義上說,校園網路就是一種區域網。

  中小學校園網路作為一種在中小學 應用的區域網,有其特定含義和應用範疇,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的典型應用:第一,校園網是為學生學習活動服務的,是一種學習工具。她不但是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工具,同時也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和協作學習。第二,校園網是為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活動服務的,如提供教學資源、輔助教師備課,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和支援教師再學習活動等。第三,校園網是為學校 教育教學 管理服務的,如輔助學校的學生學籍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第四,校園網是溝通學校與外面的視窗,利用她既可以從校外獲取各種資訊,也可以向外釋出各種資訊。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校園網定義為:一種為學校學習活動、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和管理活動服務的校園內區域網絡 環境。且它是建構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網路技術之上並與因特網連線的。

  對於校園網建設來說,其應用是目的,網路環境是基礎,網路教學資源是核心,而人員培訓與網路維護是保障,如圖1所示。評價一個校園網的成功與否,可從下面四個環節***以下簡稱校園網路四要素***來考慮:網路環境建設、網路暢通保障機制、網路教學資源和網路應用。因此,一個學校在設計校園網時,也應從這四個環節去考慮,缺一不可。而傳統的網路建設只是指網路環境建設這一個環節,忽視了其它幾個環節。

  目前,校園網的建設與應用被越來越多的中小學視為實現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時代對人才培養需求的關鍵。然而,很多中小學對校園網建設的規劃不完整,僅停留在底層的硬體環境階段,所以難免造成今天我們看見的種種問題。如:

  · 重視硬體投入,輕視 軟體資源建設。據有關調查顯示,大部分的計算機教育資金投資在計算機硬體環境上,軟體的資金投入遠遠低於計算機硬體的投入,而教師培訓的資金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不少學校在網路硬體設施上不惜花費上百萬、上千萬,在各種軟體資源***如網上教學平臺、學校業務管理系統、各種多媒體教學課件、資訊資料庫等***的建設上卻不肯花錢,造成軟體資源的嚴重缺乏。

  · 大多數中小學教師的計算機水平不合要求。據有關調查表明,學科教師中從未獲得過計算機知識的佔總人數的約60%以上,而能夠在學科教學中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比例更小。

  · 缺乏網路專業技術人員。由於網路技術屬於高新技術,掌握這一技術的人員還遠不能滿足 社會需要,因此學校中缺乏網路專業技術人員來維護網路。校園網建成卻無法保障它的正常使用。

  · 校園網的使用效率低下。由於對軟體資源建設和教師計算機技術培訓的忽視,建成的校園網裝置閒置,沒人用,也沒資源可用,計算機只作為普通的文書處理工具。校園網根本就是一種擺設,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用效率極低。

  本文從校園網路環境建設、校園網路保障體系、教學資源和校園網路應用等四個環節來探討校園網路建設策略。其目的是:第一,在巨集觀上把握正確的校園網路建設方向,制定行之有效的建網、護網和用網的實施方案;第二,在微觀上切實保證校園網的順利建成併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現促進教學改革、培養資訊社會所需人才的最終目標。二、中小學校園網路的基本框架

  根據中小學校園網路的四類典型應用即可確定中小學校園網的基本框架,如圖2所示。它是一個由若干個多功能教室、若干個計算機網路教室、一個虛擬圖書館、一個辦公網、一個資訊中心和一些其他應用構成的區域網絡系統,並通過一個邊界路由器與因特網相連。由圖2可見,校園網不是一個自運作和自封閉的系統,也不是一個對因特網完全開放的系統,而是一個在與外界交流資訊過程中保持相對獨立的網路系統。其中學校辦公網、虛擬圖書館、電子備課室和計算機網路教室等一般各自為一小型區域網,由一臺***或多臺***伺服器與若干臺微機 工作站組成。

  二.小學校園 網路基本框架中

  · 虛擬圖書館

  將大量的圖書資料以數字化的形式儲存在資源伺服器上,或通過Video伺服器提供各種多媒體資訊資源。學生與教師通過 計算機網路可以方便的對資料進行查詢、檢索和使用。

  · 電子備課室

  為教師提供利用網路資源和各種工具進行課程設計與開發的 環境。它由採集壓縮系統、影象處理系統、光碟製作系統、教師備課系統、伺服器和若干臺多媒體計算機組成。

  · 學校辦公網

  通過在校園網上執行的綜合資訊 管理系統,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日常的管理實現辦公自動化,如學生學籍管理、課程安排、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同時可在網上進行資訊釋出。

  · 其他 應用

  如校園卡系統,利用校園網和智慧卡***IC卡***技術,形成學校內部完整的校園卡系統,通過一張IC卡,可以作為學生證、上機證、借書證、電話卡、就餐卡等,使學校全面實現電子資訊化管理。

  另外,邊界路由器是整個校園網的“門衛”,它負責校園網的安全。它的“過濾”功能只允許那些“乾淨”、合格的資訊自由出入校園網。它既是校園網與因特網溝通的橋樑,也是校外教師和學生遠端接入的通道。通過它教師和學生在家中也可以進行資訊交流、 工作和學習。

  三、校園網路規劃的策略

  根據校園網路四要素,如果只考慮校園網建設的網路拓撲和如何施工的方案,而不考慮如何建設資源、如何培訓教師和網路管理人員以及如何應用校園網路,那麼整個校園網路的建設方案是不完整的。因此,校園網網路建設方案應包括:網路拓撲結構、佈線系統和裝置選型方案、網路維護管理方案、資源建設方案、人員培訓方案、校園網應用方案。

  1.建設原則選擇的策略

  校園網路建設是一項大型網路工程,其設計是否合理對校園網路的未來 發展和產生的效益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般應採用“整體規劃、分佈實施”的方針。其總體設計方案的確定,不僅要考慮到近期目標,還要為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充留有餘地。整個校園網路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必須分步實施,設計中需要考慮各階段的情況,適應長遠發展,進行統一規劃和設計。在網路規劃時率先考慮的有三個原則:實用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和先進性原則。

  · 實用性原則:校園網路建設應當作工程專案來完成,而不是當作研究或實驗課題來作。網路應用和服務在整個網路建設中應置於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只有應用才是網路建設的最終目的,網路基礎設施是為最終應用服務的。因此,實用原則強調設計目標和設計結果能滿足需求並且行之有效。 · 開放性原則:校園網路應具有良好的開放性。這種開放性靠標準化實現,使用符合這些標準的計算機系統很容易進行網路互聯。為此,必須制定全網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循統一的通訊協議標準。網路體系結構和通訊協議應選擇廣泛使用的國際工業標準,使得校園網路成為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網路計算環境。開放性原則包括採用開放標準、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系統元件、開放使用者介面。

  · 先進性原則:建設校園網路,儘可能採用成熟先進的技術,使用具有時代先進水平的計算機系統和網路裝置,這些裝置應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證其先進性。開發或選購的各種網路應用 軟體也儘可能先進,並有相當長時間的可用性。先進性原則包括設計思想先進、軟硬體裝置先進、網路結構先進、開發工具先進。在方案設計過程中,還有幾項設計原則是必須考慮的,它們是:

  · 可靠原則:網路的執行是穩固的。

  · 安全原則:包括選用安全的作業系統、設定網路防火牆、網路防殺病毒、資料加密和資訊工作制度的保密。

  · 高效原則:效能指標高,軟硬體效能充分發揮。

  · 可擴充套件性:能夠在規模和效能兩個方向上進行擴充套件。

  建設原則是網路規劃和方案制定的方針,不同的原則側重會產生不同的方案。每個學校應先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原則來指導校園網路規劃。 2.網路技術選擇策略

  目前,在傳統乙太網基礎上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網路技術,典型的有:交換式乙太網、快速乙太網、千兆網和ATM等。不同網路技術的採用將直接影響到校園網路的投資和效能。

  · 區域網交換

  傳統的區域網***乙太網、令牌環網、FDDI***都是共享介質 網路,也就是說,網路上同時只能存在一次網路對話。這些網路既不能解決頻寬不足的問題,也不能解決效能不良的問題。另外,LAN之間的通訊必須藉助於網橋或路由器,而網橋和路由器的高處理延遲又形成了網路通訊的新瓶頸。區域網交換***乙太網/快速乙太網交換、令牌環交換、FDDI交換***技術為使用者提供了專用頻寬和並行交換通訊能力。較之於網橋,LAN交換機能提供更多的頻寬和更低的延遲,因而極大地改善了網路效能。區域網交換的優點表現在:1***簡化了網路和 工作站的 管理。2***網路延遲降低,對路由器的依賴程度也大大減少。3***廉價的、專用的連線頻寬。4***與現存LAN相容,並且可以與ATM無縫整合。

  區域網交換非常適合於工作組和桌面機 環境,但是不能用它來解決所有問題,特別是不能滿足主幹網和廣域網連線的要求。其缺點如下所述:1***網路連線所支援的物理距離有限,擴充套件效能差,不支援廣域網連線。2***無傳輸優先順序保證,不適合於多媒體 應用環境。3***流量緩衝器小,沒有流控機制,不能滿足主幹網的要求。4***不具備有效的廣播管理能力。

  · 千兆乙太網

  千兆乙太網是IEEE 802.3乙太網標準的擴充套件。保留了乙太網的幀格式、流量控制及鏈路層管理,因此與10Mbps、100Mbps是完全相容的,網路結構及地址都可以在千兆位交換裝置上使用而無需改變。所以,千兆位乙太網與以前的乙太網相同,所不同是它的傳輸速率為乙太網的100倍、快速乙太網的10倍。網路管理者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和 經驗來管理和維護千兆網路。千兆乙太網的出現,解決了網路主幹的頻寬問題。

  千兆乙太網在物理層支援三種傳輸介質:單模或多模光纖上的長波***LW***鐳射***稱為1000 BaseLX***;多模光纖上的短波***SW***鐳射***稱為1000 BaseSX***;均衡遮蔽的150歐姆銅纜***稱為1000 BaseCX***。但不同傳輸介質所支援的最大傳輸距離,相應網路裝置的效能和價格均有較大差異,需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

  · 虛擬區域網VLAN

  虛擬區域網***VLAN***是Cisco Fusion體系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解決方案,可用來構建由交換機、路由器和相應的網路管理應用組成的大型可擴充套件的交換式企業網。網路正在從共享介質結構向交換結構遷移。然而,交換機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它們本質上是鏈路層資料幀轉發裝置,擴充套件效能不足,不能滿足大中型網路的需求。在傳統的集線器/路由器網路裡,使用者組被分割成由路由器連線起來的廣播域。此種方式讓每一組的使用者在其集線器或環中共享頻寬,減少了競爭和衝突的可能。交換式LAN則沒有廣播域,故而網路深陷於由諸如IPX等對話頻繁的協議造成的廣播泥潭裡。作為解決之道,VLAN技術應運而生。

  VLAN首先針對於網路的改變進行管理,即有關整個網路範圍內的使用者增加、移動和物理位置變化的管理。藉助於VLAN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改變的管理費用,還能夠保證原有的訪問安全性以及集中化的策略控制。其次,VLAN還應當針對於園區網的頻寬和效能進行管理,即在與使用者位置無關的前提下,能對廣播和多址廣播進行限制。

  2.方案特徵

  一個完善的VLAN解決方案應當具有如下特徵:1***VLAN之間能夠跨越多個交換機和不同LAN技術進行通訊。2***VLAN之間能夠進行第三層路由。3***能夠根據成員策略自動為某一VLAN增加新使用者。4***能夠監測和理解每一VLAN中的流量。5***能夠集中控制和管理VLAN。6***能夠按VLAN來對網路利用率進行規劃和優先順序設計。

  · 資訊中心

  或稱為網路中心,它是整個校園網的“心臟”,一般由資源伺服器、Web伺服器、資料庫系統及主幹交換機等構成。所有學校內部的 計算機區域網都彙集到網路中心, 由它負責整個校園網的資訊交換與保障網路的正常運作。

  · 多功能教室

  多功能教室是指配有多功能投影系統或大尺寸彩色電視系統的教室。多功能投影系統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包括多媒體投影機、錄影機、影碟機、視訊展示臺、功率放大器、大螢幕和控制系統等裝置的視聽演示系統。也有的是一臺微機與一臺大尺寸彩色電視機連線,構成一套簡單的演示系統。其特點是可與校園網或閉路電視系統相連,單臺微機供講課者使用,用於演講、學術 報告、普通課件演示及計算機教學等。

  · 計算機 網路教室

  計算機網路教室是指計算機教室連成的區域網,也是學校 應用得最多的區域網,教學內容直接從網路上釋出。在某些計算機網路教室中,另配有音視訊通道,可將教師用機或學生用機螢幕上的內容通過該通道廣播到其他機器上,並支援分組。因此通常也稱為多媒體電子教室,典型產品有TopSchool和HiClass等。這類教室主要用於資訊科技課教學,學生上機練習以及其它課程的輔助學習等。學生在這裡可以靈活的進行多種學習方式,如個別化探索學習和協作學習等。

  · 多層交換

  人們越來越多地採用交換機來建設網路,較之於路由器,交換機可以提供更高的網路頻寬和更快的轉發速率,而價格更便宜。但是,通常交換機缺乏廣播限制機制,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平面網路,網路效能不高,也沒有安全性可言,因而不適應大型的網路 環境。

  近幾年以來,用於轉發流量的網路技術 發展迅猛,其原理大多數都是基於基本的橋接或路由機制。從定義上講,一般的區域網交換就是第二層橋接,資料幀是利用第二層MAC地址來轉發的。而第三層交換幾乎總是路由,也就是說,資料幀是利用第三層地址來轉發的。第三層交換技術大致分為三大類:基於ASIC***專用積體電路***的路由、直通式路由和標記交換。

  基於硬體的路由是最常見的第三層交換,它與傳統的路由基本上是一樣的,資料幀是根據第三層目標地址來轉發的,而路由發現協議,如RIP、OSPF等,用來決定網路拓撲和目標可到達性。二者的唯一區別在於硬體路由的幀轉發功能是在ASIC***專用積體電路***裡完成的,而不是象傳統路由一樣是藉助於 軟體計算。矽晶片技術的發展使得采用大規模積體電路來完成以前只能藉助軟體才能執行的複雜功能成為可能。這樣一來,既大大提高了路由的處理速度,又降低了裝置的成本。

  直通式路由充分利用了某些面向連線的網路如ATM的優勢,從中介的路由器旁路,直接在通訊終端之間建立虛電路。路由器中繼數量的減少改善了網路效能和擴充套件性。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面向連線的網路裡才能實現直通式路由,因此,迄今為止唯一已經完成標準化的就是MPOA/NHRP。

  在標記交換模型中,網路給源和目的子網之間的路徑分配標記,利用這些標記來轉發資料包。中間的路由器預先計算好轉發方向,然後利用標記,進行第二層的交換,而不是第三層地址來轉發資料幀。標記交換有助於提高大型互連網路的傳輸效能和擴充套件能力,但是迄今為止,相關標準***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還有待制定。

  3.結構化佈線策略

  校園網的資訊通道是整個校園網的基礎,因此,由各種傳輸介質***光纖、電纜等***、線路 管理硬體、聯結器、插座等一系列裝置組成的佈線系統就成為整個資訊流通的必經之路,一旦通道阻塞,整個校園網就會陷於癱瘓。佈線的混亂會埋下事故的隱患。好的佈線系統不僅方便日後校園網的維護、檢修故障,更有利於未來校園網的擴充和升級。因此,校園網的設計與建設中,要首先考慮校園 建築物地理位置特點,科學、合理、規範、有序的建設符合標準的佈線系統。只要先打好路基,才能修起通暢的高速公路。

  結構化佈線在系統設計、裝置選型、施工安裝過程中要統一嚴格按國際標準;建立詳細文件,確保所有裝置的標準性,既有利於與外部世界的資訊要溝通,也便於今後網路系統的維護和擴充套件。故須採用大多數廠家支援的國際標準協議及標準介面,把各類計算機/程控交換機—聯接入網,並保證以後的機器方便入網。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水平的提高,網路可以方便地進行升級擴充,佈線系統應能適應這種變化。既在網路裝置的擴充和網路主幹速度擴充等變化時,不用對佈線系統重複投資;特別地,可平滑過渡到未來ATM標準的高速網路主幹,可以充分保護現有的資訊系統投資。

  隨著網路的建立和網路應用的開展,網路的管理和維護的 工作量較建立網路本身要大得多。結構化佈線系統管理作為網路管理的基礎顯出其重要性。在完整詳盡的文件的配合下,先進的佈線系統可以幫助管理員走出管理的誤區,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通過結構化佈線系統,可以隨意改變網路的邏輯拓樸結構,調整實際配置,快速排除故障,重新安排網路上的資訊流交通,實現對於網路和佈線的動態管理。

  4.建設內容選擇策略

  中小學校園 網路要建設的內容很多,除了網路主幹建設外,還有如表1所示的一些典型專案。在有限經費下,何者先建設?表中的建設內容是上面校園網基本框架的專案具體化;主要用途是指最直接的 應用,而不是惟一的應用;約束條件是指在有合適經費投入、並能確保網路暢通的情況下影響其應用的主要因素。這是學校在有限的經費下,選擇何者先建設的重要依據。學校應根據經費、現有基礎及人員情況詳細分析需求和約束條件,選擇合適建設專案。

  四、校園網的資源建設策略

  校園網價值的真正體現就在於豐富的 軟體資源,因此,資源的建設尤其重要。校園網的資源包括:

  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提供各類CAI課件、視訊點播資料、教師備課教案、多媒體素材等各類資源;

  圖書情報資訊庫:提供全面的圖書查閱和檢索服務;

  管理資訊庫:提供全校教學、科研、行政、後勤、財務等多項管理資訊資源;

  動態綜合資訊庫:提供校內新聞釋出,問題討論,師生之間的E-mail交流,常用軟體下載等。

  這麼龐大的資源到底如何建設?從國外資源建設的 經驗中發現,要走引進與自主建設相結合的路,聯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設資源。一般有三種途徑:

  第一是連結。將學校的WWW伺服器與Internet上大量免費的 教育教學資源網站進行連結,直接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有關此類Internet站點的選擇,可通過專家介紹或者搜尋引擎搜尋,再由校園網的維護人員負責定期更新。

  第二是映象。通過與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庫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映象,以獲取更新、更專業化的資源。當然,有些站點需要付費才能被映象。

  第三是自主建設。它必須由全體教師共同完成。通常學科教師是這類資源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經過教育技術理論與技術培訓,掌握 計算機操作技能,再結合豐富的學科教學經驗,可以製作出教學所需的各類課件。此外,學校還可以在校園網路中心設立資源建設小組,根據教學需求,專門負責收集市場上的優秀的CAI課件。

  資源建設中還應該考慮建立良好的資源搜尋引擎,使建好的資源庫發揮充分的作用。總之,資源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更新的過程,豐富的資源庫不是一天可以造就的。

  五、校園網的維護與保障策略

  只有保障校園網的暢通,才能應用校園網為教學服務。校園網的建設完成以後,保障 工作成為與資源建設並重的任務。它涉及到:

  · 校園網的管理策略

  許多學校設有電教中心,但是傳統的電教管理模式不能適應校園網的管理需要。因此,校園網的管理應該成立專門資訊中心或網路中心來負責,需要2-3名專職技術人員及若干計算機教師來保障校園網的暢通***人員配製視校園網規模而定***。校園網的管理包括網管人員、網路及電教裝置、相關資料等的常規管理,同時也包括***、網路資源及網路計費等的管理。 · 日常維護策略

  隨著校園網功能的不斷拓展,日常的維護工作變得十分龐雜,網站上所有欄目都需要定期更新,而且不同欄目還要由不同的人來負責,這些工作並不是一兩名計算機教師就可以完成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由計算機教師帶隊的課外活動小組來完成部分維護工作。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適當減輕了計算機教師的工作,有利於校園網能長期發揮作用。

  · 技術人員培訓策略

  專業網路公司的技術人員完成建網工作後,校園網的管理和維護都需要由學校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備涸稹H綰聞嘌嫡庋?娜瞬牛??5諞徊接Ω醚“?-2名優秀計算機教師送去參加由網路專家執教的培訓班,學習有關網路專業網路管理和資源整合的知識,他們將來成為網路中心的技術骨幹。第二步,技術骨幹學習完成後,以師徒方式帶出第二批網路中心的技術人員,對這些技術人員的要求不需要太高,但應能勝任日常的維護工作。

  · 技術人員保障策略

  由於 社會對這 網路 管理技術人員的需求十分迫切,學校往往面臨網路技術人員嚴重流失的問題,如何解決呢?一方面,通過提高酬金、政策傾斜等優惠條件保證留住至少1名技術骨幹;另一方面,依託專業網路公司、高等學校或聘請的專家顧問,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係,以獲得技術支援的保障。網路技術人員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學校應該有正確的管理和激勵機制來對待這類問題,將損失減到最低程度。

  六、有效 應用校園網路的策略

  校園網的應用是整個校園網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建好的校園網卻沒人用,這無疑是校園建設的最大失敗。無論何人,在網路效能、頻寬和資源均有保障的前提下,要有效應用網路,還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應用網路的興趣和動機;第二是應用網路的基本技能;第三是有足夠的機會和時間。因此,要讓管理幹部、學科教師和學生都充分使用校園網,可以從培養興趣及激發動機、培訓使用能力和提供充足的時間與機會三方面來考慮。

  1.通過合理的機制激發應用校園網路的興趣和動機

  學校可以 組織講座和 經驗交流,讓教師親身 體會到奇妙的、豐富多彩的網路,引起對網路的強烈好奇心和興趣。接著,因勢利導,激發動機。動機是一種引發並維持活動的傾向,它是一種推動人活動的內部動力,是一種激勵和指引人進行某種活動的需要。動機可分為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兩類。學校通過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改革管理的機制,不但獎勵那些在教學中應用校園網的教師,還要求對日常教學的管理網路化,創造一個網路應用的氣氛,從而建立起教師應用校園網的外部動機;另外通過新的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培訓,樹立起教師新的教育觀念,從而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即教師真正認識到校園網對教學改革和培養學生的作用,自覺的將校園網應用作為教學 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2.通過多層次培訓提高應用校園網路的能力

  學校一方面要對各個學科的骨幹教師進行 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輔助教育和Internet應用的培訓,其目的是通過他們帶頭進行應用校園網的教學科研活動,為校園網的應用 發展進行探索工作;另一方面藉助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讓廣大教師參加普及性的計算機操作基本技能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目的是讓所有教師都積極參與到校園網的教學應用中。對於學生,在課程改革中加入資訊科技課程,培養他們應用網路輔助學習能力。

  2.通過足夠的經費投入和合適的管理機制確保應用校園網路的機會和時間

  學校應根據學校的情況,儘可能配備足夠的計算機,並通過合理的管理機制,使要求使用校園網的師生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應用網路。此外,校園網應專門設有為學校師生服務的遠端接入系統,教師與學生無論身處何地,是在家裡、學校,或是出差在外地,都應可以使用校園網路。

  結束語

  網路時代的即將到來,給人類教育帶來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同時它也為教育提供了實現飛躍的機遇。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首先要面向網路。教育只有與網路有機結合,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實現網路教育的前提是網路的建設,而中小學校園網路的建設不僅僅是網路硬 環境的建設,還必須包括校園網路的維護與保障、校園網路的資源建設和校園網路的有效應用等其他三個環節。只有充分有效的應用校園網路,才能導致整個教學模式與教育觀念的徹底變革,才能適用新世紀培養高素質的創造型和複合型人才的需要。對於校園網路建設,沒有對所有學校都適用的通用方案,即使對一所學校,也不可能有最優的方案,只有較優的方案。為了更好的適用網路時代的需要,必須對校園網路建設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戰略。各學校可在此戰略的基礎上一邊分析研究,一邊積極 實踐,逐步優化,探索出一條自己的路。

  參考文獻

  [1] 官金安、傅德榮:“基於Internet/Intranet的學校CBE系統的建設”,電化教育研究,2000***2***

  [2] 黃榮懷:“多媒體 教育 網路的設計與開發”,GCCCE'97,廣州,1997

  [3] 黃榮懷、張玉潔:“基於網路的協作型教學系統模型”,GCCCE'99,澳門,1999

  [4] 何克抗:“基於Internet的教育網路與21世紀的教育革新”,

  [5] 陶文昭、詹英:《網路教育》,中華 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年7月

  [6] 金建梅、汪啟富、烏美娜:“ 計算機在中國中小學教育中的 應用現狀分析”,中國電化教育,1999***1***、1999***2***

  [7] 《今日中國校園網》***系列新聞報道***,中國教育報,2000年1~2月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下載

計算機網路專業高階職稱論文
計算機網路中級職稱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計算機網路中級職稱論文
計算機網路中級職稱論文範文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論文
有關計算機網路安全發展論文開題報告
計算機網路安全發展論文範文
計算機網路安全發展論文開題報告
計算機網路安全大專論文範文
有關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論文精選範文
計算機網路通訊學年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