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健康淺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努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正確的價值取向,熱愛國家,熱愛社會,熱愛人民,遵守國家和社會的各項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職學校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要:中職學校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意義。該文分析了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學生心理現狀和存在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中職學校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途徑。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途徑

  中職學校的學生是中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如何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健康成長,完善自我,以自己的一技之長和良好心智,在當前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實現他們自身的價值,這是值得我們職教工作者關注的問題。針對當前職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筆者從其表現、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任務和教育的實踐等方面,結合中職學校教育現狀,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幾點思考。

  一、中職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對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會多元化的發展,經濟和文化的迅速變革,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人的素質、尤其是對人的心理素質,如自我調整能力、耐挫折能力、團隊精神、責任心、進取心、愛心、社會適應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而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

  2、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素質教育的奠基工作

  什麼是素質?柳斌認為是人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實踐素質教育必須健全學校心理教育機制,心理教育應是完整的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心理教育既滲透於學校各育、各科教育之中,也應具有其獨立運作的體系和方法。只有健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從本質上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各科教學,各育改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3、中職生心理髮展狀況堪憂,迫使中職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各種資料及實踐均表明,由於種種因素***包括社會、學校、家庭***,中職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成長中的中職學生將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心理壓力,他們在中考失敗後初償敗果到職中後又面臨著社會的歧視及畢業後的就業壓力。同時在學校的學習中也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早戀、學業和就業煩惱等等一直困繞著職中生;家庭的不穩定,離婚率上升,也使學生產生嚴重的不安全感;性生理、性心理的相對成熟,而性教育相對滯後等導致的青春期問題;學生中人際關係緊張,失眠現象普遍,出走、自殺也時有所聞,如不加以重視,無論對個人和社會都會造成不良後果。所以學校教育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起維護職中生心理健康,幫助職中生排解各種心理問題的歷史性神聖職責,同時也能更深層次去促進青少年發展。

  4、學校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學生的素質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職業中學把育人作為教育的目的、作為職業教學的目標,我們必須加大職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才能提高學校教育的整體效果。

  二、中職學生的心理特徵及現狀

  ***一***職中生年齡階段特殊性,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徵

  在認識能力上,抽象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思維的獨立性與批判性顯著發展;在情感意志上,情感豐富熱烈卻多變不穩,意志的堅持性與自制性提高了,但仍然容易動搖與衝動;性成熟、性意識增強與社會地位制約、心理及道德準備不足的矛盾產生;心理獨立需要及自我發展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及自我調控能力較低的矛盾產生。

  ***二***學生生活背景複雜,心理問題突顯

  中職學校的學生,很少是出於對某種職業的熱愛而進入職業中學學習的,大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成績達不到“普高”的要求,沒辦法才來職中學習的。問卷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在初中時就是所謂的“雙差”生,有些同學的家庭背景比較複雜***父母下崗、父母雙亡或離異或是單親家庭***,有些同學家的經濟條件特別困難。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1、學習態度偏差。學習興趣淡漠,缺乏學習目的和學習自覺性,學習不專心,注意力分散,消極應付作業等。2、偏執。偏於固執,自以為是,待人處事、認識問題只來源於一個角度,好鑽牛角尖,不能辯證地看問題。3、敵視。感到別人對自己充滿敵意,要麼自我封閉,要麼經常與人發生衝突。4、抑鬱。遇到一些挫折便精神苦悶,情緒低落,哀嘆時運不濟,對未來充滿失望。5、適應性不強。對學校生活、教師教學模式不適應,人際關係協調能力不強。6、衝動。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小題大做,缺乏理智,行為過激,但事後又非常後悔。

  總之,由於職中生年齡階段的共同心理特徵與成長過程中的特殊矛盾,正是開展職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是這一階段的主要教育任務。

  三、中職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據人們心理活動的規律,採取各種方法與措施,調動一切內外積極因素,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促進其整體素質提高的教育。它是一種預防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質培養和心理健康維護。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只有在職業中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採取有效的途徑。

  ***一***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

  學科教學的物件是學生,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是知識觀念內化的依據,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也是教學的基本目標。在教學中加強心理教育,是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1、我們要求教師的教學,把培養學生一定的心理素質作為教學目標,不僅考慮知識技能的目標,還要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出發提出教學內容,如學習興趣、求知慾、思維能力與品質、學習自信心等。

  2、從心理教育的高度要求教師對學生理解、認同、真誠、尊重,同時還要求教師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自我調整,努力創設健康和諧的課堂心理環境。

  3、教師應適當表達對學生的關愛。教師平時要主動積極對學生表示關懷並且讓學生能正確的加以接納,把握自然真誠的原則,一個眼神,拍一下肩膀,一張卡片,學生即可感受老師真摯的關愛,平時積極傾聽與適度的反應,代表教師對學生基本的尊重、接納與關懷。

  4、採用積極評價方式,即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出及時反饋,如點頭、微笑、激勵的語言等。組織集體評價,增強其自信心,以形成學生積極的自我概念,避免消極的情緒。

  ***二***在班集體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通過讓學生參與班集體的自我管理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演好自已的角色,管好自己,培養集體責任感,鍛鍊各種能力,提高自我意識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從參與集體管理中,發揮作用認識自我。

  2、培養班集體健康的人際關係

  人是社會的人,也是社會的動物,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獨居。生活在社會裡,就必須與人接觸,並與人發生各種關係,這種人與人關係的存在和建立就是所謂的“人際關係。”

  這一階段,同學之間的同伴關係比親子關係、同胞關係和師生關係更為親密。使得學生產生了獲得心理和社會地位***的強烈要求,並希望能依賴朋友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

  為此,學校應在班級的建設中,要求圍繞“關心和愛”為主題開展工作,讓集體充滿溫暖。在師生關係中,教師要有寬容的意識,讓學生在寬容的環境中學會寬容。課堂中教師作為輔導者,應該創設良好的集體輿論、和諧的人際關係、民主的自由氣氛,這時師生之間是朋友、合作者的關係,以此充分開發集體教育資源,確保這種良性機制體驗他助―學習互助――達到自助的形成。

  ***三***積極開展各種活動,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師要積極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激勵學生,讓學生樹立信心,產生希望,看到美好的未來!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簡單責罵、體罰,要在分析中予以引導;批評把握分寸,不挖苦學生,批評中要有肯定,不要損傷學生的自尊心。根據多元智慧評價理論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肯定和賞識,喚起他們積極向上的慾望。使優秀學生不會僅僅滿足於目前成績,而是以更積極的態度爭取更大的進步。使成績處於弱勢的學生也得到了更多的激勵,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曾有過錯有缺陷的學生也會得到關注,消除消極心理,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四***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家長對學生心理影響不亞於教師。不少家長由於缺乏教育孩子有關的心理知識和技能,再加上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往往出於好心,在家中對孩子無節制地訓導、警告、諷刺挖苦,使學生心理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因此,必須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輔導,喚醒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家庭的呼應,而不是削弱和抵消。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需要具有良好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職校的工作者不僅要掌握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保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沿著健康、正確的軌道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發科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做與管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陳家麟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與操作》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

  [3]樊富珉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1.

  [4]宋元林,陳春萍等著.《網路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5]劉驚著.《道德體驗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6]朱敬先.《健康心理學――心理衛生》,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7]王極盛、李焰、赫而實:9970名中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心理科學,2002年第5期.

  [8]曾茂林.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課教學。2004年第10期.

  ***作者單位:河北省武安市職教中心,河北 武安 05630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電力工程施工管理論文
心理健康素質淺析論文
相關知識
學校心理健康淺析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淺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淺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淺析論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簡析論文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探析論文
幼兒心理健康淺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解析論文
學生心理健康探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