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論文範文兩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在過去的幾年中,無論在理論界還是企業界,人們對供應鏈管理的興趣正在迅速增長,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供應鏈管理論文範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供應鏈管理論文範文篇一

  閉環供應鏈管理研究

  [摘要]閉環供應鏈***簡稱CLSC***是由傳統正向供應鏈和逆向供應鏈組合而成的一個完整的環狀供應鏈系統,實質上是通過產品的正向交付與逆向回收再利用,使“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的開環過程變成了“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迴圈過程。它強調通過鏈上各個實體的協同運作來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大效益,不僅有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整個國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閉環供應鏈;逆向供應鏈;協調;博弈論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670***2008***04-0068-04

  借鑑Thierry***1995***,Fleischmann***1997,2000***,Guide***2003***等人的研究,閉環供應鏈***Closed-Loop Supply Chain,簡稱為CLSC***是不僅包含傳統的正向供應鏈,同時還包含廢棄品回收再利用的逆向供應鏈***RSC***,通過產品的正向交付與逆向回收再利用,使傳統的“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的開環過程變成了“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迴圈過程***馮之浚等,2003***。

  閉環供應鏈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經濟與環境的綜合效益,不僅有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整個國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Klasson***1996***的一份研究充分表明:通過積極致力於環境管理,企業可以獲得更多利潤。他們通過對162家公司的實證分析,認為環境績效與企業獲利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係,較強的環境績效有利於企業獲得更多利潤;反之,較差的環境績效將對企業盈利產生負面影響。Yao Weixin***2006***研究了電子產品中的閉環供應鏈問題,結果表明整合正向供應鏈和逆向供應鏈從而構成閉環供應鏈對企業來說是有利的。

  一、CLSC系統結構的研究

  在CLSC管理中,確定CLSC系統結構是極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是形成系統的第一步,並且系統結構對運作績效起著決定性作用。當前,有關CLSC系統結構的研究還剛剛起步。

  在設計一個有效的CLSC系統之前要考慮成員的構成、成員的關係、系統的功能等問題。Pohlen T.L.***1992***提出根據流通渠道企業成員完成的再生或再製造的功能和能力不同,構建不同的RSC回收系統,但是他們的設計原則中只考慮了缺貨對成本最優設計的影響,沒有考慮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忽視了持續性發展等問題。de Brito M.P.和Dekker R.***2002***從企業戰略的角度出發,從戰略決策、戰術決策、運作決策等三個層次提出了RSC系統設計的框架:戰略決策包括產品回收、產品設計、網路容量和網路設計等內容;戰術決策包括採購、生產計劃、庫存管理、市場、資訊和技術等內容;運作決策則包括生產進度與控制、資訊管理等。Harold Krikkle等***2001***根據RSC的特點從經濟、環保、供應鏈渠道等角度提出了CLSC系統結構的設計原則;Fleischmann M***2002***從供應鏈績效的角度出發,從三個管理層面指出了CLSC網路系統設計與傳統供應鏈設計的區別,並且提出了一個連續的網路設計模型,該模型揭示了系統關鍵引數對成本的影響,為選擇合適的供應鏈結構提供了方向;陳劍等***2002***從生產―庫存角度按照單級系統、多級系統和供應鏈重組三個方面綜述了近年來供應鏈結構的研究成果。

  二、CLSC的選址定位問題

  CLSC系統中的回收物品多數需要經過檢測、分級、修復等運作工序,這需要確定相應處理裝置的安裝地點及處理能力,使得CLSC中的選址定位問題同傳統供應鏈相比更為複雜和有著更高的要求。

  Louwers D***1999***設計了地毯廢品再生網路的結構。根據對廢舊地毯的收集、預處理、運輸等工序以及相應的成本費用建立了一個確定預處理中心位置及處理能力的非線性連續選址定位模型。Krikke H R,van Harten A***1999***針對耐用消費品***如影印機等***提出了一個構建多級回收系統網路的混合整數線性規劃***MILP***模型。他們重點研究了荷蘭某一影印機製造商對某一型號影印機建立一套再製造運作程式的情況。在再製造過程中,對拆卸分解下來的零件進行檢測,剔除已壞或無用的後便得到可再利用零件,假設其數量達到某一固定水平,從運作成本最小的角度在設定的方案中選擇出最優的設定地點。

  CLSC中的選址定位問題屬於企業戰術決策問題,由於其對企業經濟效益的直接影響而受到市場的關注,此類研究成果很多,但是研究方法比較單一,大都是運用規劃方法來研究,定量化的參變數過多,計算複雜。目前還沒有出現新的思路來研究這一問題。

  三、CLSC的生產問題

  1、新產品和再生產品的替代

  許多被認為能夠再生產的產品具有持久、耐用的特點,它們通過市場逐漸地展示出顯著的生命週期。可再生產的產品是這種新產品的廉價替代品,它常常在新產品的生命週期中被投入到市場,影響了新產品的銷售動態。Debo,L.G.,Toktay,L.B.***2006***研究了關於新產品和可再生產品合併的動態管理的一個方面,逐漸地滲入到產品生命週期之外的一個潛在的市場。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對貝斯擴散模型進行了延伸,保留了再生產設定的兩個主要特點:***1***新產品和再生產品之間的替代;***2***由於對能夠再生的已使用產品的供應是有限的,從而造成對再生產品擴散的限制。研究者還指出新產品和再生產品擴散路徑的特點。

  2、減少錯誤回收

  錯誤回收是指銷售商向消費者回收的是喪失功能的產品。錯誤回收的成本包括功能測試、重新整理***如果有必要的話***、再包裝、產品在逆向供應鏈中損失的價值***對許多企業來說,可能要超過幾個月的時間***,由於產品折價出售而損失的收入。錯誤回收成本很高昂,而且首先由生產商承擔。要減少錯誤回收,首先要求零售商做出努力。例如,通知消費者最適合他們需要的準確的產品。Mark Ferguson***2006***強調利用供應鏈協調方法來減少錯誤回收。更具體的,他們提出了一個目標回扣合同,每低於目標一單位錯誤回收產品付給零售商一定數量的貨幣。目標回扣合同給零售商增加努力程度提供了激勵,可以減少錯誤回收產品的數量,並且增加淨銷售。在大多數情況下,該合同是一個帕累託改進。

  3、回收商品的價值

  企業管理者往往忽視了逆向供應鏈中的速度問題。一般他們把快速反應當作正向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那些產品會快速磨損的產業。即使消費者會返還產品給製造商,但是採取消極態度會減慢回收商的回收速度,以至於再產品的大部分價值喪失了。製造商和他們的釋出人必須要應付來自消費者的不斷增長的回收商品。回收商品的價值***銷售90天內回收的***在美國每年已超過1萬億美元了。儘管回收產品提供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潛在的

  可回收資產,但是製造商目前只能從中得到一小部分利益,大部分產品價值由於長期的拖延而消耗掉了。因此,有必要製作一個適當的逆向供應鏈設計來競爭利益。V.Daniel R.***2006***根據延遲模型提出了一個網路流量,包括確定逆向供應鏈設計中操控者的時間邊際價值。他們通過在不同工業中的兩個企業的具體事例證明了他們的方法,並且測試了在一個高效的和一個有相應的回收網路之間,企業如何影響它們的選擇。

  4、CISC的生產計劃

  Akeshi MURAYAMA***2006***描述了一個逆向供應鏈的生產計劃方法,一個分解的企業從回收的可利用的產品中收取可再使用的零部件,再把這些零部件提供給制造商。這個方法強調這樣一個問題,即回收的產品和可再利用的零部件的時間選擇和數量是未知的。首先,在每一個時間週期預測可回收產品和零部件的數量,然後執行以原材料要求計劃為基礎的生產計劃。這個方法可以使我們在每個時期對以下情況作出計劃:要分解產品的數量,能被再使用的零部件的數量,生產的新的零部件的數量。

  四、CLSC的定價策略

  R.Canan Savaskan***2006***著重研究了廠商通過逆向渠道收集前期可消費產品的選擇和當零售是競爭狀態時正向渠道的產品定價策略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構建了一個直接的產品回收系統――廠商從消費者手中回收使用過的產品,一個間接的產品回收系統――零售商充作產品回收商從消費者手中回收廢舊產品。首先檢查零售商的產品收集分配如何在產品市場上影響他們的策略行為,然後討論當選擇一個合適的逆向渠道結構時,廠商所面臨的經濟情況。當一個直接的回收系統使用時,渠道利潤由回收產品的規模決定,當一個間接回收系統使用時,渠道利潤由零售商之間的競爭程度所決定。Gu,Q.-L.***2005***運用博弈論研究兩部門逆向供應鏈的定價策略,得出了兩個非合作博弈均衡***Stackberg均衡和Nash均衡***和合作博弈均衡,並且給出了每種價格策略下的回收產品的最優數量。

  五、小結

  儘管目前對CLSC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數研究為定性分析或個案研究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此外,受CLSC的不確定性和資訊制約等因素的困擾,以上大多數文獻僅限於對問題的靜態、單一運作期情況的考慮,並且研究重點基本都集中在系統的組織結構,而對系統的資訊結構和決策結構則鮮有研究。這為我們今後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1、CLSC要求更仔細地設計、計劃和控制

  CLSC可能會變得更復雜,因為消費者可以在產品生命週期內、產品使用期結束後、產品生命期結束後三個階段內返還產品。每種型別的返還產品都要求逆向供應鏈適應回收產品的特點以使產品回收價值最大化。

  2、CLSC的戰略價值

  當前,在企業和研究部門,很少把逆向供應鏈當作一個商業過程,而是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的活動,此外,企業和研究部門關注實際的和戰術的問題,而不是戰略問題。許多企業把再生產看作是一個技術性問題,即如何把一個喪失原有功能的回收產品加工成一個和新產品一樣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的產品。企業常常消極接受回收產品,因此,回收產品在質量、數量和時間上是不確定的。公司並不排列相應的再生產成本和銷售機會。他們害怕再生產品的銷售會損害新產品的銷售和產品的牌子。再產品的銷售渠道很難開啟,並且銷售數量和時間都是不確定的。最後,企業很少鼓勵工程師去設計方便拆卸或容易再生產的產品。

  大多數關於閉環供應鏈戰略上的研究可以大致上歸為兩類:一是CLSC的成員的最優策略,此類研究可以在Maiumder,G***2001***,Heese et al.***2005***的文獻中發現;二是調查能夠促進CLSC活動的有效的立法方式。一般的方法包括原始材料使用的稅收,重複利用的補貼,處置費用,抵押物償還系統和生產者支付計劃。見Calcott,Walls***2005***。

  3、CLSC的研究需要不斷拓寬新領域

  相當的研究已經涉及“綠色供應鏈”或“對環境依賴的再生產”,企業總是把環境問題看作負擔,是需要最小化的成本,而不是一個機會。企業需要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型來把商業機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有機地嫁接起來,讓企業意識到回收產品的價值。在美國,企業已經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對開始對逆向供應鏈感興趣了,***美國的企業每年在廢品回收方面損失1000億美元的收入***而在歐盟,企業則是由於法律的原因開始對逆向供應鏈感興趣。

  全球經濟競爭的加劇,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擴大環境立法以及更多的針對再銷售商和消費者的商業回購政策的出臺將會促進產品回收的發展。企業將會意識到他們需要一個產品生命週期的方法,該方法將所有的回收產品,包括商業回收、保證回收、修理產品、到期產品回收、報廢產品回收等,整合到一個商業模型中,企業必須利用各種型別的產品回收,包括最終的環境友好處置,來設計正向供應鏈和逆向供應鏈。企業的這種壓力將促使企業去發現更好的方式來處理回收產品,從而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開拓新領域。

  總之,CLSC開闢了一系列新的,有趣的研究領域,它也給有意義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一個機會,這裡,我們要考慮到問題的多學科本質和基於一個整合的、商業前景的發展框架和構建模型的需要。可以說,CLSC中仍然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CLSC的研究作為今後研究的一大熱點課題,需要我們進一步豐富完善CLSC的理論,為CLSC的順利實施提供更有益的指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供應鏈管理論文範文

辦公室管理典型論文
供應鏈財務管理論文
相關知識
供應鏈管理論文範文兩篇
採購供應鏈管理論文範文
服裝供應鏈管理論文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論文提綱
供應鏈管理論文
豐田供應鏈管理論文
分銷供應鏈管理論文
供應商管理制度範文
最新醫院供應室管理制度範文
消毒供應室管理制度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