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析新形勢下如何強化高校圖書館知識資訊傳播功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論文關鍵詞】知識資訊;傳播方式;制度創新;服務創新
  【論文摘要】目前圖書館的知識資訊傳播及服務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在新形勢下如何強化圖書館知識資訊傳播功能?本文通過對近年來圖書館讀者資訊資料的調查、統計和分析後認為,創新是圖書館強化其知識傳播功能的唯一出路,只有迅速實現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傳播方式創新.從“文獻傳遞”向“知識傳遞”的過渡.才能重新確立並強化圖書館在知識資訊傳播領域的主體地位。

  1圖書館目前的現狀
    隨著現代科技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各類文化傳媒行業呈現不斷擴張態勢。當前我們正處於一個資訊繁雜的社會,電視、網路、報紙、電臺、手機等媒體各種各樣的資訊鋪天蓋地,充盈著人們的視聽,使人應接不暇。不論人們願意不願意都被裹在這巨大的資訊旋渦中。而圖書館正在被各種各樣文化傳媒行業排擠出公眾的資訊消費領域,已逐漸被邊緣化。其社會影響力、資訊知識傳播功能和服務功能正在弱化。表現在一是宣傳少;二是讀者人數減少;三是公眾閱讀率下降。以筆者所在的南華大學圖書館為例:館內藏書160萬餘冊,1998年合併以前,在校人數合計7800多人,有圖書館兩個,年進館人數6.5萬人次左右,進人21世紀尤其是合併以來,雖然在校人數增加了,但相對進館人數逐年下降,2002-2003學年在校人數約20000多人,年進館人數約12萬人次,2006-2007年在校人數達28000人,而年進館人數僅有15萬人次。人均年進館借閱次數由1998年8.3次下降到2007年5.8次。下降約30%多。再從學生所進閱覽室的類別和時間點來看,統計數字顯示:進小說庫、語言庫、計算機庫的讀者位列前三位,而且進語言庫和計算機庫的讀者流量高峰出現在四六級考試、研究生人學考試和計算機考試前,而小說庫的讀者流量高峰出現在這些考試後,這充分說明大部分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才來圖書館的,是屬於被動閱讀型的,而考完後理應“放鬆放鬆”,因而出現了小說庫的閱讀流量高峰。從衡陽地區其他幾所高校圖書館調查瞭解,情況基本差不多。
  2圖書館知識資訊傳播功能弱化的原因和它現有的優勢
    圖書館知識資訊傳播功能弱化原因主要是由外部競爭環境和圖書館自身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進人新世紀以來,網路的迅猛發展和網路技術的不斷完善,網路已成為人們獲取知識資訊的重要來源,在網路迅猛發展的同時,電視、報紙、電臺等也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在大眾資訊消費市場中佔有一定份額,呈現出多彩繽紛的繁榮景象,因而進一步蠶食了圖書館的“市場份額”。圖書館自身因素:長期以來,圖書館一直在計劃經濟模式下生存,在知識資訊提供方面一統天下。“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重藏輕用”,行政上的條塊分割使圖書文獻資訊資源不能共享。借還不方便,傳播方式落後,效率低下。不能與時俱進。舊有工作方式和讀者知識資訊消費方式錯位,使得人們越來越遠離圖書館。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圖書館與其它資訊業相比,依然尚有很大優勢。首先在知識資訊供給方面仍佔有重要地位。網路資訊雖然方便、快捷、但其內容龐雜而無序,其資訊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其次報紙、電視、電臺所對的資訊消費群體主要是一般大眾或特定人群。而圖書館則集中了網路、報紙、期刊和圖書等眾多的媒體優勢,擁有眾多的知識資訊資源;並且知識資訊大都經過專家的審定,因此在知識資訊領域,圖書館的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更高。第三是圖書館自誕生至今經過百年發展,已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的知識學科,擁有一支龐大的從業人員,湧現出一大批具有很高資歷和建樹的專家、學者,在知識資訊傳播方面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圖書館對人類知識儲存和傳承起到了無可替代作用;第四是圖書館擁有一批忠誠讀者和使用者,在服務讀者使用者的同時,讀者和使用者也在有形或無形的支援著圖書館的發展。從而實現圖書館與讀者使用者的共贏。這是圖書館寶貴的資源財富。是圖書館賴以生存之基石。

試析從公民的文化權利看圖書館公共服務原則
論析評估在圖書館管理中的作用
相關知識
論析新形勢下如何強化高校圖書館知識資訊傳播功能
探析新形勢下如何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論文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訊服務發展趨勢探析
網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員的資訊素質
淺談關於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踐分析
新形勢下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黨員
新形勢下如何增強黨員意識
關於新形勢下如何激勵企業員工的幾點思考
新形勢下如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企業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