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只有讓綠色思想成為一種文化,滲透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讓學生從靈魂上感受到綠色教育。這要求高校必須能為學生提供綠色教育課程,包括環境概論、生態哲學和生態倫理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中國綠色教育發展》

  摘要:近些年來,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在保持環境健康的同時讓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學界關注的重點問題。鑑於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解決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離不開高等院校的支援,因而,建設綠色大學、實施綠色教育成為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渠道。本文對綠色教育進行了初步探索,首先回顧了國內外綠色教育的發展現狀,然後在分析當前教育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綠色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綠色教育;可持續發展;高等院校

  一、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而言,中國教育的各種弊端不斷成為教育人士所抨擊的物件,總結起來看,國內教育存在以下主要問題。首先,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思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和發達國家比起來,其差距並沒有縮小,反而有日益擴大的趨勢。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在短期內,我國教育經費欠缺,教室隊伍不足,教學條件不完善等現狀難以得到根本性轉變,從而滋生了教育的急功近利現象,使得培養出的學生難以做到全面發展,學生技能與社會需求脫節。其次,教育的商業化傾向嚴重。儘管針對教育應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已達成共識,但是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教育商業化傾向過於明顯,從而導致忽視了教育的執行規律,教育不再是為了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成為了一種創收的工具。不正當收費、招生以分論價、補課創收等現象非常普遍,嚴重偏離了教育的最初功能。尤其是1999年開始實行的擴招,它使得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一種大眾教育,高等教育偏離了其原先的發展軌跡,從此開始了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再者,教師隊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由於地區發展上的差異,加之現階段整個社會拜金主義風氣的盛行,教師隊伍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這一方面表現在教師隊伍中的少數人為追求虛榮和職稱晉升,在考試和評比中弄虛作假,另一方面表現為一些教育專家的言行完全有悖於師德,給教育蒙上了一層陰影。

  二、發展綠色教育的必要性

  自從我國在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略以來,就明確了教育在發展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它堅持以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科教興國戰略決定了教育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會越來越重。因而,社會需要大量的能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合格勞動者、大批能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服務的專業人才以及大量能響應知識經濟挑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新型人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日益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這種精神上的滿足主要是通過教育的方式獲得。因而,教育在未來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會更為重要。就目前而言,我國教育正處於變革時期,教育的思想、形式、水平等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發展態勢,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在這種背景下,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成為其使命和麵臨的挑戰。這種教育要求能適應社會各階層工作、生活和學習需要,能全面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能增強接受者的勞動技能和身心素質。

  “綠色”是借鑑生態學上的概念,它強調人的主體性,強調每個成員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自由和全面發展,以個體的進步促進群體的提高,最終實現社會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按照發展宗旨,教育必須能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從而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提高國民文化水平服務。社會發展尤其是人的發展,需要教育能為社會提供健康、高品質的精神產品,這種綠色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培養環境科學的專業人才,而是培養出對地球友好的各類人才。只有讓綠色思想成為一種文化,滲透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讓學生從靈魂上感受到綠色教育。這要求高校必須能為學生提供綠色教育課程,包括環境概論、生態哲學和生態倫理等;同時還需要加強大學生參加解決環境問題的實踐活動,時刻按照綠色標準生活,例如減量消費、廢物分類投放等。發展綠色教育勢在必行,主要表現在:***1***它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必要條件。大學教育的本質在於培養能力全方位發展的學生,使學生能將生態文明的理論滲透和貫徹到自身能力的教育中去。我國的素質教育,歸根結底需要將重點放在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上,這需要擺脫過去應試教育的弊端,實施大學綠色教育。***2***有利於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聯合國在1992年的環境發展大會上指出,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關鍵。我國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也表明,科教進步是為了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大學的支援,因為大學向來就是傳播思想和文化的搖籃,大學生的綠色意識將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與否的關鍵性要素。此外,對於大學本身而言,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才,大學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根據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麵向未來的方針,從可持續發展出發的教育才具有價值。因而實施綠色教育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3***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根據黨中央所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目標,綠色教育是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條件。中國目前的環境汙染嚴重,加強綠色教育,培養環境友好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對於中國保持持續經濟增長態勢、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國內外綠色教育的發展現狀

  根據王海波等學者的表述,綠色教育是指全方位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教育,即將這種教育滲透到高等教育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綜合性教育和實踐中去,內蘊於素質教育之中,使其成為全校學生的基礎知識結構以及綜合素質培養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更注重大學生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關係的教育。一般而言,綠色教育能被劃分為生態環境教育、人際關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類。開展生態環境教育是為了更好地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際關係教育是為了更好地協調人際之間的關係,實現全社會的和諧發展;心裡健康教育反映的是人與自身關係的受教育狀況,通過心裡健康教育能增強自身心理素質,促進個體健康和諧發展。

  從國際上來看,歐美許多國家的高等院校相繼提出了“綠色教育”計劃,如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綠色大學”專案,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環境議程”專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學校綠色組織活動”。在北美洲,成立了北美綠色教育聯盟,它是一個由學生髮起的環境教育學院和組織的聯盟,致力於各項環境研究計劃,使命就是聯合制度性的力量,擴充套件學生以及職員在綠色方面的受教育機會。

  在國內,從1997年“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專案正式使用“綠色教育”名稱算起,中國上市綠色教育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清華大學率先在1998年提出了“綠色大學”理念,包括了貫徹綠色意識、推出綠色產品和建設綠色校園,並在此基礎上召開了“大學綠色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其後,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也相繼開展了大學的“綠色教育”,綠色教育已成為21世紀教育觀念現代化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在2010年,臺灣微軟公司與臺灣嘉義市共同舉辦了以“綠色教育”為主題的教育高峰論壇,主要包括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國內外的這一系列事實都表明,綠色教育已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主導方向。

  四、綠色教育的發展趨勢和對策

  綠色教育要求我們深入開展教育改革,通過認真研究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的關係,糾正教育商業化傾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社會效益為教育活動的最高準則,從而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同時,綠色教育也是一種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這種教育應該適合我國改革開放的時代特點,同時能面向社會與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緊密結合,它能讓每位受教育者獲得切實的收穫,感受到教育帶給自身的提高。

  實施綠色教育不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成功的綠色教育需要高校在以下方面加強努力。首先,綠色教育的成功需要在全社會達成綠色教育的共識。自從1992年清華大學首先提出“三綠工程”以來,中國大學都陸續開始重視起綠色教育,但是和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還需要我們繼續解放思想,革除陳舊的教育觀念,樹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不僅通過學校的教育,還通過家庭綠色教育和社會綠色教育等方式共同為綠色教育服務已達到更優的效果。其次,需要教育部門構建綠色教育體系。目前而言,綠色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廣大高校認識到,因而如何構建一個完善的綠色教育體系就成為實施綠色教育的重要基礎。在課程構建中,需要建立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課程體系。通過健全綠色教育課程,不僅在選修課上設定綠色課程,更應該在必修課上體現綠色教育,並通過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達到更好的效果。高校還能通過豐富綠色教育形式,例如舉辦國情與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狀況以及人口和社會發展問題等學術報告等形式,增強大學生在綠色上的知識。最後,應該營造出綠色教育氛圍。意識決定行為,綠色教育需要一種在綠色教育氛圍中通過情境感染才能形成,這可以通過校園環境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在校園環境建設上,通過將美觀、實用和環保結合起來,為廣大師生提供環境優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在校園文化建設上,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綠色文化和學生綠色活動,將學生所學知識直接運用於實踐,從而能將綠色觀念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參考文獻:

  [1]王靜.綠色教育的思索[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3***.

  [2]韓偉,劉利才.大學綠色教育探討[J].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009,***01***.

  [3]丁道勇.作為一種教育隱喻的“綠色教育”[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1***5***.

  [4]餘清臣.綠色教育在中國:思想與行動[J].教育學報,2011,***06***.

  [5]陳華文,丁振國.高校綠色教育的現狀與實施策略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中國教育改革探討論文
中國教育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中國綠色教育論文
淺析中國高等教育論文
淺述中國古代教育論文
論中國校外教育論文
淺論中國高等教育論文
淺談中國基礎教育論文
關於中國音樂教育論文
中國英語教育論文
高中班主任教育論文
有關中學藝術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