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藝術設計學術論文發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藝術設計是美術的一種延伸,需要運用創造性的思維,對事物進行整體和具體的創造,使得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論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創新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深化,國家開始實行素質教育,並從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進行培養。全球進入經濟一體化之後,國家更加重視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個性的培養,尤其是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美術基礎教育作為設計專業的基本課程對藝術設計專業有很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傳統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新的教育觀念等方面進行研究來討論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創新問題。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 大學生

  美術基礎教育 教育模式 創新發展

  大學教育普遍強調對學生創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並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但隨著對設計人才需求的增加,大批高校擴大了對藝術設計專業的招生範圍。這就導致我國藝術設計方面的發展是不合理、不科學的,而出現的這些問題都表現在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中。由此可見,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對美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就變得非常有必要。

  1 藝術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創新的意義

  隨著我國對藝術設計的重視,各大院校紛紛加強了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導致藝術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廣泛。美術基礎教育與藝術設計是共同存在的,其目的就是讓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基礎學習過程中培養設計思維,美術基礎教育是使學生走向專業設計的一個橋樑,也是美術與設計相融合的一個階段。

  傳統的美術基礎教育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採用以繪畫為主的訓練方式,因而評判的標準都遵循傳統回話的標準,例如,焦點透視法、形體的準確法、這些都是傳統美術繪畫中的強調因素和審美標準。但是對著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方式的改變和創新,我們發現美術基礎教育課程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意識。顯而易見,這種傳統的美術基礎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藝術設計專業的特殊性和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也在不斷的創新,因此,對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創新工作變得刻不容緩。

  2 傳統藝術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2.1 傳統教育模式只注重學生繪畫的技巧和手法

  傳統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是比較單一的,很多藝術院校的設計專業都是由美術學科發展出來的,在基礎美術教育中基本採用原來的教學方法。這就導致學生只對畫像進行細緻的臨摹和描繪,並沒有發揮其思維能力,因此,設計的作品仍具有侷限性。

  2. 2 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由於原有的教育模式比較保守,無法激發學生對藝術的激情和興趣。在美術基礎教育教學中單純靠寫生為主的教育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藝術修養的侷限性,抹殺了學生藝術設計才能的創造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無法適應教育改革的內容,也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

  2.3 教育模式的侷限性導致藝術設計專業教育與美術基礎教育缺乏溝通

  我國自開始發展藝術設計專業以來,不斷對其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和改進。我國引進國外涉及高校的設計教育模式後,更是使我國藝術設計專業有了全面的發展,有了參考的標準。但是對於美術基礎教育的教學方式仍採用傳統的模式,並沒有和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方式齊頭並進,從而適應新的設計要求。還有一點就是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教學中的老師大多都是繪畫專業畢業的,並沒有充分對藝術進行研究和探索,缺乏藝術的敏感度,並且對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理解不夠準確,這就導致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與美術基礎課程嚴重的脫節。

  3 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學模式創新的理念與內容

  3.1 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創新的理念

  ***1***根據教學大綱在同一時間上,系統地對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知識和技能。***2***在完成教學任務後,教師應充分發揮才能,提倡創新改革。***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應用能力。***4***為學生設計專業的學習和畢業後入職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學模式創新的內容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確定新的教學思想。從設計教育的整體性出發,根據不同設計要素的要求進行能力的培養。將原有的教學思維改為擴散思維訓練、將教學內容分為不同的階段和步驟進行教學、這些訓練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和性質進行考察,在遵循自然規律與美學的基礎上實現教學目的,使學生從多角度獲得思考,建立符合設計要求的思維方式。

  ***2***依照新的教學思路,調整教學安排。保留美術基礎教育中二維、三維設計的概念,將教學的重點向人文精神和思維能力方向改變,重視學生個性化思維表達能力。對於美術作品的形態而言,是對作品感知的再現,是將思維融入物質的一個載體,這也是在美術基礎教育中學生必須體會的內容。

  ***3***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創作靈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在美術基礎教育中創作靈感的培養非常重要。利用多媒體教學裝置培養學生美術創作的靈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並且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注重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將設計的三個重要要素相結合,來開拓學生對藝術設計的發展空間,也就是講設計的基礎與個人興趣想結合,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 如何對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

  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的興起比較晚,但是發展比較快,從對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創新意義的分析,這就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對課程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實現對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創新。

  4.1 加強美術基礎課程教學的適應性

  美術基礎教程的創新改革是為了改變美術基礎教育課程與藝術設計課程嚴重脫節的現象,使美術基礎教育課程真正成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這就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格局,培養學生的視覺管理能力和審美資訊的傳遞能力,開發學生對未知藝術領域的自主探索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努力使學生適應美術基礎教育教學。   4.2 建立全新的設計基礎教學內容

  想要提高學生施加能力和創新能力,必須加強時間性教學的比重,不斷優化教學結構,建立完善的設計基礎教學體系。這種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和綜合開發設計能力,保證教學內容的有序開展。

  4.3 調整美術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

  首先,重新確立課程體系,對美術教育課程的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和創新。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將美術素描改為藝術素描,二是將注重寫生色彩課程改為設計色彩課程,三是將單一的基礎圖案練習改為以結構與裝飾基礎相結合的練習,四是加強對圖形創意及抽象性體的練習,五是增加開設綜合材料激發語言課程。

  其次,確立新的課程教學體系與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代替原有的紙、筆教學方法,例如,可以採用多媒體課件、攝像機等現代化工具應對涉及資訊量大、多等問題;二是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三是在學校開展師生作品的展示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氣氛,推進美術基礎教育的創新和改革;四是聘請專業的設計師來校進行講座。

  結語

  隨著我國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多,我們應該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改革對美術基礎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想要完成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創新必須建立完整的美術基礎課程教學體系,不斷應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方法,開展各項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更好地完成對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創新。

  參考文獻

  [1]朱小芬.繪畫與設計之間的橋樑――藝術設計專業中的裝飾色彩訓練[J].藝苑,2006,***23***:132-134.

  [2]李木邊.“對話”清華美術教學務員[M].河北美術出版社,2006,***07***:145-149.

  [3]約翰內斯・伊頓,杜定於澤.色彩藝術[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20***:160-172.

  [4]孫妍彥.美國藝術設計的教與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33-34.

  [5][美]伯特・多德森.設計基礎教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05***:10-11.

  >>>下頁帶來更多的

心理健康輔導論文
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大學機械設計相關論文發表
有關大學機械設計方面論文發表
學校藝術教育有效模式研究論文
美術教育為主題的畢業論文
管理會計應用論文發表
工程審計畢業論文發表
統計學學年論文發表
大一計算機論文發表
會計研究論文發表
會計電算論文發表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