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產生原理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極光常常出現於緯度靠近地磁極地區上空,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放射狀,是什麼引起極光的形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極光是怎麼形成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極光的形成

  1890年,挪威物理學家柏克蘭認為,離地球1.5億千米的太陽幾乎連續不斷地向地球放射物質點。而離地球5萬千米至6.5萬千米以外有一層磁場將地球罩住。當太陽的質點直射這層磁場而被擋住時,它便向地球四周擴散,尋找鑽入的空隙,結果約有1%的質點鑽入北磁極附近的大氣層。每顆太陽質點含有等於1000伏特的電力。它們在100千米外的高空大氣層中與原子和多半由氧和氮構成的分子相遇,原子吸收了太陽質點所含的一部分能量時,立即又將這能量釋放出來而產生極強的光,氧發出綠色和紅色的光,氮則發出紫、藍和一些深紅色的光。這些繽紛的色彩組成了綺麗壯觀的極光景象。

  許多科學家正在對極光作深入的研究。人們看到的極光,主要是帶電粒子流中的電子造成的。而且,極光的顏色和強度也取決於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數量。用一個形象比喻,可以說極光活動就像磁層活動的實況電視畫面。沉降粒子為電視機的電子束,地球大氣為電視螢幕,地球磁場為電子束導向磁場。科學家從這個天然大電視中得到磁層以及日地空間電磁活動的大量資訊。例如,通過極光譜分析可以瞭解沉降粒子束來源,粒子種類,能量大小,地球磁尾的結構,地球磁場與行星磁場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陽擾亂對地球的影響方式與程度等。

  極光雖然美麗,但是在地球大氣層中投下的能量,可以與全世界各國發電廠所產生電容量的總和相比。這種能量常常攪亂無線電和雷達的訊號。極光所產生的強力電流,也可以集結在長途電話線或影響微波的傳播,使電路中的電流區域性或完全“損失”,甚至使電力傳輸線受到嚴重干擾,從而使某些地區暫時失去電力供應。怎樣利用極光所產生的能量為人類造福,是當今科學界的一項重要使命。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瑟宓斯衛星任務”***2007/12******Themis mission***傳回的新資料,科學家發現太陽釋放的帶電粒子像一道氣流飛向地球,碰到北極上空磁場時又形成若干扭曲的磁場,帶電粒子的能量在瞬間釋放,以燦爛眩目的北極光形式呈現,而地球的極光主要只有紅、綠二色是因為在熱成層的氮氣和氧原子被電子碰撞,分別發出紅色和綠色光。瑟密斯衛星任務的5個人造衛星群於2007年2月成功發射升空,3月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上空偵測到北極光出現兩小時,同一時間衛星也偵測到帶電粒子流接觸到北極磁場。而讓安吉羅波洛斯驚訝的是,帶電粒子和磁場接觸形成的地磁風暴以每分鐘650公里的速度掠過空中,威力相當於芮氏規模5.5級的地震。

  科學家早就懷疑,北極光的能源來自帶電粒子與北極磁場接觸產生的扭曲磁場,但這個理論一直到2010年5月才獲得證實。當時瑟密斯任務的衛星群從地球上空6萬多公里首度測到扭曲磁場的結構。

  極光的產生原理

  極光是地球周圍的一種大規模放電的過程。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地球磁場迫使其中一部分沿著磁場線***Field line***集中到南北兩極。當他們進入極地的高層大氣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並激發,產生光芒,形成極光。經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南北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阿拉斯加的費爾班***Fairbanks***一年之中有超過200天的極光現象,因此被稱為“北極光首都”。所以極光只能在地球的南北極被看見。

  地球磁層磁力線攜帶太陽風的能量進入地球內部,進而驅動了地磁場的形成。在這磁層磁力線閉合環路上除了有地球內部的導電體之外,另外還有大氣層的電離層-這一弱導電體。當太陽風強烈時,磁力線能量遇到地球內部的磁感抗,有許多能量消耗不掉,於是就在電離層處形成了極光。

  極光的觀測地點

  大多數極光出現在地球上空90~130千米處。美國匹茲堡磁緯高,就比在北京看到極光的機會大多了。2004年11月7日晚,較強極光出現在匹茲堡。 肉眼能看出綠色,紅色。2003年11月20日傍晚,極光出現在匹茲堡南方地平線,一小時後消退。半夜時又出現在北方低空。2003年10月30日出在匹茲堡的極光,雖然是在光汙染嚴重的市內,但仍能看到紅色的光芒。但有些極光要高得多。1959年,一次北極光 所測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寬度超過4800千米。在地平線上的城市燈光和高層建築可能會妨礙我們看光,所以最佳的極光景象要在鄉間空曠地區才能觀察得到。美國的費爾班克斯一年有200多天能看到極光;而在佛羅里達州,一年平均只能見到4次左右。我國最北端的漠河,也是觀看極光的好地方。18世紀中葉,瑞典一家地球物理觀象臺的科學家發現,當該臺觀測到極光的時候,地面上的羅盤的指標會出現不規則的方向變化,變化範圍有1度之多。與此同時,倫敦的地磁臺也記錄到類似的這種現象。由此他們認為,極光的出現與地磁場的變化有關。原來,極光是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太陽風是太陽噴射出的帶電粒子,當它吹到地球上空,會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高層大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不同元素的氣體受轟擊後所發出的光的前面色不一樣。例如氧被激後發出綠光和紅光,氮被激後發出紫色的光,氬激後發出藍色的光,因而極光就顯得絢麗多彩,變幻無窮。

  科學家已經瞭解到,地球磁場並不是對稱的。在太陽風的吹動下,它已經變成某種"流線型"。就是說朝向太陽一面的磁力線被大大壓縮,相反方向卻拉出一條長長的,形似彗尾的地球磁尾。磁尾的長度至少有1,000個地球半徑長。由於與日地空間行星際磁場的偶合作用,變形的地球磁場的兩極外各形成一個狹窄的、磁場強度很弱的極尖區。因為等離子體具"凍結"磁力線特性,所以,太陽風粒子不能穿越地球磁場,而只能通過極尖區進入地球磁尾。當太陽活動發生劇烈變化時***如耀斑爆發***,常引起地球磁層亞暴。於是這些帶電粒子被加速,並沿磁力線運動。從極區向地球注入,這些帶電粒子撞擊高層大氣中的氣體分子和原子,使後者被激發--退激而發光。不同的分子,原子發生不同顏色的光,這些單色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多姿多彩的極光。事實上,人們看到的極光,主要是帶電粒子流中的電子造成的。而且,極光的顏色和強度也取決於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數量。用一個形象比喻,可以說極光活動就像磁層活動的實況電視畫面。沉降粒子為電視機的電子束,地球大氣為電視螢幕。地球磁場為電子束導向磁場。極光的形成與太陽活動息息相關。逢到太陽活動極大年,可以看到比平常年更為壯觀的極光景象。在許多以往看不到極光的緯度較低的地區,也能有幸看到極光。2000年4月6日晚,在歐洲和美洲大陸的北部,出現了極光景象。在地球北半球一般看不到極光的地區,甚至在美國南部的佛羅里達州和德國的中部及南部廣大地區也出現了極光。當夜,紅、藍、綠相間的光線佈滿夜空中,場面極為壯觀。雖然這是一件難得一遇的幸事,但在往日平淡的天空突然出現了絢麗的色彩,在許多地區還造成了恐慌。據德國波鴻天文觀象臺臺長卡明斯基說,當夜德國萊茵地區以北的警察局和天文觀象臺的電話不斷,有的人甚至懷疑又發生毒氣洩漏事件。這次極光現象被遠在160公里高空的觀測太陽的宇宙飛行器ACE發現,併發出了預告。在北京時間4月7日凌晨零時三十分,宇宙飛行器ACE發現一股攜帶著強大帶電粒子的太陽風從它旁邊掠過,而且該太陽風突然加速,速度從每秒375公里提高到每秒600公里,一小時後,這股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層外緣,為我們顯示了難得一見的造化神工。

颶風是如何形成的颶風的等級分類
九寨溝導遊詞範文5篇
相關知識
極光產生原理介紹
太極樁功的原理介紹
早洩如何產生基本介紹
影象記憶的核心原理介紹
跆拳道品勢的發力原理介紹
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介紹
偏振鏡型別和工作原理介紹
電腦病毒是什麼及原理介紹
補水儀的功能及補水原理介紹
汽車空調工作原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