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新聞媒體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自從中央作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以來,特別是今年“兩會”期間,新聞媒體一直把“西部大開發”作為熱門新聞進行報道。現在,新聞媒體在西部大開發中應該怎樣繼續發揮作用呢?

  一、新聞媒體在西部大開發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西部大開發是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又一輪高潮,這對新聞媒體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機遇,新聞媒體也能夠而且必須發揮好積極作用。然而新聞媒體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因為這次開發、開放涉及的省、市、自治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千差萬別,新聞媒體只有通過冷靜思考、深入調查,深刻理解西部大開發的實質和背景,才有可能發揮積極作用。新聞媒體要正確把握自己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位置,就必須正確認識東西部的差距,這種差距的形成有自然資源、地理環境、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造成這種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觀念差距。因此,要開發西部,首先必須轉變觀念。那麼,新聞媒體如何宣傳轉變觀念呢?

  二、避免僅在“資源”和“政策”上做文章,又要在“資源”和“政策”上做足文章。

  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是長期形成的,改革開放初期,中央選擇了社會、經濟基礎較好的沿海、沿江、沿邊地區作為試點,即“特區模式”,使得20年來,我國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今天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和當年的沿海開放相提並論,但是,西部大開發決不能期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聞媒體在報道東部發展的成就時也應該多介紹東部成功企業的發展歷程、發展思路和指導企業發展的市場觀念。

  西部有獨特的資源優勢,但是生存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教育落後,人才缺乏。因此,西部大開發必須有長期奮鬥的思想準備。歷史上,美國西部大開發就經歷了百餘年的漫長時間。所以,新聞媒體不能僅描繪西部大開發的燦爛前景和良好機遇,也應該幫助開發者對西部大開發的困難和所面臨的挑戰作好充分準備。例如,新聞媒體在介紹西部地區的資源、環境、投資條件時應該實事求是,使投資者的決策是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理性選擇,而不是跟風或上當。

  應該說,實事求是地宣傳西部的實際條件與激勵西部大開發的熱情和信心並不矛盾。新聞媒體要在倡導西部地區深入研究自身優勢、制定長遠發展戰略、培育優勢產業方面做文章。西部大開發既要避免僅在“資源”和“政策”上做文章,同時又要在“資源”和“政策”上做足文章。

  所謂不能僅在“資源”和“政策”上做文章,就是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對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不注重生態建設,忽視可持續發展;不能只注重要優惠政策,不注重政策的配套實施和服務。

  要強調在“資源”和“政策”上做足文章,就是要以市場觀念善待資源,不能僅滿足於策劃幾個大專案,應該結合地方特色,統籌規劃,培育優勢產業,提高本地區的綜合競爭能力。西部要真正能夠在我國乃至全球經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決不能只成為資源和原材料的供應基地。這一點從全球的經濟格局中也能看得出,中東地區富產石油,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掌握著全球的經濟命脈,但是由於它在經濟結構上的單一性和對外界的依賴性,其整體競爭能力並不顯赫。

  媒體還應該強調,優惠政策本身並不是效益,只有將政策落到實處才能產生效益。有些地區的政府部門把優惠政策看成其服務職能的起點,精心策劃,完善配套服務體系,提高辦事效率,使得政策更深入人心,讓投資者安心、舒心、放心,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新投資者的吸引力,這樣一來,優惠政策就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新聞媒體應該在政策宣傳上做足文章,讓優惠政策家喻戶曉。同時,要加強輿論監督,對濫用職權的官僚主義和腐敗現象予以揭露和抨擊,使西部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不僅“要”政策,更要注意如何正確地“用”政策。

三、摒棄“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倡導市場規則下的開發觀。

  西部大開發已不同於計劃經濟下的“三線建設”,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開發模式。可是,西部一些同志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一些觀念還沒有改變,“等、靠、要”的思想還比較嚴重,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招商引資及當地經濟的發展。

  最近國務院召開的西部大開發會議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要抓好幾件關係西部地區開發全域性的重點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強調必須從戰略眼光出發,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設,適當超前。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現在是市場經濟,在策劃專案時要注重投資效益,用戰略的眼光分析市場需求,做到適當超前。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積極加快觀念的轉變,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這方面,新聞媒體可以在宣傳重點專案建設,揭示其意義和背景,分析相關產業的互動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例如,北京青年報在今年3月18日以《西氣東輸箭已上弦》為題,全面介紹了西氣東輸工程。文章不僅介紹了該工程的規模,而且從氣源和市場需求兩方面分析了該工程的必要性和經濟價值。重點專案的可行性研究已不再是專家、官員們的專利,媒體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提供更多更加翔實的資訊和新聞分析,幫助西部樹立市場觀念。

  四、“你發財,我發展;我搭臺,你唱戲”,端正招商引智觀。

  強調西部大開發要首先轉變觀念,是因為如果觀念不到位,即使有了資金、政策,也難以達到發展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固然缺少資金,但最缺少的還是一些地方官員們的“開化的頭腦”。新聞媒體不能只宣傳政策,還要深入實際,多接觸投資者,看看他們需要什麼;多訪問地方政府,看看能夠提供什麼,差距在哪裡。把一些典型事例展示出來,一方面加強輿論監督,另一方面告訴那些尚未轉變觀念的人應該如何去做。

  從東部的開放中我們注意到,投資者需要的是良好的投資環境、競爭環境和法制環境。沒有這些良好的環境,即使把外商請進來,人家也留不住。

  我們的新聞媒體能否倡導一種新的輿論氛圍,對地方官的評價不僅要看他們為官一任建設了多少專案,還要看他們在建設當地良好的投資環境、競爭環境和法制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新聞媒體應該倡導這種綜合的政績評價體系,從觀念上加以啟發和引導。

  五、嫁接新觀念,正確消化吸收東部發展的經驗教訓。

  東部的發展,沿海地區的開放,經歷了2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改革的成功不僅產生了強勁的經濟活力,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何吸收這些經驗,是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今天,當我們在東部探討以網路經濟、知識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為特徵的新經濟時,不要忘記西部的工業基礎仍然非常薄弱。我們的媒體在宣傳新觀念時,一定不要忘記結合西部的實際情況。西部可以接受東部20多年探索得來的市場經濟觀念,卻不可以指望一夜之間在經濟上跨越一個時代。我們可以用高新技術武裝和改造西部的傳統產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但應該避免出現重複建設和盲目擴大規模,以及由此導致的負擔增加、職工下崗、企業效益滑坡甚至倒閉等現象。

  今天的西部大開發和當年沿海開放面臨的形勢已經不同,中國加入W TO的程序在加快,對西部來說挑戰與機遇同在。西部應該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經濟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合作與競爭,要求西部必須創出自己的特色。新聞媒體可以通過介紹新的經濟觀念,揭示地方特色,把握市場走勢,幫助西部地區根據自身利益特點,嫁接新的發展觀,少走彎路,後來居上。

不成熟的網路新聞傳播
把握新聞策劃的屬性
相關知識
談談新聞媒體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作用
電教媒體在幼兒美術教育的運用
論虛擬設計在新產品開發中的應用論文
新聞宣傳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呼吸在太極拳運動中的作用
眼法在太極拳練習中的作用
音樂心理學在音樂學研究中的作用探討論文
物業管理在房地產企業中的作用
關於西部大開發的資料
探析移動互聯技術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