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初二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去看看吧!

  :

  第一課時 青春期的生理髮展特點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點,從而做好心理準備,順利度過人生髮展的黃金時期,為將來的事業發展、知識儲備形成健康心態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

  活動一:回顧自己及周圍同學、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來的變化,並試圖瞭解產生該變化的原因。

  學生給出的調查結論可能有:身高增加了,體重增加了,喉結有了,長了小鬍子,變聲了……

  在學生調查的基礎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並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點。

  活動二:歸納總結青春期的年齡階段:12-23歲。

  活動三:歸納總結青春期的生理特點:

  1、身高體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經系統調節內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細胞分裂生長速度加快,同時骨骼、肌肉、內臟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體重迅速增加。

  2、心輸出量、肺活量、腦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發育:女:月經;男:遺精。

  4、第二性徵出現。它的出現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結突起,嗓音變粗,發音低氣,固聲帶長而寬,出現小鬍鬚,陰毛、腋毛相繼出現。

  女:嗓音高而尖,聲帶比男孩長,乳腺發育,骨盆寬大臂部增寬變圓。

  小結:青春期是生理髮育突飛猛進的階段,是性成熟期,是決定一生的體質、心理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對於身體上的變化,我們不要大驚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準備,迎接人生的這個重要階段

  第二課時 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特點,並對照自身的心理髮育階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說明,使學生能順利地度過人生心理髮育這一黃金時期。

  教學過程:

  活動一:引導學生回顧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進而引導學生回顧自身的心理髮展過程,是否發現自己這幾年有了很大的變化。

  學生七嘴八舌,經充分思慮後,說出自己的心理變化及感受,教師適時地加以小結。如:自己和父母之間不再像以前那樣融洽了,頂撞父母的事逐漸多了,不少人在這裡開始寫日記,對《日記》傾訴自己的感受,他們不允許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記。

  活動二:引導學生分析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學生分組討論後,每組派代表發表各自的意見後,教師及時小結。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學校、家庭和社會向他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們自己意識到不是小孩,於是要求父母用對待成人的態度來對待他們,而這種成人感,其實只是他們對自身的一種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時最擔心的也正是孩子這種貌似成熟實則不成熟的現象,父母還會象對待孩子一樣地對待這些小大人,這樣,兩代人之間難免要產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產生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的離心力增強,他們要求在處理事情時處於與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間,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見行事。其實,孩子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並敢於堅持,這意味著他們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識在青春期這一階段裡飛躍發展,這是由於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變化。

  第三課時 為什麼少年愛看愛情小說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青少年愛看愛情小說的原因,討論愛情小說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如何對待愛情小說,引導學生端正態度,消除消極影響。

  教學過程:

  活動一:以一個學生的例項----“瓊瑤迷”為例,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少年愛看愛情小說的原因。

  原因一:青春期是充滿幻想希望,充滿愛的時期,但現實卻是枯燥平淡的,朦朧的初中生漫無目標的愛往往受到壓抑,愛情小說是他們尋求感情寄託的好去處。

  原因二:青春期是一個渴望理解的時期,渴望理解別人,渴望被別人理解,渴望理解人生,渴望理解生命,但在現實世界中卻很難得到滿足,而成人則對少年的性渴望,要麼粗心地忽視了,要麼冷漠地加以禁錮,要麼粗暴地加以制止。少年難在成人世界中得到理解,於是轉向在小說中尋找感情滋潤。

  原因三:在小說中尋找自我,他們希望和小說中的人物相互映照,逐漸形成自己對愛情的穩定看法,找到合適自己的愛情位置。

  活動二:引導學生如何選擇地閱讀有關愛情的書刊,先詢問學生課外書的主要來源,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看一些有益的、高尚的書刊,要堅決杜絕下流淫穢的書籍。學生在必要的時候要請求老師或父母幫助。

  活動三:引導學生千萬注意:不要沉迷於愛情小說而荒廢了學習引導學生千萬注意:在人的生命旅程中,愛情決非生命的全部內容,家庭與社會都期盼你,家庭與社會都看你快快長大,去探索人生與自然的更多奧祕。

  活動四:互相幫助

  第四課時 青春期性心理特點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點、怎樣正確對待性心理的萌動,從而

  健康正確地走過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學過程:

  活動一:結合自身青春期變化及其從其他渠道獲得的知識,瞭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顯著特徵,***性器官發育,第二性徵出現***

  活動二: 1、學生結合性器官發育,談談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師生一起總結***四個階段******閉鎖性占主導地位***

  第一階段 ---- 性***心理***意識朦朧階段,此時是一種本能感覺,開始注意男女之間的差異,兩小無猜的單純消失了,與同性夥伴來往多起來,對異性則採取疏遠的態度,出現“三八線”出現男女陣營,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雞,女孩表現為羞澀,他們對異性有一種神祕的新奇感,表面疏遠,心中不斷比較,評估差異性,滋長對異性的好感。

  第二階段----牛犢的意識階段,更加註意兩性之間的特殊感情和關係,尤其是對成年異性產生朦朧的愛戀,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導地位***。

  第三階段----主動接近異性階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門終於開啟***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輕人對異性的追求也由內心的嚮往逐漸轉化為外在的行動。常以各種方式主動接近異性,並希望得到對方積極的反應。表現:注意自身在異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儀表體型美,愛照鏡子,為缺魅力而苦惱,羨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圍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對所喜歡的異性開始留意觀察,積極交往。

  第三階段----心理成熟階段。隨著知識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觀和戀愛觀,開始思考戀愛,婚姻家庭等問題。

  活動三:討論如何對待性心理的萌動?有強烈的性騷動該怎麼辦呢?

  1、瞭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識,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髮展的必然性,減少好奇心。

  2、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將注意力從對性的關注轉移到其它有益活動上,如遠走、踏青閱讀、交友、鑽研課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書,淫畫等感到刺激。

  教後記: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變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經歷大起大落的鉅變,充滿了希望、驚喜和平安。走過這一人生旅程的人,當他回顧的時候,總留戀這一花季。

  第五課時 初潮的心理特性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學習生理知識的基礎上,知道初潮是怎樣來臨的月經期內應注意哪些方面的生理衛生知識及心理衛生知識。

  教學過程:

  活動一:先在班級進行調查,女生中來月經的比例是多少,在第一次來月經時你的感受如何?從而引入初潮的話題。

  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叫初潮,意味著青春期的開始,有的國家各民族甚至還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如日本吃紅豆飯,非洲許多部落中要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

  活動二:教師先引導學生回顧生理衛生知識中月經的形成及大概過程,再詳細分析初潮的形成。

  胎兒期:原始卵泡***數萬個***

  青春期:開始成熟,成熟卵泡***每月成熟一個***

  成熟卵泡開始旺盛地分泌激素,在其作用下,子宮內膜漸漸增厚,卵子成熟後,從卵泡中分離出來,叫排卵,排卵後卵巢又分泌一種黃體孕激素,如果卵子未受精,黃體孕激素減少,子宮內膜開始萎縮破裂、脫落,內膜上大量的毛細血管在內膜脫落時破裂而少量出血,血和內膜碎片從陰道排出這就是月經。它標誌著女性卵巢功能開始成熟,因營養、精神狀態、體質、遺傳環境因素的影響年齡會有所不同。

  前後兩次月經之間間隔時間叫月經週期,一般為28天,最長30-34天,最短21天,每次大約3-7天干淨,經血呈暗紅色,初潮後又能出現一些不規律的現象,這屬於正常現象。

  活動三、引導學生注意初潮的心理衛生及心理調節。

  初潮心理特點:情緒波動較大,易怒,心神不定,煩躁不安,對周圍的人要求過高,極易與人發生爭吵。

  教後記: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如何度過這一時期是每人都必須面對的,故應多交流探討,做到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於未然

初中生心理健康問卷
測心理健康
相關知識
初二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案課程
二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初三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記錄
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教案
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三年級心理健康教案實施方案
小學三年級心理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