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責任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責任品質如何會影響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探討大學生責任教育的基本內容和教育思路,對大學生成長髮展意義重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大學生責任教育》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種世界性問題的出現,人們越來越多地強調“責任”,“責任”正在起著比以往巨大得多的作用。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責任品質如何會影響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探討大學生責任教育的基本內容和教育思路,對大學生成長髮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大學生;責任教育;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3-0257-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種世界性問題的出現,人們越來越多地強調“責任”,“責任”正在起著比以往巨大得多的作用,已成為當前社會中的主導性規範概念和最普遍的規範概念[1]。無論是政治生活領域中的“行政問責”之風,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責任缺失行為經常發生所帶來的對責任的呼喚,無不顯示出責任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新的時代和背景向責任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大學生責任教育帶來了新的思考。加強大學生責任教育建設,不僅關係到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穩定的健康發展,而且為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一、大學生責任教育概述

  國際組織、各國政府及社會各界一致認為:“教育能夠而且應該在發展倫理,培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性格、品質方面負起責任。”[2]而責任作為人的一種道德品質,其實現過程必然需要用教育來把握。“每種道德品質都包含有四種心理成分,即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方式”[3]。所以要使責任內化成為人的品質,責任教育就要遵循“知、情、意、行”幾個階段,因此責任教育就是在增強責任認知,陶冶責任情感,鍛鍊責任意志,培養責任行為的基礎上,形成相應優秀品質和高尚人格的教育活動。

  大學生責任教育就是以大學生群體為主要物件來進行的教育活動,是教育者根據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特點和在現實中存在的責任問題,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實現大學生責任“知、情、意、行”的統一,培養大學生具有符合社會要求的責任素質的教育活動。我們強調責任教育,不外乎是為了使當代大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從而更加自覺地履行應盡的義務,成為一個真正負責任的人。

  二、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的必要性

  ***一***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作為文化歷史悠遠的國家,我國素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強烈的責任意識。《論語》中“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思想無不顯示對民對國崇高的責任感。歷經千百年制度更迭,時代變換,這些思想依然閃閃發光,對國民起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傳統文化中關於責任的文化精華,在豐富大學生自身底蘊、提高責任素質的同時,使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也得到繼承發揚。

  ***二***國際教育的共識

  早在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報告中,就把每一個人承擔起包括道德責任在內的一切責任確定為教育發展的方向之一。***,“關於21世紀教育的國際研討會”召開,該組織又提出了“學會關心”的口號,號召青少年“關心社會和國家的經濟、生態利益”,“關心全球的生活條件”,“關心他人”,“關心其他物種”等,21世紀的教育就是“學會關心”的教育。1998年,在巴黎召開首次高等教育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和負責任的公民”。此後,培養“責任公民”的責任教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由此可見,國際社會對於責任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對於高等教育的責任目標日益明確,在全球化的今天,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不僅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而且是達到國際教育共識,推動國際教育理念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大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

  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自身素質的高低影響著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素質,尤其是他們的責任素質卻不盡如人意。對自己生命的漠視、對他人生命的剝奪、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大學校園裡的每一個角落分分秒秒都有不負責任人和事產生、發生。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教導對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的責任,在責任素質完善的基礎上才能使大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得到更好的發揮。

  三、進行大學生責任教育的思路

  ***一***構建全面的責任教育目標

  目標是個人、部門或整個組織所期望的成果。合理的目標不斷指示著前進的方向、提供不竭動力。只有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上明確了責任教育的目標,才能確定責任教育的具體任務,也才能在教育實踐中使任務得到重視和落實。由於大學生在責任品質上的差異性,不能“一刀切”式限定責任教育目標,應用全面的觀點有層次地制定合理目標。首先,在整體上把握責任教育的總體目標。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重申的一個基本原則指出:“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應該使每個人藉助於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4]這樣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負責任的人。陳秉公老師在他的完全人格教育理論中提到:21世紀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集多種人格力量和多種人格特徵於一身的完全人格。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時,要始終貫穿教育的基本理念,把培養大學生責任素質,建構健全、完全人格作為總體目標。其次,分層次調整責任教育的具體目標。大學生在每個年級階段發展特點不盡相同,同個年級內每個人的特點也是千差萬別,在制定責任教育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到大學生群體的差異性,如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從學習競爭激烈的高中步入大學,新的環境和責任認知需要他們把握和理解,這個階段責任教育要強調新的責任認知結構的建立,把各種責任加以明確,為更高責任教育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而大四學生面臨就業,這個階段重視職業責任的教育會為大學生參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注意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由於生活環境、自身閱歷等的差異造成每一個人對待同一個問題時會呈現不同的責任意識和行為,大學生責任教育就是要在看到差異性的同時,利用這種差異瞭解大學生責任素質的發展水平,並突出其中表現優良的人的帶頭示範作用。

  ***二***完善責任教育的現實內容

  “任何一種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實施都要有具體的教育內容為載體,沒有確定的內容,教育的目標就無法達成,教育的理念就永遠只是如海市蜃樓般成為永遠的空想”[5]。

  理論內容。由於責任教育的內容和資源非常龐雜,缺乏系統的理論研究,要以某種邏輯詳盡羅列其內容非一人一時之功,這裡只簡單歸納,嘗試總結。首先,對自己的責任。要自覺自律,“律己”、“自省”、“見賢思齊”、“擇善而從、敏行慎言”,修養自身內在品格;珍惜生命,認識到自己生命的真正價值。其次,對他人的責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尊重別人的權利和作為人的尊嚴,尊重並願意考慮他人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善待他人生命,樂於助人。再次,對自然生態負責。對科學技術進行深刻反省,減少環境汙染,明智利用資源,維持全球可持續發展,形成生態文明形態。此外,大學生責任教育還包括對家庭、對職業、對國家等事關大學生成長的許多方面,時代在發展,責任教育的理論內容也會不斷豐富發展,為大學生責任素質的完善提供更為豐富的養料。

  實踐內容。這裡主要是指大學生責任行為如何實現。大學校園相對於社會所發生的事情比較單一,大學生生活在校園中一些習得的責任認知沒有現實事例加以鞏固、責任意志無法得到鍛鍊,所以責任教育要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場景來創設責任情境,可以依託專業特色和專業實踐,讓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和大自然中主動尋找自身責任角色,通過切身的實踐和情境體驗接受責任教育,使他們能夠比較完整地體會責任品質的形成過程,並最終認識到責任對於自身和社會的重要作用,自覺、主動地參與責任實踐活動,在參與和體驗中學會負責。

  ***三***豐富責任教育的手段方法

  現在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主要還是通過思想品德和法律修養這門公共課進行的,與傳統教育方法無異,老師的講解佔據課堂大部分時間,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可以看到,它也只是作為講解的輔助手段。講解法有別的方法無可替代的優勢,諸如能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引導等。但是,對於大學生責任教育更要與其他方法手段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對比法,在責任教育中把西方世界的一些理論同中國現實理論相對比,像把馬克思主義關於自由的理論和西方所強調的“自由”加以比較,在比較中展示其優劣,達到責任教育的目的。反饋法,在責任教育過程中及時把握教育物件責任品質養成情況,據此調整教育方式,這可以成為事中反饋;在一個階段的責任教育完成時注重對教育物件責任品質的檢查,得出經驗教訓,為下一階段準備條件,是事後反饋等等。

  參考文獻:

  [1]曹南燕.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倫理責任[J].哲學研究,2000,***1***.

  [2]S.拉塞克,G.維迪努.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M].馬勝利,高毅,叢莉,劉玉俐,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3]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3.

  [4]吳甸起.從理論上更加開闊地認識“責任教育”的蘊涵[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2***.

  [5]崔欣■.學校責任教育論綱[D].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06.

  [6]況志華,葉浩生.責任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7]謝軍.責任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李盡暉.當代大學生道德責任教育研究[D].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7.

  [9]張少華,白春芝.責任教育的基本做法與途徑[J].中國教育學刊,2008,***10***.

  [10]李萍.責任教育:高校德育的一個全新課題[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11]趙文靜.試論責任與責任教育[D].濟南:山東師範大學,2001.

  [12]高志華.淺談新時期大學生的責任教育[DB/0L].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成功的廣告營銷案例
責任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淺析大學生責任教育論文
小學生責任教育論文
淺談大學生禮儀教育論文
淺析大學生信用教育的誤區分析及解決措施
淺析大學生就業心理論文
大學生安全教育論文範文
大學生信仰教育論文
大學生軍事教育論文
大學生理財教育論文
關於大學生安全教育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