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探討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當前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狀況總體良好,但尚有部分學生對職業道德認識模糊,職業道德教育還存在不受重視和教育效果不佳等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摘要]高職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具有強烈的職業性特點。高職教育要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要求,應以職業道德教育為突破口。當前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狀況總體良好,但尚有部分學生對職業道德認識模糊,職業道德教育還存在不受重視和教育效果不佳等問題。學校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職業道德教育理念、抓好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改革、抓好實習實訓環節等途徑,做好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工作,不斷提高高職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高職學生 職業道德 現狀 問題 途徑

  [作者簡介]丁正亞***1977- ***,男,江蘇漣水人,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助理,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道德哲學。***江蘇 淮安 223003***

  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強調學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職業分類,根據一定職業崗位***群***實際業務活動的要求,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更強調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具有強烈的職業性特徵,高職德育要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要求,應以職業道德教育為突破口,著力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所謂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徵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為了解當前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狀況,探尋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徑,增強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筆者於2012年5月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淮安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83份。

  一、高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現狀

  ***一***多數高職學生能認識到職業道德素質對於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性,但少數學生對職業道德素質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回答“您認為對未來的從業人員來說哪項素質更重要”的問題時,30.24%的學生選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更重要”,51.18%的學生選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都重要”。可見,大部分學生都贊成職業道德素質是未來從業人員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但也有14.75%的學生選擇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在回答“你認為一個人的職業道德水平與他的成就之間的關係如何”的問題時,有10.93%的學生認為“職業道德水平對一個人的最終成就只有很小的影響”,4.92%的學生認為“職業道德水平與一個人的最終成就無關”。從調查的結果看,少數高職學生對職業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

  ***二***總體上高職學生誠信狀況良好,但少數學生不能做到誠實守信。

  84.52%的學生認為當前高職學生群體誠信狀況“很好”或“較好”,15.48%的學生認為當前高職學生群體誠信狀況“較差”。在回答“您認為自己是個誠實守信的人嗎”的問題時,63.57%的學生選擇“是”,34.06%的學生選擇“不完全是”,2.37%的學生選擇“絕對不是”。在回答“您是否會在自己的求職履歷上作假”的問題時,70.13%的學生選擇“不會”,22.77%的學生選擇“不一定”,7.10%的學生選擇“會”。從調查資料可以看出,部分學生受社會上一些失信行為的負面影響,不能堅持誠通道德。

  ***三***大部分高職學生不瞭解或不完全瞭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要求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65%的學生完全瞭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55.74%的學生部分了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29.14%的學生只瞭解一點點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7.47%的學生一點都不瞭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另外,高職學生對與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缺乏足夠的瞭解。7.65%的學生完全瞭解《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內容,38.62%的學生部分了解《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內容,40.07%的學生只瞭解一點點《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內容,13.66%的學生一點都不瞭解《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內容。當前,高職學生普遍不瞭解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凸顯了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緊迫性。

  二、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只有16.03%的學生認為學校職業道德教育效果很好,47.38%的學生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效果較好,還有28.40%的學生認為學校職業道德教育效果不太好,8.19%的學生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效果很差。具體而言,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迫切需要改進:

  ***一***職業道德教育師資隊伍薄弱,高職院校對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當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由職業大學、專科學校或獨立設定的成人高校發展起來的,還有不少是中專學校單獨或者合併升格而來,辦學基礎薄弱,原有的教師素質和水平沒有得到及時提高,師資隊伍配備不齊,缺乏專業的職業道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任務大多由公共基礎課教師或輔導員承擔,而這些教師一般都沒有接受過德育工作的系統培訓,不具備從事職業道德教育的能力和素質,職業道德教育教學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沒有開設職業道德教育的專門課程,只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涉及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程中也很少涉及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

  ***二***職業道德教育觀念滯後,內容陳舊

  一直以來,我國主要從社會本位來理解和定義職業道德,習慣從社會道德規範對人的規定性、約束性方面對職業道德下定義,突出職業道德對人的限定性。我國高職教育領域也普遍接受這種過時的教育觀念,在這種教育觀念支配下,高職職業道德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和踐行職業道德的積極性。高職職業道德教育內容陳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時代性,不能與時俱進,對學生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不能及時關注,教學中缺少鮮活典型的案例,導致學生學習職業道德的興趣不足;二是行業針對性不強,沒有很好地結合行業或崗位的特點,職業道德教育沒有和實踐教學環節有機結合,職業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較差。

  ***三***職業道德教育評價方式單一,尚未建立系統的職業道德考核評價體系

  職業道德課程本身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教學內容比較零散,教育資源沒有進行系統整合,不利於建構系統的考核評價體系。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評價還是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重知識的記憶,很少考查學生實際職業道德能力的培養,評價主體單一,以德育課教師單方面評價為主。因此,導致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職業道德課程的開設,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三、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關於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對策,理論界已有多位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過研究。如呂遂峰在《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有效途徑探析》一文中,從強化職業道德理論學習、改進職業道德教學模式、注重專業滲透、加強職業道德行為訓練、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五個方面歸納了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筆者認為,加強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必須遵循職業道德養成規律,從重視課程教學、抓好實踐環節、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和優化社會環境等方面著手,採取綜合措施,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素質和崗位適應能力。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職業道德教育理念,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現代大學最重要的辦學理念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在教育工作中,既是一種價值判斷,也是一種方法論。培養社會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動的中心,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富有主體精神和創新精神的“人”,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把促進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傳統的職業道德教學過程過於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只強調教師課堂理論教學,而忽視學生自我發展需要和道德行為體驗,加上教學方法仍停留在“灌輸式知識教育”,職業道德課程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因此,要從根本上改變職業道德課的教學現狀和教育困境,就要轉變教育理念,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於職業道德教育全過程,不斷深化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改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增強職業道德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

  ***二***抓好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建設,編寫適應高職教育特點和要求的專門的教材和講義,擺脫本科教育的印記,各高職院校可以編寫職業道德教育校本教材或優秀校友成長成才圖文集;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高學歷、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倫理學專業畢業生擔任職業道德教師,為職業道德教師提供在職進修和培訓的機會,不斷更新和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三是改進職業道德教學方法,由教師講學生聽變為師生雙向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入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現身說法、角色模擬、現場考察等形式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四是更新職業道德教育內容,把最新的職業教育理論、職業道德要求、典型的行業企業規範和社會熱點問題補充進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使高職職業道德教育內容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

  ***三***抓好實習實訓環節,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的實踐教學

  高職教育具有明確的職業針對性,實習實訓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是高職教育的基本教學模式。首先,職業道德教師要跟著學生進企業、進車間,在生產現場給學生上課,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紀律觀念。其次,要把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納入實習實訓計劃,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在企業實習、實訓過程中。要糾正以往開展實訓活動只安排專業技能訓練,忽視職業道德教育的傾向,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企業管理人員或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實習前的規章制度教育,讓學生了解企業生產管理規章制度,瞭解企業文化理念和內涵要求,切身感受企業生產經營中員工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通過企業的實習實訓,既造就他們過硬的專業技能水平,又讓他們適應真正的職業環境,在工作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態度。

  ***四***改革評價辦法,構建立體化的職業道德教育評價體系

  傳統的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效果的評價往往以理論考核為評定依據,側重對學生掌握的職業道德知識的評價,導致學生在德育過程中死記硬背職業道德知識而不重視職業道德的踐行。而且,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是唯一權威的評價主體,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由教師說了算,這樣的評價很容易出現一些片面性。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評價主體應多元化,應該由班主任、專業指導教師、企業師傅、實習同行等共同組成。評價方式也要多元化,由卷面考試、調查報告、日常行為考察和實習鑑定全面考查學生在學校和企業的職業道德狀況。通過構建立體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職業道德認知水平和職業道德行為能力,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和踐行職業道德的自覺性,促進學生知行統一。

  ***五***建立高雅和諧的校園文化,發揮環境的育人功能

  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於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在校園硬體建設上,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特色,加強校園規劃和建設,美化校園,用優美的校園環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充分發揮校園景觀的教育和審美功能。其次,要組織開展“文明建立”活動,設立學生文明監督員,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動性,通過開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級和文明大學生”的評比活動,強化對學生日常行為的教育管理,引導大學生從一言一行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再次, 還要充分利用廣播、櫥窗、校報、校園電視臺、校園網路等各種輿論工具宣傳典型、弘揚正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道德境界。最後,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精心組織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使學生在活動中接受高雅文化的薰陶,提高學生踐行職業道德規範的自覺性。

  ***六***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增強學生踐行職業道德的信心

  許多高職學生在頂崗實習或畢業工作後,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在學校裡學了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樂於奉獻、辦事公道、服務群眾的職業道德規範,但各行各業中違背職業道德要求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學生對教師所講的職業道德產生懷疑,對繼續堅守職業道德失去了信心。因此,要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加大企業道德建設的力度,教育各行各業從業人員要堅持職業操守,要在全社會加強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弘揚真善美、鞭策假惡醜,淨化不良社會風氣。只有廣大從業人員都堅持職業操守,具有良好的職業風尚,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童叟無欺、公平正義、樂於奉獻,才能為高職學生信守職業道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他們對踐行職業道德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呂遂峰.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有效途徑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5***18***.

  [3]劉智運.高等教育中“以人為本”的內涵[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4]鄭需勇.校企合作共塑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淺議[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2***.

  [5]羅箭華.校企合作與高職學生職業道德行為養成[J].中國成人教育,2009***13***.

  [6]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Z].2004-12-1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論法律與道德的論文
淺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論文
相關知識
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探討論文
大學生創業心理探討論文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探析論文
大學生社會道德調查論文
大學生心理髮展探討論文
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探討論文
學生心理健康探討論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探討論文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論文
中職學生倫理道德品質培養與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