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哪些文化資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廣西先秦時已存在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甑皮巖遺址、白蓮洞遺址等文化遺存,是桂柳文化、嶺南文明的發源地,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下面小編就給你介紹一下吧。

  

  廣西文化是由世居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不斷融合而成,總體上呈現出源遠流長、開放相容、積澱深厚、蘊藏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特徵。廣西特色文化是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民族文化強區的重要資源。

  龍勝各族自治縣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西北部,居住著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無山不瑤,無林不苗,無垌不侗,無水不壯”生動地概括了龍勝少數民族的基本分佈情況。白麵瑤寨位於離龍勝溫泉六公里處的公路邊,35戶紅瑤村民居住在這裡。

  寨邊楓木參天,寨門有清代寨規石碑,寨前矗立的“紅瑤柱”是瑤民圖騰崇拜。村民人人皆會山歌,熱情好客。遊客來到瑤寨,身著濃豔服裝的瑤族姑娘唱著山歌迎您,為您獻上她們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和傳統的民族體育競技活動。

  廣西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燦爛的文化藝術,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點。如壯族的銅鼓、花山崖壁畫早已聞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國也享有盛名。此外,包括織錦、刺繡、陶瓷、竹編和芒編在內的各色工藝品,具有民族特點的壯族幹欄式建築、侗族風雨橋、鼓樓等民族建築,瑤、苗等民族的醫藥,以及豐富多采的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等,都是廣西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

  至於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和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以及別有風味的打油茶等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的節日活動,更是深深地吸引著眾多的遊人。廣西少數民族一般穿家織的土布,上面有姑娘們親自手繡的各種精美、複雜的圖案,色澤豔麗,款式多樣。

  姑娘們喜戴銀製飾物,耳環、項圈、手鐲、銀釵、銀扣等,看上去光彩奪目。人民豪爽、純樸、熱情、友善、崇尚美德,並且能歌善舞,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每逢節日或者祭祀,會舉行各種盛大的活動,人們穿上最隆重的服裝,唱歌、跳舞,熱烈的氣氛會令遊人深深陶醉其中。

  廣西的少數民族都保持著他們純樸的民族習俗,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俗方面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和橋是廣西民族風情旅遊不可不看的四絕。壯族人民善於以歌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勞動,抒發思想感情,所以廣西又被稱為“歌的海洋”。

  青年男女戀愛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喪葬唱哭喪歌,還有互相盤考比賽智力的歌,宴請賓客唱勸酒歌和節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禱歌,教養兒童唱兒歌和童謠。每到春秋兩季,男女青年盛裝打扮會集到特定的場所對歌,這種歌會形式稱為“歌圩”,亦稱“歌節”。

  瑤族的舞:廣西的金秀瑤族自治縣居住著一支保持了瑤族古老文化及習俗的瑤族同胞。他們的歌舞民族色彩極為濃厚,其旋律、歌詞、服裝、舞姿、形象與道具均獨立構成。18種舞蹈尤以長鼓舞、捉龜舞、黃泥鼓舞、盤古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最為盛行。每年在中國農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瑤族節日都可以看到各種瑤舞的表演。

  苗族的節:苗族以節日多、場面大而出名。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年有苗年節、蘆笙節、拉鼓節、芒歌節、新禾節、鬥馬節等眾多節日,紀念豐收、祭祀等。節日中可以聽到動聽的蘆笙曲和看到優美的蘆笙舞表演,到苗寨旅遊或作客,可以享受到攔路歌、攔路酒、攔路鼓、掛彩帶、掛彩蛋、打酒印等眾多苗族好客習俗的款待。

  侗族的樓和橋: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風雨橋是我國聞名的木建築,是侗族的象徵。橋身建築不用一枚鐵釘,全是榫頭結合,高超的建築技藝令人驚歎不止。侗族的樓,包括吊腳樓、鼓樓、涼亭、寨門、水井亭等幾種木結構建築,都是獨具特色的侗族建築。近年來,侗族的建築藝術展,更是轟動了全中國,人們一致稱讚侗族的建築藝術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

  廣西的氣候特徵是什麼

  廣西地處低緯度,北迴歸線橫貫中部,南臨熱帶海洋,北接南嶺山地,西延雲貴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時間短、天氣乾暖。受西南暖溼氣流和北方變性冷氣團的交替影響,乾旱、暴雨、熱帶氣旋、大風、雷暴、冰雹、低溫冷凍害氣象災害較為常見。各地年平均氣溫17.5~23.5℃。桂林市大部及隆林、靖西、德保、樂業、鳳山、南丹、羅城、三江、融安、金秀等地氣溫在20.0℃以下,最低的金秀為17.5℃,最高的潿洲島為23.5℃。春季全自治區平均氣溫22.2℃,比常年同期偏高1.3℃,為1951年以來第二高。各地年平均降水量841.2~3387.5毫米。百色、河池以及崇左大部,三江、柳城、忻城、隆安、武鳴等地降水在1500毫米以下,其餘地區在1500毫米以上,最少的田林僅為841.2毫米,最多的防城港市為3387.5毫米。全自治區平均年降水量1694.8毫米,與常年相比偏多1成,春季、秋季降水量分別偏多2成和近4成,冬季偏少2成,夏季正常。各地年日照時數1213.0~2135.2小時。桂北大部、百色市南部山區及龍州、東興和浦北在1500小時以下,其餘地區在1500小時以上,最少的那坡僅為1213小時,最多的合浦為2135.2小時。全自治區平均年日照時數1540.4小時,與常年相比偏多21.3小時,冬季偏少96.9小時,秋季偏少33.5小時,春季和夏季分別偏多34.1和26.8小時。

國際文化大廈在哪
寫關於傳統文化的議論文論據素材
相關知識
廣西有哪些文化資源
廣西有哪些少數民族文化節日
蘆笙樂器有哪些文化
除夕吃餃子有哪些文化寓意
廣西有哪些水果_廣西水果增產增收原因
滿族服飾有哪些文化
漢式婚禮有哪些文化精神
漢式婚禮有哪些文化精神
高考語文命題將有哪些變化
廣州有哪些好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