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勵志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一個關於成功的勵志故事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的方向;一本好書如一縷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的心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裡下河一帶,很早就流傳著這樣兩句話:"鹽城有個徐鐸鐸,三十六歲念《大學》。"這個話是怎麼來的呢?

  徐鐸鐸是時期人,家中世代做豆腐,他做的豆腐全村人都愛吃。有人一時無錢,徐鐸鐸就在他的豆腐上劃一筆。莫看他一本正經地記豆腐賬,其實,笆斗大的字也識不到一船艙,因為他沒進過書房門,靠平時偷偷摸摸學了兩個缺腿少腳的大字記賬。

  一天早上,徐鐸鐸出門賣完了豆腐百頁,遇到一個過路客,與他攀談起來。一打聽,此人原來是去京城的。徐鐸鐸就隨便問問:"哎,你說難嗎?”

  "不難。”

  "考幾天?”

  "一天頭,考上就能做官。”

  "考不上打板子嗎?”

  "沒有的事。”

  聽了這些活,徐鐸鐸心裡盤算起來了:噯,如此說來,考試不也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何不跟他一起去碰碰運氣?考上,撈個一官半職;考不上,再回來賣豆腐。主意拿定,他把豆腐擔子存在路邊賣燒餅的沈六家,隨著考生一道趕考了。

  一到考場,其他人拿到試卷,嘩嘩直寫。徐鐸鐸呢?是大眼瞪小眼,把個試卷橫過來豎過去。哎,眼看快落山了,總不能一字不寫啊!徐鐸鐸絞盡腦汁,想到的也不過是兩斤百頁、三斤豆腐這些小賬兒。於是,他用盡吃奶的力氣寫了下來:"趙大爺欠百頁一斤,錢二媽欠兩斤茶幹,孫三哥還豆腐賬三十三個銅板......"徐鐸鐸畫畫塌塌寫滿了一大張。嗬嗬,考試結束,徐鐸鐸跟著別人把考卷往上一交,興沖沖離開考場回到住處。

  第二天,主考大人批閱徐鐸鐸的試卷,一看滿卷豆腐賬,氣得眉頭緊皺。剛準備甩掉,可轉念一想,又覺不妥,還是等我找這個考生了解了解再說。於是他把試卷一折,塞進了自己的靴筒裡。誰知道,這位主考大人去看望考生時,走著,走著,靴子裡的豆腐賬掉在地上了。主考大人沒有發覺,考生們如獲至寶。大家猜想:這大概就是錄取名單吧。

  主考大人前腳一走,考生一齊擁上去搶,人多手多,豆府賬被搶得粉碎。徐鐸鐸也搶到一片碎紙,一看是自己的試卷,便大吵大嚷:"這是我的文章,主考大人準備錄取的,你們搶撕了,我去稟報主考大人。”

  眾考生慌了,這怎麼吃罪得起呀?於是大家又是打拱,又是作揖,求他不要聲張。

  徐鐸鐸說:"賠禮又有什麼用?文章怎麼辦?”

  "我們賠,我們賠!"於是,他一句,你一句,把自己最好的詞句獻出來,寫成一篇文章。徐鐸鐸趁主考大人躺在睡椅上的時候,又偷偷地揣進了他的靴筒子裡。

  主考大人一覺睡醒,穿靴子時發現了試卷,他展開一看,吃驚不小:啊呀,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雄鴨,豆腐賬變成了好文章!是我吃醉酒,還是這個考生有神人相助?接著又復一遍,不禁拍案叫絕:"好!好!天下奇才者,徐鐸鐸也!"於是硃筆一揮,點為第一名。呈報,封他到做官。徐鐸鐸又喜又愁,喜的是應考這樣容易;愁的是肚子裡沒貨,就是頭朝下,腳朝上,也倒不出兩滴墨水來,這個官怎麼當下去喃?他苦思了半天,決定以遷墳為藉口,請喪假在家,專找補學《》、《》、《大學》、《》,真有點頭懸樑、錐刺股的勁頭。三十六歲那年,竟讀完了全部課程。一年後,他出任山東巡撫。由於刻苦攻讀,他的學問越來越大,後來,還當了皇的老師哩!

  從此以後,在就傳開了"鹽城有個徐鐸鐸,三十六歲念《大學》"的趣話。

  篇二

  美國孩子不愛吃菠菜,於是樂天的美國人制作了動畫片《大力水手》。在動畫片中,每當大力水手要動手製服壞人之前,先得吃一罐菠菜。吃完了,立刻變得力大無窮,三拳兩腳就把壞人打得落荒而逃。美國人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們,菠菜有營養,要多吃,而是通過動畫巧妙引導。這個拐了一個彎兒的智慧體現,成全了動畫製作方,輕鬆愉快地賺了一把錢。

  有個年輕人,致力於解決方便麵裡的調料包的包裝問題。他想用糯米紙代替調料包,這樣一來便可直接將調料包放進面裡,而不用撕開袋子了。但這樣做成本太貴,不划算。於是他開動腦筋,在盛裝方便麵的器具上下工夫,終於研製成功了一種可以吃的碗。吃完方便麵,喝了湯,碗還可以當點心吃掉,一舉三得。這種創新,讓他大賺其錢。

  我的朋友開了一家餐廳。開張後,因為競爭太激烈,導致生意清淡。於是,經過市場調查,他把餐廳命名為“兩個人的餐廳”,針對現在年輕人基本不會做飯的現象,他手把手地教新婚夫妻做美食。除了家常便飯,還教他們做浪漫的燭光晚餐,並介紹相關的配菜知識。新婚夫妻可以花錢享受美餐,也可以親自下廚燒幾個菜來相對小酌。飯店提供擇好洗好切好的原料,新婚夫妻只要親手烹煮,即可享受美食,同時還可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一起洗手做羹湯的快樂。以特色取勝,因為創意與眾不同,他的餐廳起死回生,並且蒸蒸日上。

  成功需要堅持力,但成功同樣也需要靈活度。許多時候,只需拐個彎兒,你就能看見成功在前方招手,輝煌燦爛,你將一路坦途。

  篇三

  15年前,一個浙江小夥子來到上海淘金。幾年時間裡,他先後撐過船、刷過漆,還幫人賣過建材,可是卻始終沒有取得什麼成就。

  為了節約開支,小夥子每天都要去菜場買菜,久而久之,他發現了一個現象:菜攤上的豆腐並不長期固定某一個或幾個品牌,似乎總是有許多新品牌誕生,但沒有一個品牌能做長。小夥子問菜攤老闆到底是怎麼回事,老闆告訴他說,大上海沒有什麼人願意做豆腐賣,因為豆腐太便宜了,所以小豆腐坊的老闆動輒改行去發展別的事業。

  聽了老闆的這番話,小夥子不禁有了辦豆腐坊的想法,覺得賣豆腐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子,因為一塊豆腐雖然只有幾毛錢,但上海有1400萬人口,而且外來人口還源源不斷地擁入,這些人都要吃飯的,如果每100人裡有一個人買豆腐,那就是一筆大生意!

  小夥子興致勃勃地回到家裡籌錢,然而當親朋好友聽說他要做豆腐生意時,把頭搖成了撥浪鼓,都不肯借錢給他,他們說:“一個硬幣就成交的小生意,能做成什麼氣候?”許多親友甚至擔心小夥子借了錢之後,根本沒有能力償還。但是小夥子仍舊堅持自己的想法,相信一定能把一個硬幣的生意做成大買賣!

  經過好一番努力,小夥子終於借到了5萬元錢,他拿著這點錢在上海郊區辦了個“清美豆腐坊”。起初因為市場有限,產量並不高,所以只需要他和父母各自騎一輛三輪車就可以了。

  雖然是小生意,但是小夥子卻做得一絲不苟,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寒冬,每天都堅持把半夜剛做好的豆腐送到市區菜場,連春節都不斷貨。有一次,小夥子送豆腐的三輪車在路上壞了,他甚至不惜花200元錢包下一輛小貨車,把豆腐送到了菜攤上,而那一車豆腐總共只能賺120元。

  小夥子的為人漸漸被菜場的攤主們所接受,慢慢地,“清美”豆腐在上海菜場的份額越來越大,找上門來的批發商也越來越多。

  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生意雖然好了一些,但總是不溫不火,小夥子覺得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品牌、拓展市場,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讓自己的品牌更直接面向零售市場。意識到這一點後,小夥子果斷地放棄了批發業務,以優質的產品、勤快的服務、誠信的商德,著手做菜場直營,從100家起步,200家、300家……

  短短几年時間,“清美”豆腐就走進了上海1200家菜場。而“清美豆腐坊”也發展成了一個擁有86條生產線、1萬多名員工的大型的現代化豆製品企業,年產值達10億元!如今,小夥子的豆腐已經佔據了大半個上海市場,上海人每買兩塊豆腐,其中就有一塊是他的“清美”。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小夥子終於把一個硬幣的小生意做成了大買賣,為上海灘又增加了一個商業奇蹟。每每說到自己的成功,小夥子都會感慨地說:“成功沒有學問,更沒有捷徑,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唯一利器,只要堅定不移地向著目標前進,就一定能實現理想!”

  

成功者的故事文字版
成功不是偶然小故事
相關知識
關於成功勵志故事
關於成功勵志小故事
有關成功勵志故事
關於成功勵志的名言名句
關於成功勵志的經典語錄
關於成功勵志名言精選
經典的成功勵志故事範文
關於名人勵志故事大全精選
古今中外名人成功勵志故事16個
關於成功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