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輕人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不要小看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很有創業的潛力。現在請看小編為您精心推薦的年輕人創業故事,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建小雞孵化房首月即賺7000

  你喜歡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雞小鴨小鵝嗎?它們毛茸茸、笨笨的,是不是很可愛?你有沒有想過,你可以自己挑選雞蛋、鴨蛋、鵝蛋或龜蛋等,然後親手將小東西孵出來呢?做孵蛋達人,讓你全程體驗寵物們從出生到成長的親密過程……

  從商場活動中看到商機

  江蘇姑娘孫方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也會當上老闆。2010年,大學剛畢業的她在書店打工,每個月拿1500元的微薄工資。

  隨著弟弟上了大學,不時要擠點錢給他當生活費,孫方開始琢磨著還可以做什麼賺一點外快。她開過~間網店,可是因為能上線的時間少,打理的心思也不足,一個月只有10來個訂單,賺的錢不過百十元錢。她想還有沒有別的掙錢法子?

  有次,孫方和朋友們上街,看到某商場大廳裡擠滿了人,多是帶著小孩子的家長。孫方湊過去一看——原來商場別出心裁,正在舉辦場名為“超雞寶寶”的活動。參加活動的每個人,都能認領到一個雞蛋,然後用彩筆在雞蛋上畫下標記,再放進現場的雞蛋孵化器中。

  孫方也加入了隊伍,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領養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雞蛋。

  接下來的日子,孫方竟然一直惦記那枚小小的雞蛋的命運!雖然組織方告知孵化過程需要21天,但是在這期間,孫方每個週末都會奔去那家商場探視自己的“蛋”!在現場,孫方看到了很多和她同樣滿懷惦念的人。

  有人說:“這個商場的活動真厲害!一個小小的蛋,讓人念念不忘。”最後一天,當孫方看到那粉絨絨的小雞,激動不已。

  可惜,這不過是商場促銷吸引人氣的一種方式,一段時間就謝幕了。

  孫方想要體驗新生命誕生過程的興致越來越濃烈。她想,鴨蛋、鵝蛋、烏龜蛋和火雞蛋等,能不能也這樣孵化?她開始在網上搜索相關的資訊,並很快有了一個很妙的想法:開一家專門供大家體驗孵化樂趣的“孵化房”,只要人們來領養一個蛋,就能全程體驗等待新生命誕生的過程!

  孫方利用業餘時間跑了很多個養殖場,發現其實只要有正確的知識,購買孵化器,孵蛋並不難。她開始樂此不疲地投入到“孵化房”的籌備工作中!

  孫方利開孵化房首月即盈利

  為了學到小雞等孵化過程所需要的技術,孫方辭職到郊外的養雞場打工。之後,她在生活區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租了一個3D0平方米的小倉庫,打造“方孵化房”。

  孫方很快就把孵化房的招牌掛了出去,並印刷宣傳單到周邊的小區、幼兒園發放。廣告單上顯眼的位置寫著:“前100名的小顧客,可以免費前來體驗孵化小雞的樂趣!”

  現在的城市小孩接觸動物少,能夠親眼看到蛋變成小動物的過程,該是多好的體驗啊!不少拿到宣傳單的家長紛紛領著小孩前來體驗。

  前來孵化房的小朋友都能領到一個雞蛋。不到三天時間,第一批100個免費發放的雞蛋已經被領養完。這些雞蛋是可以保證孵出小雞的種蛋。小朋友們用彩色筆在種蛋上畫下印記,然後放入孵蛋器中,開始了等待孵化的過程。

  整個孵化過程,孫方都用相機幫小朋友記錄下來。這些小朋友成了孫方最好的推銷員。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對此深感興趣,短短兩週時問,孫方準備的1000個雞蛋就被領養一空。

  一個雞蛋10元錢,包含了從領養到孵化整個過程涉及的費用,認養者還可以得到5張相片。這麼便宜的價格,對於家長們來說,完全能接受。

  一隻只小雞破殼而出,孫方的小店每天都會迎來歡天喜地的小朋友。他們興高采烈地將自己領養的小雞帶回家。除了小朋友,孫方還積極拓展情侶客群,不少喜歡浪漫的情侶也成為了她的顧客。

  開張第一個月,孫方的營業收入有1.5萬元,扣除購蛋成本、水電費和店租等,當月盈利7000元。

  創業一年成“小老闆”

  孫方的業務不斷增長,但各種問題也相繼出現:有的種蛋在孵化過程中壞掉;有家長抱怨小雞帶回家了沒地方養或養不活。

  小雞孵不出來,可以讓顧客再次領養,但小雞養不活,他們一定很沮喪,有沒有辦法改善這一狀況?

  孫方在水族店瞭解到,烏龜蛋也可以孵化,而且小龜好養……她產生了孵化品類多樣化的想法。

  孫方仔細蒐集了烏龜孵化相關知識,很快就更新了孵化房的裝置,並買入了第一批100個烏龜蛋。因為孵化難度係數提高,領養成本也提高了一些,領養一個烏龜蛋50元,但依舊吸引了很多顧客。

  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第一批小龜誕生了。作為配套服務,孫方同時銷售養殖烏龜的玻璃缸,這成為她另一個創收的渠道。

  有的顧客不能每天都來現場觀察自己領養的蛋的孵化情況,怎麼辦?為了滿足顧客的好奇心,孫方在每個孵化器的四個角落安裝了攝像頭。顧客只要通過網路連線,就可以隨時觀看種蛋孵化情況。不少顧客是線上看到自己領養的種蛋破殼的精彩瞬間。這項業務的推出不僅滿足了更多顧客的好奇心,同時還吸引了不少人前未嘗鮮。

  短短1年的時間,孫方的“一方孵化房”已經擁有個10人的服務團隊,每個月淨收益已經超過2萬元。孫方成了一個事業小成的女老闆。她正籌備開第二家“一方孵化房”。這個24歲的女孩將會帶領她的團隊將快樂傳遞給更多的人。

  提示:怎樣開一家孵化房?

  1.開一家孵化房的成本在1.5萬元左右其中,店租5000元/月左右;購買裝置5000元;購買種蛋1000元;宣傳成本2000元;人工成本1000元左右。

  2.儘量選擇孵化週期比較短的種蛋,比如雞蛋、鴨蛋和鵝蛋等,鳥電蛋和鱉蛋等孵化期較長,可以等經營穩定後再增添此類業務。

  3.經營者需要具備簡單的操作技術。有條件的人可以先到養雞場、養鴨場實習一個月左右,掌握基礎的技術。如何使用孵化器,可以在添置裝置的時候,由銷售方提供培訓。總之,開一個孵化場難度不高,但仍需要具備簡單的技能。

  4.此經營業種深受小朋友、年輕客戶的歡迎。宣傳方面,要突出“積極、溫馨、愛”的理念,用感情打動客戶。

  :貧困大三學生開火鍋店月賺過萬

  銷售水果、賣首飾、賣服裝、開火鍋店,武昌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大三學子鄭慶和朋友們熱衷於創業,他的生意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坦蕩。現在,他開的火鍋店生意火爆,月利潤萬餘元。

  2009年,來自河北邯鄲的鄭慶高考分數是524分,剛踩當地二本分數線,最終他被武昌理工學院錄取。鄭慶出生在農村,家境較貧困,大一大二的學費都是依靠助學貸款和七拼八湊借來的。為此,自立自強的他決定創業來實行自己的夢想,他說愛好做生意一方面是由於自己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貧困的家境。

  大一上學期,他努力打通自己在學校的人脈,向一些有著創業經歷的學長學習“商業經”,並泡在圖書館裡很多有關商業類的書籍。在長時間的考察中,他分析到在校生13000人左右,水果市場需求十分龐大,很具有發展潛力。2010年3月份,當人們還沉浸在新春的喜慶中時,他離開家鄉來到學校,決定實施他的創業計劃,開始銷售水果。

  到校後,他一天內跑遍了武漢的大部分水果批發市場,選好貨源。有一次他和一個朋友從水果市場批發回來180斤桔子,到寢室後兩人都累趴了,但當看到兩個晚上就銷售一空時,他們很滿足。

  小有成就的他開始浮躁起來。想到首飾價格便宜、利潤高,大學生對首飾的需求量大,他開始嘗試銷售首飾。但由於市場競爭大,學生追求高質量、低價格、時尚流行的首飾,他的手上堆積了大量貨物。在朋友的建議下,大一暑假他來到山東煙臺同學家,在當地早市、夜市上銷售服裝。每天早上5點30起床,晚上9點30左右關門。由於山東那段時間氣溫有點悶熱,富有商業頭腦的他便引進了一些草編的鞋子,銷售情況竟十分好,手上積累的首飾也銷售一空。

  進入大二後,他選擇繼續做水果生意。對比以前的經驗,他決定不再去水果市場批發,轉而親自從果園進貨。一次性進貨幾千斤水果,放在寢室必定不是長久之計,最終他在學校旁邊租了一個房子用作倉庫,他的水果市場也變得開闊。他主要是在武昌理工學院、長江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銷售,有一次進貨2500斤,10余天就銷售完了。

  大二下學期,他再次轉型,在江夏一所高校附近開起了一家名為“百特***better***火鍋”的火鍋店,並聘請了三名大學生兼職人員。而店子的啟動資金除部分借自朋友外,大多來自自己以前創業積攢的收入。剛開始生意也並不是很好,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有了一定的起色。目前,他的火鍋店每月純利潤可達萬餘元。

  “學校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還著重培養非專業素質,這為我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面對創業的成功,鄭慶對學校感激不盡。據瞭解,武昌理工學院以成功素質教育為特色,堅持專業素質教育與非專業素質教育同步推進,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同步推進,致力於培養“專業素質紮實、非專業素質過硬、個性特長突出、創新與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鄭慶的創業事蹟在校內引也發熱議,很多同學對他的創業魄力和能力深為佩服。他所在班級的素質導師唐靜介紹說,鄭慶是一個自立自強,自食其力的優秀學生,雖然熱愛創業,學習也沒有放鬆,專業成績在班中屬於中等偏上。據悉,堅持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武昌理工學院為一些像鄭慶一樣熱愛創業的學生專門開設了“創業特色班”,創業班人才培養注重實訓,邀請著名企業家來校指導學生創業實踐,這為他們創業的成功提供了條件。

  :三個年輕人的創業故事

  今日的旗農牧區,傳統的農牧業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生產生活選擇,一種嶄新的“以農養農、以牧養牧”的創業熱潮正在悄然興起。下面記錄的三個年輕人的創業經歷雖然不盡相同,但都曾經遭遇艱難與曲折。然而,他們用自己的成功印證了一句美麗的描寫:“風雨過後見彩虹”。

  周雲和巨集升脫水菜廠“外面人的生活水平已經很高了,可是村裡人的生活還是不行。我就想咋能幫幫他們。”在外打拼了十幾年的周雲說,“村裡有的是土地,正好能做點文章!”

  今年34歲的周雲是後旗巴音寶力格鎮和豐村村民,家裡有130多畝地。高中畢業後,腦子活絡的周雲先後在鄂爾多斯市代理河套酒和金川啤酒、開過賓館。 2007年,事業小成的周雲回家時,發現村裡的年輕人好多都過著傳統的夏忙冬閒、靠天吃飯的生活,日子仍然過得緊巴巴的。於是,他就廕生了幫鄉親們一把的念頭。經過認真考察後,周雲把閒置的村小學租賃下來,籌集70多萬元,辦起了和豐村巨集升脫水菜廠,利用村裡豐富的土地資源,發展公司+農戶+基地的生產模式,帶著大家走上一條致富之路。

  為了提高村裡人種植青椒的積極性,周云為村裡人無償提供了300畝的青椒種苗,而且村裡人每種一畝青椒,他就給補貼100塊錢。在生產期內,他最多僱傭當地農民近100多個,少的能賺3000元上下,多的能賺到5000多元呢。

  作為返鄉創業、以農養農的典型,周雲得到了旗裡的幫助。2008年,他參加了旗就業局組織的創業培訓班,掌握了系統的知識和技能。2009年,為幫助解決流動資金短缺的問題,旗裡還為他辦理了6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經過兩年的打拼,今年廠子開始見到了明顯的效益。從6月份生產到目前,銷售收入已經超過了100萬元,預計年底銷售額可以達到200萬元。更令人欣慰的是,村裡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村民高興地說,不出村子打工賺的錢,趕上在地裡辛苦一年了!

  雷競夫和再生能源養殖綜合廠

  與周雲不同的是,雷競夫2006年從天津交通職業學院一畢業,就把創業的出發點放到了家鄉巴音鎮友聯。

  “看到大礦生產的尾礦粉堆在那裡不利用,挺浪費的。我就想,在這些尾礦粉上一定能做點文章。”雷競夫說。

  雷競夫是那種想到就要做到而且說幹就幹的年輕人,憑藉用知識“武裝”過的頭腦,小夥子經過認真考察論證,他的鉛鋅尾砂免燒磚生產線於2008年正式啟動。經過一年多的生產,現在生產免燒磚十幾萬塊。“明年準備再投資100多萬元,上新裝置,進行大規模生產。”雷競夫介紹說,明年全線生產時,廠裡可以年產標磚2800萬塊,預計年產值560萬元。

  有人說,“一心不可二用”,雷競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當他在琢磨鉛鋅尾砂免燒磚的同時就開始“一心多用”,思謀著在“再生能源”上幹出讓人稱奇的事。如今,他的再生能源養殖綜合廠除生產鉛鋅尾砂免燒磚外,還生產、銷售秸稈壓塊飼料、秸稈生物燃料,除此之外,他又把牛羊養殖、綠色餐飲寫進了他的創業史。

  今年,雷競夫參加了旗就業局舉辦的創業培訓,掌握了系統的創業知識,旗裡還專門為他辦理了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鼓勵他創業。現在的再生能源養殖綜合廠,總佔地面積達到300畝。年產壓塊飼料4000噸的全市首家秸稈壓塊生產廠現在正在收購秸稈,馬上就要全線開工;3500平方米的養殖場,現存欄山羊 500只,本地雜交牛50頭,一年出欄羊200只,牛30頭,年銷售收入25.5萬元;發展魚塘40畝,剛剛投放了5萬尾魚苗,計劃明年5月份投放市場;主打“綠色餐館”的農家院,年營業額60萬元;另有耕地120畝,專門種植玉米。

  現在,雷競夫旗下的企業吸納了三名高校畢業生、一名復轉軍人,另有30多個當地農牧民在廠裡打工,人均工資1000元以上。

  吉雅圖和順福養殖社28歲的吉雅圖,也是個有抱負的年輕人。

  “咱們牧民除了放羊,就甚也不會了,那就乾脆再搞養殖!”說起創辦順福養殖社的初衷,吉雅圖憨憨地說。

  吉雅圖是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呼熱嘎查的牧民。2006年禁牧後,沒有專業技術的吉雅圖參加旗就業局舉辦的蒙語創業培訓,隨後通過自己深入考察養殖業後,就決定來個“會啥幹啥,以牧養牧”。2008年5月份,吉雅圖在後旗潮格鎮蒙中院內創辦了順福特種養殖合作社。今年5月份,旗就業局為其辦理了10萬元2年期的小額擔保貸款,幫助吉雅圖擴大經營規模。

  經過拼搏,順福養殖社的產品已經敲開了杭後、臨河等地市場的大門。現在,合作社飼養著80頭豬,300只刺蝟,12只孔雀,3000只紅公雞,100只羊,500只歐洲燕。14戶轉移牧民已經加入順福養殖社團隊,還有不少轉移牧民也把眼睛盯向這片綠色的就業創業園地。吉雅圖說:“剛剛起步,以後的路還很長。”我們說,只要能起步,前面的路定然光明燦爛!


簡短勵志小故事及道理
有關名人創業的故事
相關知識
一群年輕人創業故事
一群年輕人勵志故事
年輕人創業的事蹟
年輕人創業的故事
年輕人創業成功例子奮鬥故事
年輕人創業白手起家故事
年輕人創業典範的故事
年輕人創業網路行業故事
年輕人創業網路致富故事
年輕人創業成功的例子有哪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