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你還記得李四光的光榮事蹟嗎?你對他的成功有所瞭解嗎?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李四光的成功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篇1:李四光的愛國故事

  18***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縣的一個貧苦家庭。他從小勤奮好學,13歲便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學校。離開家鄉坐船去武昌上學時,李四光看見帝國主義軍艦在長江裡橫衝直撞,激起的大浪掀翻了中國的小木船,非常氣憤,發誓一定要學造船,造出大軍艦,把洋人趕出長江,趕出中國。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同盟會,16歲的李四光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孫中山勉勵他說:“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後來李四光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被保送去日本學習造船。可是,造船需要鋼鐵,鋼鐵又要礦石作原料。於是,李四光又遠渡重洋,去英國考上了伯明翰大學預科學採礦。學了兩年後,他想中國地大物博,礦藏一定很豐富。因此,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鐵礦、煤礦、石油,而要掌握開啟地下寶庫的鑰匙,就得學地質學,於是他進了地質系學習地質,同時還兼學物理系的課程。這期間,他獲得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1948年,李四光接受國際地質學會的邀請來到英國倫敦,在第十八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上作了《新華夏海之起源》的學術報告,博得與會者的一致讚譽。一天清晨,李四光在報紙上看到一則訊息:

  “……12月2日瀋陽解放,……”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在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舉行的年會上,他激動地說:“我雖然60歲了,身體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國去,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給新中國!”國民黨駐英國大使館祕書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張5000美金的支票,說:“你向世界發表個公開宣告,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威脅說:“你如果不肯,我們將採取必要措施,將你扣留在國外。”李四光聽罷氣憤至極,當即嚴厲斥責:“我歸國之心能用金錢收買嗎?我要回國,不要美金!”李四光冒著被國民黨扣留送往臺灣的危險,排除萬難,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實現了他為祖國效力的願望。

  解放後,李四光對我國的能源、地震、礦產資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推動了我國地質工作的開展。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考察,李四光認為不論是海相地層還是陸相地層,只要具備了生油的條件和儲油的地質構造,就能找到大油田。李四光的重大貢獻之一就是打破了“中國貧油論”的錯誤論斷,為中國人民找到了大油田。在他的考察和研究下,陸續發現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

  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篇2:勤奮學習

  李四光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裡,全家人只靠父親做私塾老師的一點點收人生活,有時候父親收的學生不多,家裡就可能斷炊,生活非常困苦‘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這樣的環境下,李四光從小就非常懂事,總是搶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放羊、砍柴、挑水、打掃房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務。

  6歲的時候,李四光開始到父親的私塾唸書。他非常喜愛學習,每天除了上課,做家務,一有閒暇,就忙著背課文,練書法,寫作文,忙個不停。

  李四光十分富有同情心,因為自己家裡貧困,特別能理解其他窮人。一次,一個小偷悄悄鑽進私塾,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偷走住宿同學蓋在被子上的棉衣。不料卻被同學發現,馬上大喊:“小偷,抓小偷啊!”大家一擁而上把小偷打倒在地,然後用繩子吊在院裡的樹上。

  同學裡只有李四光沒有動手。看著面黃肌瘦的小偷,李四光知道小偷也是窮人家的孩子,逼急了才偷東西。等大夥散去後,李四光拿來一條凳子放在小偷腳下,免得他被吊得難受;一面勸他不要再偷東西,人窮,要窮得有志氣。

  李四光在艱苦的環境裡任然刻苦的學習,後來,就成了偉大的地質學家了。

  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篇3:李四光和一塊石頭的故事

  小時候的李四光,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每次他都愛藏在一塊大石頭的後面。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聽到小夥伴的腳步聲,他就悄悄地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小夥伴圍著大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這麼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很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後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裡甚至上千裡。後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終於明白了,這塊石頭是片麻岩,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裡來的,因為那時候只有秦嶺有片麻岩。

  在北大地質系任教時,李四光主講岩石學和高等岩石學兩門課程,他經常帶學生到野外進行實地教學,邊看邊講。一個山頭、一個溝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縫,他都不放過。

  在教學的同時,他對研究工作也不放鬆,如古生物蜒科的鑑定方法、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發現和地質力學的創立,都是在這期間開始的。李四光在太行山東麓發現了一些很像冰川條痕石的石頭,在大同盆地進行考察後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於是他在中國地質學會第三次全體會員大會上大膽地提出了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的看法。但被很多人否定。因為從19世紀以來,德國、美國、法國、瑞典等國的地質學家陸續到中國來勘探礦產、考察地質,都沒有在中國發現過冰川現象,在地質學界“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已經成為一個定論。

  為了讓人們能接受這一事實,李四光繼續尋找更多的冰川遺蹟。10年以後,他不僅得出廬山有大量冰川遺蹟的結論,而且認為中國第四紀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並且可劃為三次冰期。1936年,李四光又到黃山考察,寫了“安徽黃山之第四紀冰川現象”的論文,此文和幾幅冰川現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學者的注意,德國地質學教授費斯曼到黃山看罷回來讚歎道:“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發現。”李四光十多年的艱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國科學家的公開承認。

  作為是我國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化石新分類標準的提出、中國南方震旦紀與北方石炭紀地層系統的建立、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發現與研究是李四光對地質科學的重大貢獻。其中,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分析了中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1956年,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裡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李四光先後擔任了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20世紀60年代以後因過度勞累身體越來越差,但他還是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預測、預報以及地熱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

  李四光還成功預測了的四大地震帶,分別是唐山、四川、邢臺、臨沂。目前四個中有三個已經地震過了,分別是唐山***1976年***、四川***2008年***、邢臺***1966年***。

  據說,李四光前輩去世前,念念不忘的就是郯-廬地震帶。他曾經預測,一旦發生地震,其毀滅性可能是唐山大地震的好幾倍。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泛指北起黑龍江,南止長江邊,總體上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的巨型渠斷裂。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巨集偉,結構複雜,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在山東與江蘇交界的郯城麥坡地震遺址上,1668年7月25日發生在這裡的8.5級大地震,目前現場地層“倒轉”的遺蹟仍然清晰可見。

勵志成長的故事
成功女人的勵志故事3個
相關知識
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精選
企業家的成功故事精選
名人李嘉誠的成功故事
李嘉誠的成功故事推薦
李亦非的成功故事
李澤凱的成功故事
狗的成語故事精選
與狗有關的成語故事精選
雞的成語故事精選三篇
猴的成語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