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社保卡辦理流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北京通社保卡怎麼辦理?需要什麼資料?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如下

  2017年底實現全國通用

  人社部將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卡的發行應用,逐步實現社會保障卡一卡多用、全國通用,預計到2017年社保卡髮卡目標將達到10億張, 逐漸實現全國通用、一卡多用。

  最新條例公佈啦

  第667號國務院令公佈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該《條例》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運營,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以國務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

  辦理手續簡化啦

  《意見》提出,以後要簡化社保卡辦理流程,縮短申領、補換週期。同時在省級行政區域內實施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辦理失業登記,不得以人戶分離、戶籍不在本地或沒有檔案等為由不予受理。

  八個方面簡化證明和相關手續

  社保卡辦理程式繁瑣是人所周知的,不過這次《意見》中,人社部稱要大力簡化證明材料和手續。主要從以下八方面著手:

  1、接收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將具體告知。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接收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時,如果對方缺少關鍵材料,應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及可能造成的影響,然後由本人作出書面說明並承諾進一步補充材料後予以接收,或與原工作單位協商退回補充材料。

  2、流動人員初次就業轉正定級手續取消。國有企業與事業單位在錄用流動人員時,可依據檔案中的勞動合同等材料及就業登記、社保繳費記錄來認定參加工作時間和工作年限。

  3、簡化申請社保證明。外地人員申請參加職工社會保險的,不要求申請人提供原籍或其他地區參加社保的證明。

  4、取消部分蓋章手續。逐步取消異地就醫時定點醫療機構蓋章手續。

  5、取消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備案手續。取消辦理失業保險時,必須由原單位在其解除勞動關係之日起7天內報受理其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備案手續。

  6、減少部分社保業務證明。對已辦理“三證合一”工商營業執照的參保單位,在申請辦理社保登記證申領、變更、登出、驗證等業務時,不再需要提供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程式碼證。

  7、取消第三方學歷證明。如果已出具國家承認學歷證書原件,便不需要在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定等業務中提供第三方學歷認證證明。

  8、改進歸國人員證明。改進留學回國人員、回國***來華***定居專家安置服務,持有經認證的國外學歷的人員不用再提交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社保費率下調啦

  人社部最新規定,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將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餘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此外,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由現行的2%階段性降至1%~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此舉旨在為市場主體減負、增加職工現金收入。

  推進“電子社保”建設

  網際網路時代,人社部也將有效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推進“電子社保”的建設,力爭實現資訊自助查詢和自助列印服務。同時,建設全國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基礎資訊庫,逐步實現檔案基礎資訊異地查詢。

  通過資訊整合杜絕“奇葩證明”

  未來,我們有望不再遇見“證明你媽是你媽”這樣的“奇葩證明”了!人社部將加快人社資訊系統建設,通過資料開放、資訊共享、校驗核對等方式,從源頭上避免各類“奇葩證明”、“迴圈證明”的出現。

  杜絕以檔案為載體的捆綁收費

  在收費方面,今後將取消收取人事關係及檔案保管費的規定,不得將參加社會保險、職稱評審等業務與檔案保管相掛鉤,杜絕以檔案為載體的捆綁收費、隱形收費行為。

  綜合服務機構推行“一站式”服務

  為了方便百姓辦事,人社部建議各地探索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包括在綜合服務機構推行“一站式”服務,逐步將分設的專業視窗整合為綜合視窗,讓百姓不必四處奔走。

  社保卡還能找工作!

  個人憑社保卡參加現場招聘可在招聘單位展臺直接登記求職,查詢列印匹配的崗位資訊。在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時,個人憑卡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辦理轉移接續手續,並將相關參保憑證資訊寫入社會保障卡,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個人參保和檔案管理相關資訊,均可通過卡來查詢,工傷認定資訊也會記錄在卡內。

  就醫攜帶社保卡即可!

  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在各定點醫院門診看病、辦理住院時,都無需再攜帶《就醫手冊》了,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醫保本。持有社會保障卡的參保人只需出示社保卡即可,持有醫保卡的參保人,在出示醫保卡的同時還需要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證件。

  社保卡覆蓋領域越來越廣!

  社會保障卡應用功能將有大幅提升,逐漸覆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就業、人事關係等多個領域,設定電子憑證、資訊記錄、結算、繳費領取、金融支付等功能,實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業務普遍用卡, 30%以上持卡人通過社會保障卡繳費或領取待遇。

  社保卡FAQ

  Q1、啥是社保卡?

  社保卡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勞動者在勞動保障領域辦事的電子憑證。卡面資訊包括:持卡人姓名、卡號、身份證號、髮卡日期、有效日期;卡內資訊包括:持卡人的個人就業狀態、社會保險繳費情況等。

  Q2、社保卡有什麼用?

  ①查詢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商和生育保險繳納情況,查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累計總額等;②持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結算,到藥店買藥;③辦理醫療、失業、養老、工商和生育等保障事務;④辦理領取養老金等社保事務、進行求職、失業登記,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職業培訓等。

  Q3、社保卡上有幾個賬戶?

  社保卡上有兩個賬戶:一個是醫保賬戶,用於醫保業務;另一個是帶銀聯功能的金融賬戶,與銀行借記卡賬戶功能相同。

  關於社保的五問五答

  1、社保為什麼不能中斷

  答:首先,比如在北京,如果你是外地戶口,只有連續上滿5年的社保才能在北京買車搖號和買房,這裡的社保只包括五險。只要中間斷一天,五年就要重新計算了。

  其次,養老保險得交夠1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不管參保者曾連續繳費多少年,一旦中斷繳費,斷保期間將不再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醫療費用不能報銷;女交滿20年、男交滿2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可是最不划算的是,交了卻不夠年限。這裡要解釋一下的是:養老和醫療都是可以累積的,斷了也能續上。

  另外,北京市的養老保險實行“多繳多得”原則,由於社保中斷期間不計入工齡,中斷時間越長、繳費金額越少,最後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少。

  2、社保中斷了怎麼辦

  如果你是衝著買房買車,一定要注意:千萬別斷,哪怕斷一個月,按照北京的規定,補繳沒戲,五年從頭算。不少換工作的朋友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工作斷檔沒人幫你交,務必提前找個中介過渡一下,網上有不少幫著交社保的中介公司,按照最低基數繳納即可。

  如果你是衝著享受終身養老醫療去的,注意以下幾點:

  1***、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年限都是可以積累的,如果中斷,交夠年限就可以。如果到了退休年齡,還是不夠最低繳費年限,北京戶口可以辦理延期繳費,外地戶口交夠10年才能辦理延期繳費,不夠10年的就只能轉回戶口所在地續交了。

  2***、醫保斷了,醫保待遇從下個月起就停了,重新交還是可以報銷的。萬一斷繳,醫保卡會有2到3個月的恢復期,在這2到3個月只能手工報銷,就不能醫保卡自動報銷了。還有的地方規定如果斷繳超過2個月,會有6個月的等待期,這6個月中你是不能報銷的。

  3***、辦理社保代繳業務,要先將檔案調到當地人才。具體流程為:持個人身份證、戶口簿到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開取調函——持調函到單位將檔案取出——持借記卡***規定銀行***、個人檔案等相關資料到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辦理相關手續。屆時只要自己每個月將足夠的保險金額存入該借記卡即可,其中包含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三項。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收取按每月收取檔案保管費。

  3、社保轉異地注意事項

  如果之前在北京,現在又想回老家工作,社保要不要轉移?當然要續上,務必辦轉移!

  現在很多人離開北上廣,都放棄了之前繳納的社保,覺得沒什麼用,回去以後再重新繳納。如果你從25歲到40歲,在北京已經上了15年的社保, 40歲回到家沒有轉移社保,回老家重新上的,你連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都夠不上,到時候可就連退休金和終身的醫療保險待遇都沒有了,之前辛辛苦苦上了那麼多年的社保豈不就虧大了。

  4、五險怎麼轉?

  在原單位和北京的社保中心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帶到你老家的社保機構,如果在老家已經有單位,直接交給單位辦理就可以了。

  其中,養老保險你個人的部分可以全部轉走,單位繳納的可以轉移12%。醫療保險可以轉移你的繳費年限,個人的部分就把它取出來自用。失業、工傷、生育險一般就不需要轉了,去新單位直接上就行了。

  5、公積金怎麼轉移?

  需要去老家的公積金管理中心開具“新單位接收證明”、“當地公積金中心的建立賬戶證明”、“當地公積金中心的銀行賬戶開戶行名稱”這三樣材料,到原單位辦理賬戶轉移。如果不轉移,這邊就給你封存了,退休後可以取出。

北京員工社保辦理具體流程
床邊交接班流程圖
相關知識
北京通社保卡辦理流程
北京社保卡辦理流程
南京個人社保卡辦理流程
上海社保卡辦理流程
深圳新生兒社保卡辦理流程
深圳金融社保卡辦理流程
外地人社保卡辦理流程
孩子社保卡辦理流程
南京市社保卡辦理
北京市醫保卡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