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蓋菇栽培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大球蓋菇營養豐富,鮮菇肉質細嫩,柄脆,含野生菇香味,口感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栽培季節安排

  在氣溫8~30℃時均可播種,最適氣溫是15~26℃,從播種、出菇至收穫結束需3~4個月。

  二、培養料的選配與處理

  配方:①幹純稻草100%;②幹純麥秸100%;③大豆軒50%,玉米秸50%;④幹稻草80%,幹木屑20%;⑤幹稻草40%,穀殼40%,雜木屑20%。播種前稻草、麥秸需浸水2天,在高溫天氣原料應經2~3天的預堆發酵,翻堆散熱後,再用作栽培。培養料的含水量要達到70%~75%。

  三、播種方法

  室內栽培應在地面先鋪一層4~5釐米厚腐殖土,做成高30釐米、寬1.3米的龜背形哇床,哇與哇之間留40釐米的人行溝道。第一層鋪料厚度為8~10釐米,上面先播種50%菌種***高溫天氣應用直徑4釐米的圓木棒,每30~40釐米處鑽成通風孔***;第二層鋪料厚度為10~12釐米,再播種50%菌種;第三層鋪料,厚度為4~5釐米。每平方米共計用乾料25千克,鋪料厚20~25釐米,用菌種2~4瓶。採用穴播法,播後料面再覆蓋薄膜,應注意每天掀動數次通風。室外播種,除不需要墊鋪腐殖土外,其他方法均與室內相同。

  四、科學管理

  當料溫高過30℃要揭膜通風,在睦面噴冷水降溫,哇面乾燥時也應噴水以保澀,水量要求以不漏料為準。氣溫10℃以下和雨天應蓋膜。播後4~5天菌絲開始萌發,30~35天后,菌絲在料下生長達到2/3時,開始覆土。覆土材料應用腐殖土,土壤含水量保持20%,覆土總厚度3~5釐米,覆土後15~20天即可見到菌絲露出土面。此時,空氣相對溼度在85%~90%。待菌絲全部露出土面後,把薄膜揭開停止噴水。土層內菌絲開始形成菌束,扭結大量白色子實體原基時應注意哇面土壤的溼度,使小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讓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5%。噴水掌握少噴勤噴,表土有水分即可。從小菌蛋到成熟期,一般需5~10天。

  五、採收加工

  成熟的大球蓋菇要求菌蓋外一層菌膜剛破裂,菌蓋內卷不開傘。採菇時用左手壓住物料,右手指抓住菌腳輕輕轉動,再向上拔起,除去帶土菌腳即可上市鮮銷,也可冷凍保鮮出口或脫水烘乾成幹菇。第一潮菇收完後,應補充足夠水分,經10~12天,叉開始出第二潮菇,可連續培養2~4潮菇。

  大球蓋菇簡介

  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 屬於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 。[1] 大球蓋菇子實體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維生素 、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成分,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大球蓋菇銷售加工

  鮮售

  採收的鮮菇去除殘留的泥土和培養料等汙物,剔除有病、蟲菇,放入竹筐或塑料筐,儘快運往銷售點鮮銷。鮮菇放在通風陰涼處,避免菌蓋表面長出絨毛狀氣生菌絲而影響商品美觀。鮮菇在2~5℃溫度下可保鮮2~3天,時間長了,品質將下降。

  加工

  國內對大球蓋菇的加工方法還處於試驗探索階段,目前尚未制定出質量標準以及較完善的加工工藝流程。現僅提出以下方法供參考:

  ***1***乾製可參照蘑菇片和草菇的脫水法,採用人工機械脫水的方法。或者把鮮菇經殺青後,排放於竹篩上,迭入脫水機內脫水,使含水量達11%~13%。殺青後脫水乾燥的大球蓋菇,香味濃,口感好,開傘菇採用此法加工,可提高質量。也可採用焙烤脫水,用40℃文火烘烤至七八成幹後再升溫至50~60℃,直至菇體足幹,冷卻後及時裝入塑料食品袋,防止幹菇回潮發黴變質。

  ***2***鹽漬可以參照鹽水蘑菇加工工藝,採用鹽漬的方法加工大球蓋菇。大球蓋菇菇體一般較大,殺青需8~12分鐘,以菇體熟而不爛為度,視菇體大小掌握。通常熟菇置冷水中會下沉,而生菇上浮。按一層鹽一層菇裝缸,上壓重物再加蓋。鹽水一定要沒過菇體。鹽水濃度為波美22度。

  ***3***制罐有關專家認為此菇適於加工制罐,可參照蘑菇的加工方法進行。由於大球蓋菇菇體大小差異較大,應挑選其中優質的、大小較適中的菇作為原料。


楊樹菇高產栽培技術
白背毛木耳栽培技術
相關知識
大球蓋菇栽培技術
雞腿菇栽培技術論文範文
大棚絲瓜栽培技術視訊
金福菇栽培技術
大棚花卉栽培技術
大棚蓮藕栽培技術方法
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術
春季大棚南瓜栽培技術有哪些
早春甜瓜種植技術_早春大棚甜瓜栽培技術
大棚茼蒿栽培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