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能不能創業成功跟學位沒關係,但跟好不好學肯定有關係。好學才能有成長的空間。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4個大學生,5年創業3輪融資,看他們如何從0到1一次校園比賽引發的創業

  2010年底,愛立信手機社團俱樂部舉辦一個設計比賽***智慧手機APP設計***。此時讀研究生的尹和陳找了幾個夥伴參加比賽。

  當時,基於使用者地理位置資訊的手機社交服務網站Foursquare已經在美國上線,短時間內Foursquare註冊使用者規模便超過100萬,並掀起了一股Foursquare模式的模仿熱潮。當尹因為專業主攻3G通訊行業的理論研究所以對國內外通訊技術趨勢非常瞭解,國內運營商也已經有些嘗試,尹就想到基於LBS***位置服務***做一個軟體itells。人人網當時在學校非常火熱,他們就考慮接入人人網介面。很快,他們提交了商業計劃書***預算、商業模式***,還拍了個產品使用場景的視訊,拿了全球第四名。“當時沒有實現的技術能力。投資人看到視訊,以為已經做出來,來找我們。當時人人網看到分享的流量很多來自這個軟體,也來找好幾次,想把我們收編。當時人人剛上市。我們還在上學,就沒考慮。”陳躍說。第二學期,他們開始想把這個產品實現下來。拿著程式設計書本現學,尹興良做前端,陳躍做後端,李揚做UI。

  2011年5月30日,在做了近1個月後,尹興良在北郵人論壇釋出安卓第一版。

  “尹興良與李揚當時在外邊租房子,接視訊拍廣告掙錢,沒錢買伺服器,就把家裡電腦當做伺服器。當天我們的帖子上了十大熱門帖子。下載量有一百多。”陳躍說。當時微信、米聊都還沒有“查詢附件的人”功能,陌陌還沒上線。“隨後,投資人陸續見了一些,還有紅杉的VP。現在想想,看到陌陌出來,證明我們的想法是可以的。但當時只是有投資人跟我們聊,真正投資我們學生可能並不現實。”尹興良說。2個月後,微信添加了“檢視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使用者達到1500萬。到2011年底,微信使用者已超過5000萬。

  8月4日,陌陌iOS版正式上線。

  “所以後來就放棄了。當時還去了中關村的開放日,上邊有人路演。在車庫咖啡,我們在下邊給人看。那個時候才知道了解投資、創業這些事情,但當時時機已經過去了,加上產品有很多BUG,晚上寫程式碼,上課偷著寫。”陳躍不無感慨。

  2次創業

  2011年12月的一天晚上,尹興良、陳躍在北師大的一個小飯館吃飯。想起前半年每天晚上忙到凌晨2、3點,白天照樣去實驗室工作,這種合作默契讓兩人懷念。他們覺得這種團隊的合作能成事,想著做點別的事情。當時,尹興良和李揚在拍廣告片,發現演員很難找。當時他們經常看國外的視訊網站,youtube、vimeo等。因為國內無法看到這些網站,所以他們想著能不能把這些好的視訊翻譯到國內給大家看。說幹就幹,幾天後陳躍70塊錢買了個域名做出來一個網站,取名“V電影”,版塊也是借鑑vimeo。兩人開始翻譯國外文章、視訊。很快,周迪、李揚加入進來。李揚有本電影技術教材,大家就手工往網上搬文章教材。

  “當時主要在微博、人人網上發。很快就做到微博5萬粉絲。春節就做思鄉、親情、回家主題的這些短視訊,流量漲了不少。”陳躍說。

  2012年3月,過年回來後。四個人商量著參考創業路演的模式,做影視圈的開放日。在傳媒大學附近找了一個LAKES酒吧,花了2000場地費,微博上邀請來了50多個導演。這次開放日活動後,圈內影響力迅速傳播出來。當時,陳開始去百度實習,在LBS部門做安卓開發。7月份,同學劉成城介紹投資人王嘯來看他們的專案。當時網站每天UV 1萬左右,網站方向是對接企業與製片公司。王嘯回去研究了vimeo這個網站,發現流量很大***vimeo商業模式是賣高清視訊空間***。認為V電影參考這個網站有機會成功,決定投資幾百萬天使資金。8月初的一天晚上,在北師大的LAKES酒吧。大家開始商量投資進來後,股份劃分、職位分工等問題。最後商量結果尹興良做LEADER、負責全域性,陳躍負責技術,周迪負責市場,李揚負責運營。“當時也考慮如果創業失敗的情況,很多未知的顧慮,也建立退出機制。”陳躍說。

  入駐學校免費為學生創業提供的辦公場地,四人開始通過同學招人。投資人先投了一半資金,定的目標是年底實現10萬uv,再投入後續資金。周迪負責網站推廣。他總結跟人打交道,主要是掌握對方的心理需求。2012年的時候應用商店也是剛起來,導航網站的視訊版塊還沒有太多好的網站。周迪正是看到應用商店、導航網站對好網站的需求這一點。加上經常約對方吃飯。很快,第一家跟豌豆莢談下來免費收錄,其他應用商店也因為競爭,把V電影收錄進視訊版塊。另一方面,陳躍在探索上做SEO優化,李揚做線下活動。這樣,網站流量會增長就很快。

  12月底,如期完成流量目標,後續資金到賬後,四人在辦公室歡呼雀躍。

  周迪很清楚,如何讓流量沉澱下來很重要,這些流量是別的平臺匯入的,不具備持續性。接著重點在自己網站、線下活動推官網微博、微信,以此來沉澱使用者。

  2014年5月A輪,阿里千萬領投,佈局影視新媒體

  公司賬上這麼多錢如何花卻成了問題。一個月內,四人經常通宵開會討論。“這些業務與開始想的對接企業與製作方的目標並不吻合。那個時候特別絕望。”陳躍說。當時有V電影、新片場網站***影視製作人交流平臺***,APP電影超人火了一陣,月活一度達到幾百萬。由於沒好的盈利模式,最後停止更新。”上線新片場網站,是想做成影視類的淘寶。而這個市場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不足以撐起公司的業務主體。淘寶是TO C業務,流量很大;而新片場是TO B業務,流量不大。做這個製作人的交流平臺意義是什麼?當時沒有想清楚。後來他們借鑑了遊戲公司觸控科技的模式:先為遊戲開發者做發行平臺,後來做開發平臺,這樣好的遊戲就被他們第一時間發現。後來就不糾結了,邊走邊看,他們逐漸認識到這個製作人平臺在行業佈局中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14年底,公司進行了一次員工大換血,公司人員換了一大半。

  “當時特別痛苦。現在看來,這個換血特別及時。剛開始公司什麼人都招,後來就發現隨著公司發展,同事學習力跟不上來。本來APP版本改進一星期可以出來,結果花費了兩個星期。當時看到一篇文章說,拿到A輪公司首先要招一個HR,當時我們公司還沒HR,引進人才就是個問題,那時才認識到好的人才對公司發展有關鍵作用。”

  隨著“微電影”概念在國內火起來,V電影的slogan從“最大的微電影平臺”變為“國內最大的短片分享平臺”。把業務放到更大的市場。

  二

  農村女大學生賣房回鄉養羊 產值200餘萬

  清晨的金龍村瀰漫著淡淡的霧氣,寂靜悠遠。一個山坳裡不時傳來幾聲羊叫,有個女子在忙著打掃羊圈。

  女子名叫張緒梅,一年前,賣掉收入穩定的火鍋館和兩套商品房,當起了羊倌。

  朋友勸她,好不容易“跳出了農門”,還站穩了腳跟,何必再回到農村“遭罪”。而她卻回答,她從來沒後悔過。如果讓她在選擇一次,她依然會回鄉當羊倌。

  跳出“農門”

  她考出山村,年收入達10萬元

  張緒梅是金龍鎮金龍村人,33歲的她在鄉親眼中,是個傳奇女子。

  90年代,張緒梅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德陽警校,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1999年,從警校畢業的她,先後幹過房屋銷售、汽車銷售。由於工作踏實努力,自己又能說會道,在銷售行業,張緒梅乾得如日中天,年收入達到10萬元,一度成為村裡人的驕傲與榜樣。

  “打工總比不上自己創業,我想搞養殖業。”就在村裡人羨慕她找了好職業、有好收入的時候,張緒梅又有了自己的想法。

  她說,在外打工的日子過得輕鬆,但心裡卻一直放不下創業的夢想。沒過多久,張緒梅在一片驚訝的目光中,果斷辭掉了高收入的職業。

  創業究竟幹什麼?回鄉搞養殖,是張緒梅的第一想法。就在這個想法剛冒出來不久,朋友打來電話邀約她到主城一同開火鍋店。

  “當時養殖沒得資金、沒得技術,也就沒有堅持。”想到搞養殖業一沒資金二沒技術,張緒梅想想就放棄了,注意力也很快就被火鍋館吸引了。

  融入城市

  火鍋店生意好,她還買了兩套房

  張緒梅的火鍋館開在江北,通過和朋友一起精心的打理,生意出乎意料地好,年收入上百萬。

  火鍋館的成功,讓張緒梅在城市站穩了腳跟。當年,她便先後在永川購買了兩套商品房。她的成功也讓鄉親們對她更加刮目相看。

  “爸爸說,我是農村裡出來的女孩,有了能力就該想著讓鄉親們也過上好日子,我該為他們做點什麼。”就在大夥兒以為張緒梅會這樣平平穩穩走下去時,她卻因父親的一席話,再度做了個讓大夥兒驚訝的決定—賣掉火鍋館回鄉養羊。

  張緒梅的決定不僅讓鄉親們大吃一驚,也讓城區的朋友感到很詫異。

  大夥兒紛紛勸她,好不容易“跳出了農門”,還站穩了腳跟,何必再回到農村“遭罪”。但張緒梅一一拒絕了,一門心思準備養羊。

  “羊的市場行情很好,但對於如何養,我完全是兩眼一抹黑。”決定養羊,是張緒梅經過精心考察後選擇的專案。但從餐飲轉行到養殖,讓完全不懂養殖的張緒梅還是不習慣。

  2013年2月,為了做好前期準備,她賣掉火鍋館,一門心思研究起來。

  重返農村

  賣火鍋店賣房,她投入百萬買種羊

  承包土地、請工人、建圈舍……前期的建設投入花光了張緒梅多年的積蓄。可圈舍還沒建成,種羊還沒買。資金,成了擺在眼前最大的難題。怎麼辦?

  看著動工到一半的工地,張緒梅咬牙將城裡的兩套商品房賣掉,作為啟動資金購買了100頭種羊。為了節約資金,她自己當起了廠房建設的包工頭;為了擁有成熟的技術,她同養殖技術人員吃住在廠裡。前後投資200多萬後,羊舍終於大功告成,事業逐步走上正軌。

  “老闆,羊子死了,死了好多!”半年前,張緒梅看著走上正軌的養殖場剛鬆了口氣,卻被工人帶來的訊息驚得愣住了。原來,由於技術不過關,種羊和初生的小羊生病,損失了20餘頭。

  看著一天前還活蹦亂跳的羊,這一刻卻毫無生機地躺在圈舍裡,張緒梅忍不住紅了眼眶。家人含淚埋掉羊後,打起了退堂鼓,擔心投入的200萬打水漂,紛紛勸她趁早收手。

  但張緒梅並不願意半路退出,一邊請教專家,一邊自己買書回來學習養殖技術。白天放羊、給水、掃欄、觀察、喂藥,晚上就看書學知識、技術,日子充實而忙碌。

  經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張緒梅的羊群也在不斷壯大,現在她的冠王牧業佔地達30餘畝,羊舍1600㎡,產值200餘萬元。

  “我的目標是將養殖規模擴大到8000頭。”如今,張緒梅正忙著另一輪的羊舍修建,她準備再建4個羊舍,將養殖規模達到8千頭,爭取帶動周邊更多鄉親致富。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草根大學生成功創業經歷
大學生創業方案計劃書
相關知識
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故事
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經歷
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經歷
大學生創業人才成功故事
大學生創業之星事蹟材料
大學生創業奮鬥成功經歷故事90後
大學生創業致富真實故事
大學生創業者勵志的故事
大學生創業奮鬥勵志故事
大學生創業白手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