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如何種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那麼青稞是怎麼種植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青稞的種植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青稞的種植方法

  整地

  青稞的整地因種植制度、土壤、天氣等因素而不同。乾旱地應在休閒期及時降水保墒,洋芋、玉米等秋收作物作為冬青稞前茬,收穫後及時翻耕,深耕20~25釐米。整地時要做到“齊、平、鬆、碎、淨、墒”。播種前整地有益於提高播種質量,結合整地重施底肥是提高青稞產量的重要措施。

  施足底肥

  施肥原則一般為“重施基肥、用好種肥、早施苗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將全部有機肥和80%左右的氮肥及少量的磷肥用作種肥外,在梨地前全部施入土壤中。還應根據當地土壤供肥能力、產量指標等確定適宜的施肥種類和施肥量。

  備種

  要達到高產,就要有優良的種子,良種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品質好;二是產量高,增產潛力大;三是品種要適應當地的種植制度和土壤條件;四是對當地病蟲草害等自然災荒有較大的抗禦能力。

  春播

  適期早播,播期,半農半牧區***海拔2600~3000米***要求在3月中旬播種,草地牧區***海拔3000~3400米***4月上旬播種。冬青稞在10月上旬播種。播種量依品種型別、不同地區、種植方式等而定,一般分櫱力強的、成穗率高的品種應少播,分櫱力弱的、成穗率低的品種應多播,撒播比條播的播種量大,一般畝用種量15~17.5公斤,一般為30萬粒/畝,條播、行距以20~22cm為宜,播前粉採用15%粉鏽靈拌種***畝用50~80克***,防治黑穗病和預防青稞各種鏽病,化防野燕麥。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作底肥,過磷酸鈣15公斤,尿素5公斤作種肥。要求在撒種時儘量將種子撒在溝內,種子覆土深度為2~3釐米,最深不能超過5釐米。

  田間管理

  青稞出苗後要一定及時查苗補苗,疏密補缺,破除板結,達到勻苗、全苗,為壯苗奠定基礎。人工和化學除草是保證青稞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田間管理措施,除草除人工除草外,多用化學除草方法,其中2,4-D丁酯應用最廣。一般在青稞3~4葉期結合中耕除草,化學防除田間闊葉雜草,青稞拔節期以前,畝噴灑2,4-D丁酯60~80ml。同時注意防病治蟲,灌水和追肥是保證青稞生長代謝的營養及水分的需求。苗期適時灌水可促進青稞的穗分化,形成大穗,在抽穗開花及灌漿期灌水,可促進青稞籽粒飽滿和營養物質的積累。視其苗情酌情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尿素***為主,最好結合灌水進行。在青稞2葉1心畝追施尿素4~5公斤,抽穗前期畝施尿素3~4公斤。

  青稞的種植管理方法

  一、精細整地。在封凍前要及時進行耙耱鎮壓,積極保墒,消滅土塊***坷垃***,做到耙耱平整。通過鎮壓,可抑制土壤水分蒸發。

  二、輪作倒茬。青稞選茬是一個重要問題,重茬造成土壤養分缺乏,並加重了病、蟲、草的危害和蔓延。導致產量無法提高,造成減產。因此,必須進行合理輪作。要求三年以上的輪作:一般輪作方式為青稞——洋芋——油菜——豌豆。

  三、選用良種。80年代我縣從省農科院引進的有肚裡黃,白六楞頭品種;90年代從張掖山丹引進的畝擔、崑崙10號品種,從青海省海北洲農科所引進的北青1至6號青稞品種,均表現出了很強的抗逆性,尤其是北青6號,平均畝產250公斤以上,是我縣腦山二陰山區適宜種植的最佳品種。在淺山二陰山區適宜種植的品種有崑崙10號,該品種較耐水肥,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節稈粗矮,耐寒抗病抗倒伏,不退化,在多年的生產中,均顯示了優良的種性,大田生產平均畝產在300公斤以上。

  四、合理施肥。青稞生育期短,前期對營養物質需求極為敏感。根據這一特點,青稞要求有機肥要腐熟。氮、磷、鉀三要素配施要科學,基肥要足,追肥要早,青稞在生產中所需的氮磷鉀比例為1∶0.5∶0.8,畝施純氮8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鉀6公斤合理補充微肥,可採用葉面噴霧追施。每隔5—7天噴1次,一般噴3次為宜。

  五、合理密植。青稞的密度,一般應視不同地區、品種特性、播種早遲、土壤肥瘦等具體條件而有所不同。土肥條件十分優良應合理密植,畝播量嚴格控制在18公斤,畝基本苗28—30萬株左右,這樣產量最佳。

  六、適期播種。青稞應在穀雨後、立夏前播種最為適宜,過早過晚都不利於產量的提高,播種深度掌握在5—6釐米。

  七、田間管理。

        1、施足底肥。播前按優化施肥要求,儘量做到秋施肥,無條件的也可做到化肥深施、早施,儘量避免與種子混施,造成傷苗。

  2、及時追肥。保證使青稞在出苗階段成為“胎裡富”。力爭在二葉一心期結合降雨,每畝追施尿素4—6公斤,為青稞增櫱、增穗、增籽打基礎。

  3、中耕除草。青稞在前期易受雜草危害,影響青稞產量,在二葉一心期,對闊葉雜草嚴重田塊,可用72%的2.4—D丁酯每畝40克兌水30公斤噴霧。

  4、葉面噴肥。在青稞孕穗以後到灌漿初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每畝0.15公斤,兌水30公斤,加尿素0.5—1公斤。對延長葉片功能,順利灌漿成熟和提高千粒重,都有很好的效果。

  5、適時收穫。青稞收割的適宜期為蠟熟期,全田成金黃色,籽粒飽滿時及時收穫。

  6、病蟲害防治。防治青稞腥黑穗病,應採用粉鏽寧拌種或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農田鼠害經幾年的大面積防治,雖有減輕,但部分地方仍較為嚴重,要繼續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儘量擴大保護面,以保證青稞增產增收。

  青稞高產栽培方法

  1.選取良種進行推廣培育

  選取好的良種進行播種是保證高產量的關鍵,藏區農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同時受傳統習俗的影響,接受新事物比較緩慢,因此必需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

  2.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青稞中後期指從拔節到灌漿、這一生育週期大概為兩個多月,這期間容易發生病蟲害,應做到統一管理防治。蟲害和病害具體有兩種防治方法。

  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鏽病、白粉病三種,一般採取預防為主比較穩妥,及時噴灑農藥,對症下藥,做到藥到病除。

  而蟲害則需要在相應的時期噴灑農藥。主要的蟲害為蚜蟲,拔節到灌漿期間,是蚜蟲主要危害青稞的時段,在這一期間及時噴灑農藥是青稞是否能成長的關鍵。

  3.選擇適合的青稞成長環境

  要想得到理想的產量,選擇一塊良好的培育土地十分重要,青稞雖然身處高寒地區,但是對成長土地的選擇同樣重要,主要選擇酸鹼度適中,土壤疏鬆,持水度高,營養充足,不會有養分流失的土地進行種植。

  4.預防青稞倒伏

  倒伏是青稞低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種本身不抗倒是青稞倒伏的因素之一;其二是密度過大,在種植過程中施肥過多,從而導致倒伏的發生;其三則應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灌水不足或施肥不合理都會影響最後的青稞產量。

  5.做好提取優良品種的工作

  在培育過程中,只有及時提取優良的青稞品種,才能保證今後的青稞種源,只有好的青稞良種培育才能得到保障。

  6.在青稞成熟後及時收穫

  及時收穫是獲得青稞高產的重要步驟之一,太早或太遲的收割都會影響青稞產量和品質,最好的收割時機是臘黃末期,整塊種植地九成以上從莖杆葉片綠轉為黃色,選擇這一時期進行收穫儲存是最恰當的。這也是青稞高產的最後一步。


十一五期間國家對寧夏種植業的扶持有哪些
塑料大棚哈密瓜無土栽培技術
相關知識
青稞如何種植
如何種植青扦雲杉
如何種植青蒜_青蒜栽培技術
如何種植青蒜苗
如何種植北美冬青
如何種植青儲玉米種植相關方法
如何種植海棠花
國外是如何種植葡萄的
多肉種子如何種植方法
如何種植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