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中國足球運動員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足球,曾擁有一位世界球王級別的人物,大家想知道這個被吧。以下是小編與大家分享的關於稱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中國足球運動員,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足壇五大球王一:貝利

  貝利10歲那年和小夥伴們組織了自己的俱樂部,取名叫"九·七俱樂部"。他們在緊挨著"九·七街"的地方建了自己的球場,人行道作邊線,球門設在街兩頭。這條街因9月7日是巴西的獨立紀念日而得名。當時他們既沒有正規的足球,更沒有合格的球鞋,但對足球的熱愛足以使他們對這些東西忽略不計。

  貝利的腳法準,技術精。一位賣足球的店主曾跟他開玩笑,如果他能把球踢到商店的門楣上就送他一個足球,結果貝利毫不費力地就得到了一個。12歲時,他被著名教練布利多發現,加入了包魯俱樂部少年隊;15歲時入選巴西著名的桑托斯隊;3年後成為該隊一線主力球員,開始真正的職業球員生涯。

  在桑托斯隊,貝利取得了巨大成績,共為該隊奪得12次巴西聖保羅聯賽冠軍,5次全國冠軍,兩次南美足球錦標賽冠軍和兩次洲際盃賽冠軍。一時間,貝利成為冠軍的代名詞,威名遠揚。

  1957年,不滿17週歲的貝利破格入選巴西國家隊,開始了他無比輝煌的世界盃歷程。頭兩場比賽是對阿根廷隊。首場比賽他在巴西隊

  0∶1落後的形勢下被換上場,攻入一球扳成平局。第二場比賽巴西隊以

  2∶0取勝,第一個球是貝利打入的。從此貝利成了國際足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1958年,18歲的貝利首次出征瑞典世界盃大賽,技驚天下,一舉為巴西隊第一次捧得金盃。在首場對奧地利和第二場對英格蘭的比賽中,主教練都沒有安排貝利上場。但第三場對蘇聯的比賽中,貝利和加林查雙雙獲得了上場機會。這場比賽正式啟動了貝利和加林查在前場的夢幻組合,從此他們所向無敵。在6月29日對東道主瑞典隊的決賽中,貝利奠定了球王的地位。上半場巴西就以2∶1領先。下半場雙方一開始處於膠著狀態。第10分鐘,貝利接隊友一記長傳,他背對球門,用胸部接球,防守隊員立即趕過來圍搶,但貝利熟練地將球挑起,讓球飛過防守隊員後他立刻轉身,不等球落地就用左腳抽射4個動作一氣呵成,球應聲入網,防守隊員還沒反應過來。此時全場觀眾都激動地喊著"貝利!貝利!"連瑞典守門員也感動了,加入了觀眾的行列,為貝利喝彩。這個進球被國際足聯確認為世紀入球。在終場前,貝利接扎加洛傳球,頭錘建功。賽前,人們還納悶巴西隊為什麼要帶一個小孩參賽,但賽事結束的時候,才知道這個小孩不同凡響。

  貝利連續4次參加世界盃大賽,共3次奪取世界冠軍1958、1962、1970年,3次被評為世界最佳運動員。1970年和隊友奪得世界盃冠軍後不僅使巴西隊永久地獲得了"雷米特杯",也使他成為歷史上惟一一位代表國家隊贏得3屆世界盃冠軍的足球巨星。在決賽階段,他共打入12球,在世界盃歷史上居第三位。

  1966年的世界盃是貝利最不願回首的。當時已經連續兩次獲得冠軍的巴西隊與保加利亞、葡萄牙隊和匈牙利隊分在一組,歐洲三強決心封殺巴西隊。在第一場對保加利亞隊的比賽中,貝利成了對方殺傷戰術的最大受害者,數次被對方放倒。在以2∶0涉險過關後,巴西隊的管理者們被第一場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第二場乾脆不派貝利上場,結果巴西隊被匈牙利隊打敗。對葡萄牙隊的比賽成了背水一戰,貝利與葡萄牙隊的尤西比奧直接對話,兩隊踢得火藥味十足。貝利幾度被對方踢倒,最後被用擔架抬下了場,使其退出了比賽。這場球巴西隊以1∶3敗北,堂堂兩屆冠軍得主不得不灰溜溜地打道回府。貝利為此抱憾終生。但是貝利善於總結經驗,受傷後沒有抱怨對方,而是客觀地認為自己水平稍高,對方肯定會重點防守,受傷是難免的。他一生在場上無數次被對方放倒,但從沒有與對方發生爭執。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盃賽上,與英格蘭隊比賽時,貝利特別感動,因為英格蘭隊的防守隊員表現出了紳士風度,沒有一個人向他施小動作,也沒有一個人侵犯他,雙方都像球場君子,雖然最後英格蘭隊輸了,但貝利卻為他們鼓掌,向英格蘭隊的隊長擁抱致謝。貝利作為一代球王,把足球運動推到了藝術的境界。他腳法細膩,作風硬朗,動作簡樸,尤其擅長凌空射門,帶球過人。他的跑位如鬼魅,射門更是變幻莫測。貝利在他20年的足壇生涯中,共踢了1363場,射進1283個球,無人能望其項背。其中有90場各進3球,30場各進4球,6場每場各進5球,1場進8球。在桑托斯隊時,有一次,他在本方禁區得球后迅速推進,一連繞過9名防守隊員,最後又繞過守門員將球踢進對方大門,堪稱有史以來最精彩的入球。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後,貝利宣佈退出國家隊。

  世界足壇五大球王二:斯蒂法諾

  在世界足球史上,斯蒂法諾的地位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這可能與他生活的年代有關,當時還沒有電視,有的國家連收音機都是稀罕之物,瞭解他的辦法主要是通過平面的文字媒體,影響了人們對他的瞭解。

  在球王貝利和馬拉多納之前,斯蒂法諾是世界足壇球藝最精的人。他獨領世界足壇風騷20多年,被人們譽為"足球全才",有"金箭頭"的美名。

  阿爾弗雷德·迪·斯蒂法諾1926年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的一個農民家庭,祖籍義大利,但父母都是阿根廷人。

  斯蒂法諾家附近有一個牧馬的好場所,平時人們在這裡放牧,也在這裡踢球。在這種環境裡生活,斯蒂法諾6歲便開始踢足球。他身材矮小,體格單薄,動作也不靈活,特別是左腳功夫很差。有人開玩笑:"左腳不行,想踢好足球完全是做夢。"這話提醒了他,調起了他爭強好勝的念頭。於是他加緊鍛鍊,苦練左腳功夫,進步極快。12歲時他加入拉普拉塔河俱樂部隊,成為職業球員;17歲時加盟利維爾隊併成為該隊主力;20歲時,加盟阿根廷最有名氣的河床隊,在該隊效力的3年時間內,兩度奪取阿根廷聯賽冠軍,3次獲得亞軍,並兩次榮獲最佳射手稱號。

  1947年斯蒂法諾入選國家隊,這是他的夢想。當時阿根廷國家隊人才濟濟,在每個位置上都有幾位優秀選手,能入選國家隊必須技高一籌。這要感謝國家隊教練斯塔維萊,他慧眼識英才,對斯蒂法諾的球技和人品大加讚賞。那一年他代表國家隊參賽6場,進了6球,名聲大振。

  1947年,斯蒂法諾隨國家隊征戰南美足球錦標賽。由於球星龐託尼在第一場對玻利維亞的比賽中受傷下場,斯蒂法諾有機會替補上場,得到了展露才華的良機。他不負眾望,上半場就攻入一球,令觀眾大喜。

  1947年底,阿根廷河床俱樂部出現了危機,絕大多數一流球員外流,其中哥倫比亞人乘機而入,以重金收買了8位。斯蒂法諾加盟哥倫比亞波哥大"百萬富翁隊",他在"百萬富翁隊"效力3年,為該隊奪取3次全國聯賽冠軍。

  1952年斯蒂法諾隨隊參加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的建隊50週年友誼賽。在這場比賽中斯蒂法諾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球技,他嫻熟的過人、流暢的盤帶、凌厲的射門讓西班牙人目瞪口呆,他們形象地稱他是"金箭頭"。他給西班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提出優厚的條件邀他到西班牙踢球,皇家馬德里隊和巴塞羅那隊還為此鬧得不可開交。最後斯蒂法諾轉會皇家馬德里隊,並同時加入西班牙國籍。

  斯蒂法諾在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效力長達11年。這一時期也是皇家馬德里隊最為輝煌的年代。斯蒂法諾與匈牙利著名球星普斯卡什聯袂出手,為皇家馬德里隊連續奪得5次全國聯賽冠軍,5次歐洲冠軍盃冠軍和一次洲際俱樂部冠軍盃冠軍。他本人為皇家馬德里隊共出場510次,進球413個,5次被評為歐洲最佳射手,兩次榮獲歐洲足球先生。如果當時評選世界足球先生的話,他肯定是第一人選。

  斯蒂法諾技術全面,能勝任場上任何一個位置。作為一名出色的中鋒,他體力充沛,控球技術爐火純青,善於窺測時機,能在關鍵的時候為同伴創造射門機會,也能在機會到來時抓住機遇直接射門得分。斯蒂法諾的遠射能力尤其突出,常令對方門將難以防範。

  1957年斯蒂法諾成為西班牙國家隊一員,成為足球史上少數幾個為兩個國家效過力的球員之一。

  1966年,40歲的斯蒂法諾因傷退出了綠茵場。醫生們建議他不要再踢足球了。他非常傷心,不顧醫生的勸阻仍然參加比賽,結果導致肌肉勞損,痛疼難忍。在掛靴那天,球會在查馬廷球場為他舉行了告別賽。看臺上人山人海,為他歡呼為他歌唱,他激動得兩眼溼潤,不斷地向球迷們致意,高喊著:"我永遠屬於足球!"

  馳騁足壇30多年的斯蒂法諾堪稱足壇"常青樹",運動壽命之長令人難以置信。在西班牙效力13年,斯蒂法諾共參賽563場,進球466個。有一個賽季,曾進球49個,這個記錄至今無人打破。他代表西班牙國家隊奮戰30場,進球31個。

  人們沒有忘記斯蒂法諾,至今人們還在津津樂道他隨心所欲的控球能力,得心應手的傳球技巧,場上的敏銳觀察能力和快速果斷的判斷能力。有的足球史學家甚至認為斯蒂法諾是早期全攻全守打法的代表,他能力全面,攻守兼備,活動範圍大,體力充沛。他由守轉攻的能力和速度無人能比。作為一名足壇巨星,斯蒂法諾不亞於貝利和馬拉多納。

  斯蒂法諾1957、1959年兩度被評為歐洲足球先生,有"白色皇帝"的美譽。只是因為有雙重國籍,所以沒有參加世界盃的歷史。

  世界足壇五大球王三:普斯卡什

  普斯卡什是20世紀50年代匈牙利足球改革的受益者。在他出道之前,英國人發明的MW陣式統治世界足壇20多年。

  費倫茨·普斯卡什1927年4月2日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郊外的一個村莊。童年時代普斯卡什身材矮小,外表又瘦又弱,看上去也並沒有什麼靈氣,但在足球場上他卻是一個令任何對手都悚的人。

  普斯卡什從小酷愛足球,12歲時就小有名氣,一個偶然的機會被球星薩伯發現,帶到布達佩斯國防少年隊,接受嚴格的正規訓練。不久他的速度、耐力、爆發力、控球、左右腳射門的技術和力量等方面都有過人表現,被認定為一個可造之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匈牙利解放,國家重整山河,急需一種娛樂專案調動大家的熱情,凝聚民心。作為大眾主要娛樂專案的足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得到迅速恢復與普及。17歲的普斯卡什成為國家隊主力隊員。1948年他所屬的國家隊歸陸軍管轄,普斯卡什既是主力隊員,又是一名少校,在百姓眼中好不威風。

  1948年,匈牙利國家隊主教練西貝斯獨創"424"陣型,代替了風行20餘年的英式WM陣型。他認為足球比賽是進攻與防守的遊戲,因此他將重兵佈置在前場和後場,中場只留兩名球員。這種新式打法果然奏效。從此,匈牙利隊飲譽世界足壇,由普斯卡什、希代古提、柯奇士、齊博爾組成的強大前鋒線銳不可擋,秋風掃落葉般地席捲歐洲大陸,連續5年保持國際比賽不敗。

  在歐洲大陸,匈牙利找不到一個對手,連以現代足球鼻祖自居的英格蘭隊也只能俯首稱臣。匈牙利隊在1952、1953年分別在客場6∶3和主場7∶1大勝趾高氣揚的英格蘭隊,將湯姆·芬尼和馬休斯領銜的英格蘭隊殺得潰不成軍。不僅結束了英格蘭隊本土90場不敗的記錄,而且一舉奠定了匈牙利隊在歐洲足壇的"龍頭老大"地位。普斯卡什作為隊長,成為當時歐洲足壇無人不曉無人不知的英雄人物。

  1952年,普斯卡什隨隊參加第十五屆奧運會足球賽,一舉奪得金牌。這是他們奪取的第一個世界冠軍。這枚金牌見證了他們過去的實力,也昭示著輝煌的未來。

  兩年後,匈牙利隊參加了在瑞士舉行的第五屆世界盃足球賽。處於巔峰狀態的普斯卡什和全體將士一路過關斬將,銳不可擋。分組賽中,匈牙利隊以9∶0大勝朝鮮隊,接著又以8∶3戰勝了西德隊,形勢看好。但遺憾的是普斯卡什被西德隊的傷人戰術踢傷,不得不離開球場。複賽和半決賽中,匈牙利在缺少普斯卡什的情況下,迎戰巴西隊和烏拉圭隊。全隊上下精誠團結,拼搶積極,屢屢向對方大門發起攻擊,終於以4∶2的相同比分將南美的這兩支勁旅拉下馬,取得了決賽權。

  決賽當中,匈牙利隊迎戰分組賽中的對手西德隊。傷病纏身的普斯卡什按捺不住自己的求勝慾望,主動請戰,大大鼓舞了全隊士氣。有了普斯卡什的坐陣,匈牙利隊攻防有序,進退有節。不到10分鐘,匈牙利隊就連進兩球,把西德隊打得頭暈腦脹,摸不清東南西北。但西德隊畢竟不是一支弱旅,他們以牙還牙,也發動了全面進攻,很快連扳兩球。場上氣氛緊張。由於前幾場比賽匈隊拼得太狠,普斯卡什又帶傷上場,全隊逐漸體力不支。在比賽結束前5分鐘,西德隊利用匈牙利隊的一次後衛失誤,從右路又攻進一球。眼看大局已定,普斯卡什仍不放棄,仍在前場積極奔跑,尋找機會。在最後一分鐘,普斯卡什在對方禁區內搶到球,他冷靜地用左腳打門,球應聲入網。場上的隊員驚呆了,觀眾們也驚呆了,過了幾分鐘,人們才開始歡呼普斯卡什的名字。

  但執場裁判認為普斯卡什越位在先,進球無效,匈牙利的奪冠希望就這樣被活活地澆滅了。處於巔峰狀態的普斯卡什和擁有世界一流球星的匈牙利隊失去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為屈居亞軍而遺憾不已。

  不過這次盃賽上普斯卡什憑著出色的表演榮獲最佳運動員稱號。他和隊友柯奇士雙雙被評為世界最佳內鋒。

  1956年11月,東歐形勢緊張,匈牙利政局動盪,陸軍中校普斯卡什不得不流亡國外。他先在奧地利效力,後轉入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在皇家馬德里隊,普斯卡什再創輝煌,與阿根廷球星斯蒂法諾一起連奪1956~1960年的5屆西班牙全國聯賽冠軍和歐洲冠軍盃冠軍,奪取一次世界俱樂部賽冠軍,在西班牙和歐洲足球史上立下一座豐碑。普斯卡什每個賽季都攻入20多個球,4次成為西班牙聯賽最佳射手。

  1958年普斯卡什加入西班牙國藉。1966年39歲的普斯卡什告別足壇,走上教練崗位。

  世界足壇五大球王四:馬修斯

  1915年2月1日,馬修斯出生於英格蘭工業城市曼徹斯特和伯明翰之間的斯托克城。他的父親是一位職業拳擊手,母親非常賢惠。父母教給馬修斯的做人原則是遵紀守法、剋制謹慎、勇於進取。他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反而對足球情有獨鍾。他14歲進入斯托克青年隊,16歲就登上了甲級聯賽的舞臺。

  馬修斯參加了1000多場比賽,進球1000多個。

  馬修斯有"球場上的卓別林"之稱。他在場上經常上演滑稽動作,沒人防守的時候他也容易摔倒,惹來一陣笑聲,"球場上的卓別林"的雅號由此而來。他善於聲東擊西,利用嫻熟的球技和假動作誘使對方上當,迫使對方暴露意圖而自己卻不露聲色。

  他特有風度,雖然經常被對方侵犯,但從不還擊,甚至不露怒氣。1965年女王伊麗莎白冊封他為爵士。他不喜歡聽恭維話,1956年當選為第一屆歐洲足球先生後,他說:"我這一生都是糊里糊塗的……不過,你們都知道,50年代還沒有這麼多廣告,我只記得有一位討人喜歡的老先生專程從巴黎來到布萊克本,把'金球獎'給了我。"面對榮譽他處之泰然。

  馬修斯留給後人的足球財富是盤球技術。作為一代盤球大師,他在場上經常遇到對方的侵犯,他報復的方式是提高盤球技術,用更高的球技帶球過人,躲過對方的搶鏟。球一到他的腳下,他會迅速成為一名"挑釁者",在對方後衛迎擊前盤帶過人。他直奔對方後衛時,對手總是後退或迴避,好像被他推得遠遠的。如果對手伸右腿攔截,他會向外側帶球突破;如果對手伸左腿攔截,他會從內側突破。當對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向他直奔時,他會迅速將球傳給隊友,讓對方撲個空。

  馬修斯從不吃獨食,他顧全大局,教練放心,隊友也放心。每次比賽他都是場上的核心。1953年英格蘭足總盃賽的冠軍爭奪戰是馬修斯的傑作之一。當時博爾頓隊氣勢如虹,先以3∶1領先,根本不把老將馬修斯放在眼裡。但馬修斯以爐火純青的盤帶和傳球技術把對方後衛晃得頭暈眼花,不知所措。他不慌不忙地穿針引線,組織全隊頻頻發動進攻,最後以4∶3反敗為勝,成了百年絕唱。這也是他一生中奪得的惟一一個金盃。

  1965年4月馬修斯結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開始周遊世界,每到一國他都會言傳身教,傳授足球知識。他花了25年的時間遍遊馬耳他、巴西、迦納、辛巴威、南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足跡遍及五大洲。他所到之處總是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解足球理論,從不故弄玄虛。不管在足球發達的國家還是落後的國家,他都不顧年邁親自示範。非洲人曾這樣評價馬修斯:"對我們非洲人,他懷有母親對孩子般的真摯母愛--廣闊無邊、無比深沉。"他和黑人的感情之深令人難以置信。南非索韋託黑人居住區的居民親切地稱他為"白臉黑人"。

  世界足壇五大球王五:李惠堂


李惠堂

  1976年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的足球雜誌曾組織過一次評選活動,將中國的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並列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但筆者認為稱李惠堂為"亞洲球王"似乎更合適,因為在亞洲以外的賽事中他並沒有取得過驕人的成績,他的進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樑,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4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在那裡,這個天性喜愛足球的孩子,把家門口的狗洞當成了練習射門的目標。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當球光著腳丫子苦練,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上都盤球走路,這不僅磨練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帶球技術。經過幾年的鍛鍊,他的身體日見壯實,球技過人。

  10歲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運動比較普及的皇仁書院,接受了比較系統的足球訓練。

  1922年,年僅17歲的李惠堂被選入香港最有名氣的足球勁旅--南華隊,出任主力前鋒。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動作敏捷,控球技術尤為出色。球在他的腳下,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以搶走。他的射門技術更是令人叫絕,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他都能左右開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鈞。他的倒地臥射更是一大絕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華隊參加香港甲級足球聯賽,出任左內鋒,因其球藝嫻熟刁鑽,出神入化,常有驚人之舉,香港球迷稱之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國足球隊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獲冠軍。18歲的李惠堂在4場比賽中初露鋒芒,名聲大振。從此開始了他獻身足球的光榮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隨南華遠征澳大利亞,與全澳冠軍新南威爾士隊交鋒。開場僅5分鐘李惠堂就梅開二度,這場比賽他一人獨中三元,轟動了整個澳州。澳州當局專門授予他金質獎章。香港當地報刊以特大號標題,稱李惠堂為"球王",並有"萬人聲裡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頌揚"的詩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運完全操縱在外國人手裡。1925年,年輕的李惠堂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與自己青梅竹馬的鄰居廖月英從香港來到上海,決心要與外國球隊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間,正值自己足球技藝的巔峰狀態,由於球藝出眾,22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參加上海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1926年,李惠堂率樂華足球隊參加上海舉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賽,以4∶1的懸殊比分大勝蟬聯9屆冠軍的英國獵克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記錄,使李惠堂在綠茵場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東亞病夫"的恥辱,為中國人民出了氣,為中華民族爭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隊如日中天,相繼榮獲西聯甲組聯賽、首屆高階盃賽和中聯甲組聯賽的冠軍,李惠堂成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樂華隊在遠征東南亞國家中,屢建奇功,特別是率隊出戰菲律賓,戰績彪炳,載譽而歸。

  20世紀20年代,在我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舊中國,一位足球明星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超乎尋常。可見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

  李惠堂球風正派,腳下功夫深。一次,他在與英國海軍球隊比賽時,球剛過中線,就拔腳怒射,球竟穿過好幾個英國選手的人叢像精確制導的導彈一樣鑽進網窩。還有一次與西人聯隊對陣,他一人從後場盤球,接連晃過四五個前來阻截的對手,一直把球帶到對方禁區,從容起腳,把球攻入門裡。這種球藝堪與馬休斯、貝利和馬拉多納相媲美。

  李惠堂為國家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23年入選中國隊,分別於1923、1925、1930、1934年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4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華足球隊並擔任隊長。193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國際奧委會會員,使我國體育健兒有機會與其他國家的足球運動員進行切磋、交流。

  由於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財力困難,1936年為參加柏林奧運會足球賽,李惠堂和足球隊只能自籌資金,提前兩個多月出發,靠沿途比賽的門票收入作為參加奧運會的費用。李惠堂和隊友沿途進行了27場比賽,取得了23勝4平的戰績。他們省吃儉用,一路風塵趕到柏林。但由於一路征戰,球員已疲憊不堪,到奧運會比賽時,以0比2負於英格蘭隊,首輪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的首戰中,南華隊以11∶0大勝。在這場比賽當中,35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帶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國隊的比賽中,李惠堂一記強有力的勁射,正中"洋將"守門員懷中。守門員收腹不及,頓時倒跪在地。

  香港淪陷後,李惠堂不願做亡國奴,於1941年以借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他與家鄉人組建了五華足球隊。在家門口貼上了一幅對聯:"認認真真抗戰,隨隨便便過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縣與強民隊對壘,結果以1∶3"禮讓"強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請香港甲組高手,以"航建隊"名義,與強民隊比賽。通過這兩次比賽,對"足球之鄉"梅縣的足球運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爾後,李惠堂到桂林組織廣東足球隊,參加所謂四省"元首杯"足球賽。他先後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作表演賽和義賽,籌集款項,救濟戰孤、難民,支援抗日救國。

  1947年,李惠堂已經45歲,他在香港參加埠際賽滬港盃賽的前身,他射出的一個點球被撲中,這場比賽是他的"掛靴之戰"。

  1948年李惠堂作為教練率中國足球隊參加第十四屆奧運會足球賽,同年獲國際足聯國際裁判證書,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國際裁判資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國臺北隊奪得第二屆、第三屆亞運會足球賽冠軍。

  1954年李惠堂當選為亞洲足球聯合會祕書長。1965年,他當選為國際足聯副主席,成為在國際足聯獲得最高職務的中國人。

  1966年李惠堂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界足壇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聯邦德國足球雜誌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稱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中國足球運動員

騎士奪冠視訊
歐洲盃淘汰賽對陣
相關知識
稱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中國足球運動員是誰
融入世界體壇的中國散打運動
油棕被稱為世界油王的原因
被稱為世界上最深奧的話
世界最大帝王蟹
化妝品世界五大品牌
世界五大化妝品排名
世界五大恐怖***
世界五大病毒介紹
世界五大最小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