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當下,網際網路創業已經成為潮流,各地創業方向也不斷投向網際網路領域,然而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過程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1:林劍波:大學生利用網際網路返鄉創業年售千萬

  穿過浙江省寧海縣雙林村一排排別墅式的農居,便到了5號——波仔農家樂,一樓“辦公室”裡最顯眼的位置放著幾臺電腦,農家樂的主人林劍波正跟幾個年輕人看著螢幕說著什麼。

  這幾臺電腦是林劍波的“搖錢樹”:通過網路,波仔單店拉來的客流量,佔了雙林村農家樂總客流量的一半;加上他開的網上票務公司,2014年營業總額達1000多萬元,這是他大學畢業回鄉創業5年給自己交出的答卷。

  與普通農家樂不同,林劍波的大部分顧客來自網上。在百度上輸入關鍵詞“寧海農家樂”、“雙林農居”、“寧海森林溫泉”等,“波仔農家樂”的資訊總是處在第一頁,在淘寶網、58同城和網上訂房中心上也能聯絡上“波仔農家樂”。

  “城裡人來寧海旅遊,想找個住處,網上一搜,很容易就找到我們。”林劍波說,雙林村不是旅遊景點,單靠回頭客和口口相傳客流還是有限,“網上拉客”十分必要。為此,找專業人士建立了自己的專屬網站。網路營銷的大手筆,回報頗豐,客房改了又改,還是不夠住。“雙林農居”30多家,近半的客源都由他拉來,分配給各家農居。

  林劍波2008年從浙江旅遊學院畢業,學的就是酒店管理專業。他幹過酒店,做過學徒,弄過模具。正當他在城裡四處打拼時,橋頭湖街道政府發出了辦農家樂的號召,推出“雙林農居”品牌,符合要求的農家樂,每間客房補助3000元。他抱著試試的心態,回到老家雙林村創辦了家鄉的第一批農家樂,改造家裡的新居,總共投入80萬元。現在,波仔已經是“雙林農居”規模最大的一家,有15個標準間。

  剛剛做農家樂時,林劍波心裡很沒底兒,村裡人那時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外面人來的就更少,雙林村的知名度太低了。他決定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為自己的農家樂打廣告、在寧海線上、旅遊論壇上發帖宣傳。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某旅遊網的渠道接觸,波仔農家樂迎來了第一批客人。

  來“雙林農居”投宿的城裡人多數來自上海、寧波及周邊城市,除了住宿,小林還發掘出了為顧客代購景區門票以及餐飲的服務。除了是老闆,他還是廚子,每盤菜都親自做,食材絕不過夜,一定要日日鮮。

  不斷吸收客人的建議,波仔的民居也更加規範化,房間配備了獨立衛生間、100M的wifi、ATV電視,還僱了專門服務人員。這樣的精益求精讓波仔農家樂獲評四星級農家樂。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配套設施跟不上,交通不方便。其他成功的農家樂像長慶、桐廬,直接有到上海的專車,而我們這邊沒有。”林劍波已經看到,光靠自己一家是做不強的,需要雙林村的農家樂聯合起來。“如果每個禮拜有專車在市裡接客人過來,會好很多。”

  有時,他也會把電腦和店門一關,帶著家人去旅行,一走就是半個月。畢竟世界很大,他還年輕,還想出去看看。

  2:溫州大學生俞科和李易在速賣通向老外賣男鞋,做跨境電商一年賺了487萬元

  創業走“國際範”,“高大上”成賣點

  2013年4月,俞科和他的學長李易,第一次接觸到跨境電商這個概念。“淘寶創業門檻低,且市場日趨飽和,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相反‘速賣通’上流量不多,但利潤空間大,所以我們在瞭解後萌生了要開家國際網店的想法。”俞科說。

  但剛開始,這家國際網店要賣什麼成為了難題。在經過多番比較之後,俞科發現,男鞋類的店鋪並不多,而溫州又有許多製作男鞋的中小企業,那麼為何不利用好這個資源,將國內這些不錯的男鞋直接與老外客戶對接呢?於是2013年9月,一家專門銷售男鞋的國際網店誕生。

  雖然也是做男鞋店,但是俞科的網店比對手更具賣點:高、大、上。

  首先,只做大碼鞋。在國內算是大碼的43碼男鞋在俞科的店裡都是小號鞋,最大鞋碼是52碼。俞科透露,一是,歐美人普遍身材魁梧,對大碼需求高;二是,很多有超大碼需求的客戶在普通鞋店是買不到鞋子,像有位俄羅斯帥哥,跑遍了整個莫斯科也買不到合適的,後來發現了我的網店,買到心儀的鞋子,現在是忠實客戶,而且還經常介紹新客戶給我。

  其次,只做貴的。與其他男鞋國際網店以“價廉”取勝不同的是,俞科店裡的男鞋價格並不便宜,每雙售價在30—50美元。俞科解釋道,人們為什麼要到網上購物?就是圖一個便宜。而眾所周知,中國的鞋業生產是國際老大,全球奢侈品牌也多在中國設廠生產,所以工藝沒得說,如果我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出售高階皮鞋,肯定受歡迎,這就和國內人願意花低價格到海外代購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出售的皮鞋全部都是手工製作,且是真皮。別看價位較高,但是同樣的皮鞋進入國外專櫃,可能就要100多美元,可以半價買到品質相當的好皮鞋,自然也就受到顧客的關注。另外,還有一個潛在原因,高階產品的利潤空間高,別看用料講究,但每銷售一雙鞋,我差不多有10—20美元進賬,比銷售低端鞋利潤高出幾十倍。

  第三,只做經典款,從不追求時尚。很多國際網店都追求時尚,銷售各類時尚男鞋,而俞科卻反其道而行,只做在男鞋領域中的常見款、經典款,從不追求時尚。對此,俞科透露,這也是自己通過與客戶聊天摸索出來的,因為對於男性而言,普遍就不喜歡追求時尚,國外客戶更是如此,他們更加註重的是鞋子的舒適程度;另外國外客戶比較注重自身形象,明明理了發,卻讓外人看不出來,所以同款皮鞋他們會準備好幾雙,所以他們對幾乎沒有變化的經典款更加青睞。

  如今俞科的網店每月的營業額是10萬美元,排在速賣通的前列,在他身後不乏一些國內外的知名品牌網店。

  精細化服務,讓老外“死心塌地”成粉絲

  雖然在產品上有特色,但是這也只能解決掉一部分問題,如何才能讓老外們死心塌地地成為網店的忠實客戶呢?

  俞科透露,祕籍只有一個就是精細化服務。

  首先,在時間上做文章。老外普遍注重誠信,在做國際交易時,除了產品質量要好,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國際單子,一般要15天才能送到客戶手裡,但是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比如海上遇到大風了,時間可能就會要久一些。如果時間不能有保證,會讓客戶認為你不夠誠信,畢竟他不會管你哪個環節出現問題。所以我每次發貨時,都會根據顧客需求度強弱,選擇特快、普快等不同方式,另外,對於老客戶,我會定期諮詢他們是否需要新品,如果確定,就可以第一時間發貨。這樣基本上能保證我的客戶在3—7天內拿到貨。雖然利潤少賺了一些,但是時間比同行縮短了一倍,顧客所承擔的風險也小,自然就願意在我店裡消費。

  其次,私人個性化定製。我會保留每個客戶的資料,只要他們報出名字,我就可以迅速查詢他的購買資訊,這樣能讓我很快的調貨給對方。另外,由於所有皮鞋都是手工製作,自然會有客戶要求個性化定製,由於我事先都有他們的資料,定製過程也十分簡單方便,頗讓顧客滿意。現在我已經註冊了一個自己的品牌,專門為顧客提供私人個性化定製。

  第三,做到人無我有。雖然我是做大碼鞋,但是有些人的鞋碼,我的店裡也是沒有的,我一般採取兩個策略,一是,提供定製服務,不過由於定製服務的收費較貴,一雙鞋大約要60—80美元,不是所有客戶都能接受;二是,我就跑遍所有溫州的鞋廠,替客戶尋找合適的鞋,只要到我店裡諮詢了,我就一定要替客戶做到,如果實在找不到,我就賠本替顧客定製一雙,為了就是留住顧客。事實上,這種服務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到俞科店裡購物的外國客戶大約有1.6萬人,其中超過1萬人都已經成為了他的忠實顧客,定期通過網路與俞科溝通情況、掃貨,甚至顧客結婚、生子,俞科也會是第一批收到資訊的人。

  不過,相比國內淘寶,做跨境生意發展空間大,但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物流風險,國際郵包折扣的變化,以及匯率的波動。對國內電商來說,萬一交易中出現“退換貨”,一次運費也就十元左右,損失並不大。但對於國際物流,動輒近百元的物流費用,有時甚至比產品本身都貴。而去年下半年,俄羅斯盧布貶值嚴重,就讓俞科的俄羅斯海淘客戶收緊了“錢包”,原本一天能賣出幾十雙的鞋子驟降為一天只有幾雙的銷售量。

  不僅如此,在創業初期,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李易更是親自擔任客服,因為與海外存在時差,為了能和顧客溝通對話,解答疑惑,常常是晝夜顛倒。俞科更是跑遍各家工廠去進貨,只為選購到一批適合的鞋子。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事蹟
沒有錢怎麼做生意?生意助你白手起家!
相關知識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案例
網際網路農業成功案例_網際網路農業典型案例
網際網路農業成功案例_網際網路農業典型案例***2***
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事例
在網路創業成功的例子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事蹟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網際網路轉型成功案例
網際網路營銷成功案例3個
用網際網路營銷成功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