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堅強創業成功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看看那些女人創業的故事,感受她們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堅定創業的決心。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安徽80後女生開店、製作手工藝品創業

  她叫婷婷,是一名來自安徽的80後女孩,個頭不高,大眼睛,小臉蛋很精緻,她說話時語氣平緩、柔和,略帶稚氣,偶一害羞,臉上便泛出一片緋紅。兩年多換數次工作後,2009年辭職創業,開店、製作手工藝品,婷婷毅然選擇走自己的路,實現自己的理想。每天,婷婷都會像守著“孩子”似的守著自己的店,有朋友、顧客光顧便招待,無則做做手工,弄些小玩意兒,雖然生意不是特別好,但她覺得很滿足,她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這就是一種幸福。

  2002年,婷婷隻身一人來到長沙女子大學就讀動漫設計專業,06年畢業後,她和同學一起到北京開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那是在一家公司做設計,因為是新手,所以工資非常低,主要是為了積累經驗。”沒多久,婷婷便換了工作,後來她選擇回到長沙。然而,工作一直不能讓她稱心如意。

  “在兩年多裡我換了好幾份工作,因為這些工作我都不太喜歡,我平時喜歡做一些小工藝品,比如玩具、飾品等,我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來賣自己做的東西。”

  毅然辭職開創意店因工作不順心,婷婷在08年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工作,選擇“待業”,而那一年正好是金融危機,就業形勢嚴峻。

  “那時一些同學不理解,說我現在辭職很不理智了,其實我是想實現我自己的夢想。”辭職後盼盼努力籌集資金,而這一籌集幾個月便過去了,店依然沒有開成。“開一家店至少要幾萬元,而我只有幾千元,遠遠不夠。”

  一天,她在與朋友的聊天中得知,長沙市為了鼓勵創業,在黃興路步行街動漫sky為創業者提供150多個免租金的鋪面,免租期限是半年,盼盼非常開心,覺得萬事俱備,“東風”也來了。於是,她急忙和一同學商量,兩人湊了一萬多元合夥開起了店

  “店名為‘80棧’,意思是能讓所有的80後都有個停靠的地方。”婷婷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當時就業形勢不好,而政府部門出臺了許多政策鼓勵自主創業,她覺得自己剛好趕上了好時候。

  新店開張的情景,“那天,我和同學正在裝修門面,刷漆、釘架、擺物品……忙得不亦樂乎,突然一名顧客帶著女朋友過來詢問,而我們才剛剛擺出一些物品,很多價格標籤都沒有貼上去,但還是被這對情侶賣走了第一件。同學就說不用選日子開張了,今天就是最好的日子。”

  自制“小玩意兒”月賺三五千,在“80棧”可以看到,這是一間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店裡三邊都立著木架,架子上擺滿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婷婷很自豪,因為這些“小玩意兒”都是她“天馬行空”後的作品。“我們自己從北京、廣州、上海等地淘了原材料,然後自己設計、製作,幾乎每一件物品都是自己縫補出來的。”

  二

  王桂娣:女大學生兼職當導遊月入萬元

  有位女生相當出名寒假兼職掙得萬元,學旅遊的她,要給導遊正名,不當野導也能賺錢

  春節,不少大學生還“混跡”在拿紅包的梯隊裡,浙江師範大學職教學院旅管專業大三學生王桂娣,已經是第6年,給父母置辦好裡裡外外的新衣裳、新鞋子,還給他們每人包了一個大紅包。

  出手大方,需要有堅強的經濟基礎。王桂娣是個學生,但在國內導遊圈裡,她已是有6年“導齡”的老導遊了,從17歲在紹興景區兼職做解說員開始,她的行情一路看漲。如果假期持續做兼職導遊,她一個月能賺一萬多元,賽過不少專職導遊的月收入。2012年元月,她的收入就過萬元了。

  這讓她在浙師大,成為很多學弟學妹膜拜的物件。

  月入萬元,錢是這樣賺來的

  月收入平均過萬,野導吧?一般人聽到,都容易這樣質疑。

  “像我們做兼職導遊,一般會掛靠某家旅行社,不會單獨找客源。”王桂娣很大方地與記者分享了她的萬元收入組成:

  行業裡,給兼職導遊每日的導服費用,在100元~200元之間浮動,能拿多少,看歷年來的聲譽、客人口碑。像王桂娣這樣的“老導”,一般都能拿下每個旅行社的上限。有的旅行社,甚至在帶團結束後,忍不住嘉獎她,給到300元一天。

  所以按照一個月帶團出遊20天算,導服費,就有5000元左右。“如果不是帶散團,帶政府團或者企業團,一般我還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小費。”

  然後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導遊佣金,“這部分費用,我們都會和遊客說明白,一般是帶他們到定點商鋪消費,我們提取3%~5%的佣金。”

  很多人覺得,導遊帶團出去,“油水”吞到盆滿缽滿,其實佣金這部分費用,並不是導遊賺錢的大頭,“一來,很多遊客希望去的地方,跟我們沒有分成協議。比如我剛剛帶的海南團,遊客到最後要求買水果。旅行社就沒有特定的商家,也沒有安排這個行程環節,但是我看航班時間還早,於是就和司機師傅商量,帶著客人去了一個大型水果市場,這樣的服務都是沒有額外收入,甚至要貼錢的。”

  對導遊來說,要拿高薪,最關鍵還是要做好服務,“這就跟出場價一樣,幹得好,在行裡就有資格叫板,自然不愁收入。”

  導遊地位,她是這樣幹出來的

  什麼樣的服務在導遊行裡算精湛?

  王桂娣舉了個例子。有一年夏天,她帶了個53人的大團,從紹興出發,到朱家尖玩。原本夏日去海邊避暑,想著很清涼,沒想到趕上出遊高潮,去的路上大堵5個小時。

  遊客都快揭竿起義了。

  “夏天堵車,遊客非常心煩,抱怨持續不斷。”王桂娣帶這個團的時候還不到20歲,她冷靜下來,先向旅行社申請,大巴全程要開空調。“因為旅行社早就跟司機結了賬,所以,出現這樣大堵車的意外情況,司機如果全程開冷氣,損失會非常大。但當時的情況是,再把遊客關在"蒸籠"裡,大家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車內一清涼下來,遊客有點安靜了。王桂娣還不能閒著,她得讓這漫漫無期的堵車時間變得生動。於是她拿起話筒,使勁渾身解數,載歌載舞,拉客人表演、遊戲,“哎,我"個人演唱會"開完,三小時過去了,居然還在堵喲。”

  於是,王桂娣先讓一車玩HIGH了的客人休息,自己還得緊繃著神經,一邊關注路況,一邊下車買了一箱礦泉水上來。這邊,王桂娣又給旅行社掛了個申請電話,要求改變中餐地點,“得離咱們堵著的地方近一點,另外,餐標要上調,得撫慰客人"受傷的心靈"嘛。”

  “其實吧,當了導遊才發現,雖然我去過全國的城市,亞洲也跑了不少國家,但要正兒八經遊覽一個地方,憑導遊的身份,還是安不下心的。”王桂娣自稱她現在提前進入更年期,出行時非常焦慮,客人的吃、住、行、購……都要反覆思量。

  “我的閱歷、收穫,確實很大。走了那麼多地方,還和各行業、各年齡段的人打了交道。有閒錢來旅遊的人,肯定是收入穩固、素質還不錯的,他們的很多日常言行,都給我很多啟發。”

  王桂娣曾經帶過一個飛機團,一家三口和爺爺奶奶一道出門,奶奶和媽媽都出自教師家庭,非常有教養,“每次吃航空餐,奶奶都會要兩份飯,她是為我拿的,她說幹導遊特別辛苦,不吃沒力氣……這些小舉動,真是讓我很感動,也是我人生的大收穫。”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女人白手創業致富起家人物事蹟
勵志女孩創業成功故事
相關知識
女人堅強創業成功故事
名人年輕創業成功故事
名人奮鬥創業成功故事
名人青年創業成功故事
名人青春創業成功故事
名人經典創業成功故事
國內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女性勵志創業成功故事
大學生堅持創業成功故事
回鄉堅持創業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