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網際網路+ 時代,新一輪網際網路創業浪潮正在形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1:劉偉:飯店老闆改行開網店賣草編月入過萬

  記者見到劉偉的時候,他正在自己位於壽光市淘寶服務中心三樓的電子商務孵化中心裡與買家“熱聊”,這名80後大男孩,臉上帶著同齡人臉上不多見的穩重和幹練。“三個多月就創業成功了。”這是壽光市電商協會會長李文韜對他的評價。

  劉偉的辦公室設在3樓孵化中心,40多個平方,放置著8張辦公桌。之前,他在自己家裡辦公。“在這裡更有創業的感覺。”劉偉說,這裡免房租,免水電費,政府免費提供倉庫,還可以免費學習交流,“拎包就可入駐”。他坦言,這樣的優惠政策對他幫助很大,“一年能省很多錢”。而且,在這裡,貨源、紙箱包裝、印刷、代運營、美工指導、培訓學習、倉儲、物流等,一應俱全。

  “只要帶著筆記本來就可以創業了。孵化中心有網路,有淘寶學習視訊,有指導團隊。”孵化中心主任徐罡告訴記者,“政府牽起頭來,培養電商就更容易了。”

  記者採訪時,正好趕上壽光市電子商務協會定向創業班開講,這次培訓來了29個人,角落裡坐著在別人看起來已經成功的劉偉,“有空就來聽聽,覺得受益匪淺。”

  1983年出生的劉偉,畢業於山東理工大學,畢業後,他在淄博的一家公司工作,“雖然工作還算穩定,但心裡一直有個創業夢”。在父母的支援下,劉偉辭掉了自己的工作。2012年,他在壽光開了一家飯店,2014年,在濰坊市最繁華的地段開了一家100多平方米的中餐店。“吃店競爭太激烈,雖然一年也能掙個十幾萬,但是大部分利潤都交了房租。”劉偉認為飯店行業不好乾。

  認識壽光市電商協會會長李文韜後,劉偉覺得電商大有可為。“那時候,壽光市政府免費組織培訓,每週一次,組織了十幾次”,很幸運,劉偉成為第一期學員。

  經過多方考察,李文韜建議劉偉網上賣草編。“純手工純天然的產品,還耐儲存,適合網上銷售。”李文韜說。

  “平常雖然在網上買過東西,但是對網上賣東西,一無所知。”2014年12月,劉偉申請了淘寶店,用一臺電腦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淘寶店只收1000元的保證金。如果不幹了,還可以退還。”劉偉告訴記者,利用淘寶現有的模式,把草編的照片拍好,請美工幫著修飾一下,附上文字,傳到網上。

  初期,跟所有賣家遇到的困惑一樣,不賣貨,“不精通這裡面的門道”。半個月之後,劉偉無意中發現賣了第一單。“賣了之後,更加困惑,怎麼賣的,完全不知道。”之後,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自己的淘寶店上。

  慢慢的,劉偉找到了“門道”,一個月後,他的淘寶店平均一天就可以賣1000多塊錢。兩個月後,最高可以達到一天3000塊錢。三個月後,劉偉的草編店已經達到三鑽級別,收入可過萬。

  現在,劉偉的淘寶店平均一天可賣到7000到10000塊錢,他和妻子也更加忙碌起來。“現在人手不夠了,還得增加客服、發貨員、倉管員3個人。”

  對於記者的採訪,劉偉顯得有些羞澀,“實在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好,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沒啥好宣傳的。”劉偉說,希望能有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加入到電子商務孵化中心,共同創業,共同致富。

  2:林劍波:大學生利用網際網路返鄉創業年售千萬

  穿過浙江省寧海縣雙林村一排排別墅式的農居,便到了5號——波仔農家樂,一樓“辦公室”裡最顯眼的位置放著幾臺電腦,農家樂的主人林劍波正跟幾個年輕人看著螢幕說著什麼。

  這幾臺電腦是林劍波的“搖錢樹”:通過網路,波仔單店拉來的客流量,佔了雙林村農家樂總客流量的一半;加上他開的網上票務公司,2014年營業總額達1000多萬元,這是他大學畢業回鄉創業5年給自己交出的答卷。

  與普通農家樂不同,林劍波的大部分顧客來自網上。在百度上輸入關鍵詞“寧海農家樂”、“雙林農居”、“寧海森林溫泉”等,“波仔農家樂”的資訊總是處在第一頁,在淘寶網、58同城和網上訂房中心上也能聯絡上“波仔農家樂”。

  “城裡人來寧海旅遊,想找個住處,網上一搜,很容易就找到我們。”林劍波說,雙林村不是旅遊景點,單靠回頭客和口口相傳客流還是有限,“網上拉客”十分必要。為此,找專業人士建立了自己的專屬網站。網路營銷的大手筆,回報頗豐,客房改了又改,還是不夠住。“雙林農居”30多家,近半的客源都由他拉來,分配給各家農居。

  林劍波2008年從浙江旅遊學院畢業,學的就是酒店管理專業。他幹過酒店,做過學徒,弄過模具。正當他在城裡四處打拼時,橋頭湖街道政府發出了辦農家樂的號召,推出“雙林農居”品牌,符合要求的農家樂,每間客房補助3000元。他抱著試試的心態,回到老家雙林村創辦了家鄉的第一批農家樂,改造家裡的新居,總共投入80萬元。現在,波仔已經是“雙林農居”規模最大的一家,有15個標準間。

  剛剛做農家樂時,林劍波心裡很沒底兒,村裡人那時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外面人來的就更少,雙林村的知名度太低了。他決定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為自己的農家樂打廣告、在寧海線上、旅遊論壇上發帖宣傳。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某旅遊網的渠道接觸,波仔農家樂迎來了第一批客人。

  來“雙林農居”投宿的城裡人多數來自上海、寧波及周邊城市,除了住宿,小林還發掘出了為顧客代購景區門票以及餐飲的服務。除了是老闆,他還是廚子,每盤菜都親自做,食材絕不過夜,一定要日日鮮。

  不斷吸收客人的建議,波仔的民居也更加規範化,房間配備了獨立衛生間、100M的wifi、ATV電視,還僱了專門服務人員。這樣的精益求精讓波仔農家樂獲評四星級農家樂。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配套設施跟不上,交通不方便。其他成功的農家樂像長慶、桐廬,直接有到上海的專車,而我們這邊沒有。”林劍波已經看到,光靠自己一家是做不強的,需要雙林村的農家樂聯合起來。“如果每個禮拜有專車在市裡接客人過來,會好很多。”

  有時,他也會把電腦和店門一關,帶著家人去旅行,一走就是半個月。畢竟世界很大,他還年輕,還想出去看看。
 

創業故事書分享
小學西遊記讀後感
相關知識
三線城市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中國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小老闆在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小老闆在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網路創業成功故事篇
年輕人用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國內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年輕人在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利用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年輕老闆網路創業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