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釣魚的最佳水域是哪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釣魚活動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休閒的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有哪些水域是特別適合釣魚的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釣魚的最佳水域

  1周邊環境好的水域

  水面無論大小,只要四周沒有高山,或者不是三面環山,水面不處於峽谷之中,四周較為開闊.陽光照射水中的時間長,早上可以迎日出,傍晚可以看晚霞,這樣的水域適宜垂釣,由於環境開闊,風可以吹到水面,使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陽光充足,使水中的植物生長迅速,植物的生長不但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氣,還有利於小昆蟲類動物生長,而這些小昆蟲就是魚的食料。

  水域的周圍最好有樹木、竹林、菜園、打穀場。有住戶。因為樹上有小昆蟲、花類、種子類,樹上可以落鳥,鳥可以將鳥糞落入水中,這些都是魚的食物來源。有經驗的釣者常常將釣位選擇在樹旁,其道理就在於樹上可以落下魚吃的食物,魚習慣來樹下等候大樹的恩賜。尤其是在高溫的夏天,大樹下有陰涼的環境,水溫相對較低。若周邊有打穀場、菜園,風常常可以將種子、花朵、草葉刮進水中,這些也是魚兒的食料。

  周圍若有住戶,人們在水中洗刷,為水中的魚增加食物來源。有住戶,自然有家禽家畜,尤其是鴨鵝,離不開水,會將糞便留在水中;鴨鵝在水中游動嬉戲,會使水產生波浪,動態的水會增加溶氧量,鴨鵝遊動撲翅,鑽入水底尋食物,會將水底的小昆蟲、小蝦浮到水的中下層,易於魚兒覓食。豬、牛常下水臥水,也會留下大量的糞便;這些都是魚的食物來源。

  筆者就多次在池塘中牛臥水的地方釣獲大量的鯉魚。鯉魚喜肥沃的水,更貪食牛、豬的糞便。 有人或許擔心鴨鵝的遊動打破了水面的安靜,會驚嚇魚兒實際上,魚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已經習慣了,或許與鴨鵝“結交了朋友”,因為有鴨鵝就有它們的食物。但是,往往也有這樣的情況,有鴨鵝的水塘裡有時不易釣上魚。這是因為鴨鵝的糞便多,使水成了“肥水塘”,魚習慣吃鴨鵝的糞便,而對人們投下的餌料感到“陌生”,拒食。這時最好不要用蚯蚓類的“葷餌”可用各種麵糰類餌料垂釣,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2有進水、出水的池塘

  無進水、無出水口的池塘,往往是“死水一潭”,天長日久,缺乏鮮水的加入,水中的植物易腐爛,增加了腐殖質,易產生沼氣,各種水生藻類,小昆蟲也很少,氧氣也缺乏,不利於魚類生長,即使有,生長速度也緩慢,不活躍,缺乏食慾。這樣的池塘水是深綠色、黑色,水曲散發出腐臭氣。所以仔細觀察水塘有無進出水口十分必要。有進水、出水的塘,水就有“新陳代謝”,新鮮水的加入使水也充滿“活力”,氧氣充足,有利於水生動、植物的生長。

  魚有逆流洄游的習慣,魚嘴張口對著迎面而來的水流,可以不費力的讓水進中,以吸取水中食料。因為是流水,水中溶氧量豐富,這也是魚兒喜愛流動水的原因,水流通過魚鰓再流出,增加了鰓小片吸收氧氣的機會。因此,若是水中游活水流進,不妨將餌料投到流水處,釣魚效果十分好。

  3灰白或灰綠的水色

  水中魚種不同、水生植物種類不同,都會導致水色不相同。水若是草魚多,草魚的糞便多含綠草類渣滓,使水色呈灰綠色,水中若是鯽魚多,水色多呈灰黃色;若是藻類植物物多,水

  色也偏綠、手伸進水中,應在20~30釐米米的深度可以看到手掌,若在250px以內就看不清手掌,說明水質過於渾濁,能見度差。水色也與周邊環境、植被情況有關係。若堤岸邊是黃土,少草叢,水色自然偏黃;若周邊綠草成茵,也會使水色偏綠。

  4魚腥味濃郁的塘好釣魚

  有釣魚經驗的人每到一口池塘邊時,總愛做深呼吸狀,若有風,常常站站到下風口迎風而立,通過呼吸,可以更準確地聞到水面和空氣中散發的魚腥味。腥味越濃,說明水中的魚越多,否則,說明水中的魚不多。當然,這不是惟一的判斷方法,也不是 十分準確,因為,若水面很大如湖泊、水庫,或者由於風力、氣溫的原因,魚常常沉在水底.水面的魚腥味就不濃郁。但是,通過魚腥昧的多少來了解水中的魚情也是垂釣者常用的觀察方法之一。

  5水面有動靜的水域

  水中的魚的活動會使水面有動與靜的各種變化。魚多時,有的會到水的表層甩尾,使水中發生“嘩嘩”的響聲,水面出現浪花飛濺的現象。在魚類繁殖產卵的春季.魚會游到有樹枝有水草的地方,用魚尾碰撞樹枝或水草,以便讓生殖孔裡的魚卵附著到樹枝或草莖上,人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魚甩子”,鯉魚“甩子’的現象最為常見。

  在夏季,人們常常可以聽到水裡草叢中發出“漬漬”的響聲,這是草魚在吃草發出的聲音,由此可以判斷水中草魚多,釣魚人也往往會看到水面皮哦啊福碎草尖草屑,而且是綠色,很新鮮,這些草尖草屑就是魚食草時的剩餘物,由此也可以判斷水中草魚多。

  冬季釣魚打窩技巧

  一、依據氣候變化換位打窩

  冬天來臨,氣候已經變得相當冷了,水庫池塘湖泊的水溫急劇下降,在這種氣候條件下,我們打窩就要注意選擇,講究打法了,一定要堅持少打勤補的原則,廣種薄收。具體做法是,在不同深度的地方多打幾個窩。如早晚選較深水域打窩試釣,因早晚天氣較冷,水也比較涼,魚會游到深水區取暖。

  到了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左右,我們就應到淺水區域打窩試釣,因為午時的太陽一出來,淺水區的水溫要高於深水區,魚就會到這裡來取暖覓食。無論在淺水區還是深水區,最好在我們釣位的左右都打上窩子,因為冬天魚的活動量和活動範圍都比較小,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找魚釣,不要只打一個窩子等魚來。

  二、依據氣候變化選擇窩料

  夏秋季節水溫較高,魚類的活動量和覓食慾望較為強烈,只要我們一打窩,在大約半小時就會有魚星出現,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發窩。而冬季卻不是這樣,打窩兩三個小時才會發窩,如釣位選擇不當,有時一天也不會發窩。除了水溫的關係以外,就是我們的窩子料不對路和釣位選擇不當所造成的,夏秋季要以香甜味為主,窩料用魚常年吃的顆粒飼料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而冬天就不行了。

  我的體會是,冬天打窩用的糟食中一定要新增含腥味的商品餌或鮮活的昆蟲類餌料,以及藥酒泡製的小米等,在冬季水溫較涼時才會有較好的誘魚效果。如果我們只用顆粒飼料打窩,因為水溫太低,窩料的氣味在水中散發的非常慢,就會導致誘不來魚或誘魚速度極慢的情況。因昆蟲類在水中能活動,酒泡小米的味道比較濃,如果我們用昆蟲類餌料或酒泡小米等打窩,就會較快誘魚,為今天的魚獲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少打勤補、分散打

  冬天打窩不能一次打得太多、太厚,只要窩子裡有餌料的味道就行了,即使是在夏秋季節,也要切忌打多。如果我們的窩子一次打得太厚,魚兒過來以後,窩子裡的東西都吃不完,啥時候才會吃你鉤上的餌料呢?為了大面積的誘魚,我們可以採取多打幾個窩子的辦法,在每個窩子裡只打少量的餌料,然後輪流試釣,先釣最先打的窩子,每離開窩子前一定要少許補窩,就是要保持窩子裡始終有味、有吃的。

  不能讓魚一次吃飽後再溜之大吉。按照一般常規,大部分釣魚人都以為窩子打得越集中越好,但冬釣就不一樣了,特別是昆蟲類餌料,比如紅蟲、血蟲等,如果我們打的很集中,幾乎就是一團,如果來一尾大魚,幾口吃完了,窩子裡就沒有東西了,這裡就留不住魚。如我們打的比較分散,昆蟲在一定範圍的水中活動著,周圍的魚聞到昆蟲的氣味或看見昆蟲在活動,就會陸續到此一遊,即使只來一尾大魚,吃完了這一團,旁邊還有好多團在繼續起著誘魚的作用。

  我這裡說的分散並不是無限的分散,比如我們在夏秋季打窩像碗口大小,而冬釣的窩子就應該打的像臉盆大小才對,太大就會把魚誘到別的地方去。還有一點,就是冬釣的窩子料要選用較為細小而且味道較濃的餌料如酒泡小米、玉米絲、小顆粒飼料等,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被剛誘來的魚很快吃完,而且較濃的氣味在涼水中散發的時間也會長一點。

看過適合釣魚的水域的人會看:

不同水域釣魚如何選擇魚餌
夏季釣魚需要了解的小技巧
相關知識
適合釣魚的最佳水域是哪裡
適合釣魚的水域有哪些
適合釣魚的水域
春季釣魚的最佳天氣應該是什麼
武漢適合釣魚的好去處推薦有哪些
大連適合釣魚的地方有哪些
適合夏天的最佳創業專案
西安周邊哪裡有適合釣魚的地方
夏季不適合釣魚的天氣
夏季野外釣魚的最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