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先進事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創業路上,口水是武器,汗水是代價,淚水是學費!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

  高燎燃:不甘平凡90後做“財富管家”掘金網際網路金融

  90後,愛好動漫,與人說話時甚至還有些靦腆……就是這樣一個外表看起來有點“愣頭青”的大小夥兒,多年來一直做著直接與錢打交道的“生意”。

  在證券公司上過班,做期貨交易挖到人生第一桶金,如今,高燎燃自己做起了網際網路金融。

  大學畢業後進證券公司

  做業務死磕成“金牌”

  1983年出生的高燎燃是黃梅人,武漢工程大學畢業。

  2008年前後,他應聘進入武漢一家證券公司的營業廳工作。“拉人開戶。只要來開戶,戶頭有多少金額,是否發生交易都沒關係。當時為了拉客戶,各券商大打促銷戰。佣金從萬八降到萬三,開戶還送各種禮品……”從校園裡出來不久的小夥子,像打了雞血一樣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為了拉一位戶頭有500萬元的客戶,佣金降到最低不說,人家說要送手機,我立刻自己掏錢買了一部市面上最高檔的手機,花了3000多元。衝減了業務提成後,最終這一單的收入才幾百元。”就是憑著這死磕不計利益多寡的勁頭,高燎燃工作第一個月就以開戶數第一的業績,成了公司的“金牌”營銷員。

  由於證券公司與銀行打交道比較多,一年後,已經升為主管的他,跳槽遠赴廣西柳州銀行,做起了大堂經理。然而,在銀行拿著高薪的高燎燃,漸漸對朝九晚五的生活心生厭倦。“我要開公司自己做。”不甘於平淡的他,萌生出這樣的想法。

  掘金期貨積累第一桶金

  家門口開投資管理公司

  機會終於來了。2012年,一個朋友拉他合夥開公司,承接期貨交易業務。

  他將全部積蓄50萬元投入到公司,由於當地屬於廣西二三線城市,做這一行“趕了個早”。再加上有銀行工作積累下來的客戶資源,兩年下來業務“至少翻了10倍”,他也挖到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到了2014年,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傳統金融的衝擊日甚一日。恰恰也是此時,高燎燃接觸到一些做投資的老闆,手握閒錢努力找專案。另一方面,身邊的一些中小微企業主經常會出現資金週轉緊張,辦理銀行貸款不僅手續相對複雜,而且稽核嚴格。那時,各地財富公司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再觀望下去黃花菜都涼了”,高燎燃在朋友的幫助下,於去年10月在武漢註冊成立了自己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雖然註冊地在武漢,但他卻首選“農村”市場,將第一家實體門店開在了老家黃梅,“三四級市場需求也很大,我對本地的企業及市場情況也比較瞭解”。

  事實證明這一步走對了。短短几個月,僅公司旗下的兩家小貸公司便吸納了4億元社會閒散資金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如今,除了傳統的小額貸款業務,高燎燃還開發了P2P網貸平臺。

  二:

  劉楓:中科院碩士公共wifi市場創業

  27歲的劉楓去年從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擺在他面前的有幾條康莊大道:要麼繼續搞科研,專業對口,學有所用;要麼聽從導師的建議,讀博;要麼聽從母校召喚,回到遼寧中醫藥大學任教;或出國、入伍、考公務員。如果留在北京,取得北京戶口,也絕非難事,而他卻作了個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選擇——回到三線城市遼寧錦州創業。

  他看好了公共wifi市場。3個月時間,他創辦的“愛錦州”i-JinZhou公共wifi像一張無形的網,覆蓋錦州670餘商家。接下來,他打算做錦州的同城電子商城,爭取實現不用逛街就能同城購物。

  目前,他創辦的公司營業額已有八九萬元,成本開始逐步回收,他預計,在未來的幾個月裡這個收入至少還會翻上幾番。

  憑藉學到的知識,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劉楓想自主創業的想法並非偶然,早在讀研究生期間,每次做課題時,他都能把所研究的東西和社會應用聯絡在一起。

  一次,他的導師以研製了一種菌劑,將它應用於甘草,能提升成熟量1倍以上。甘草是根莖植物,在治理沙漠、固土防沙、防風防沙等方面作用突出,而且它不破壞土地,環保意義非常大。還可應用於玉米,提高產量。由於這種菌劑造價比較高,不適合中國傳統農業,劉楓的導師就在德國申請專利,並取得成功。而劉楓的著眼點並不在專案本身,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其後的市場推廣上。科研成果要是不能轉化為實際應用,他就覺得是巨大的浪費。

  這種菌劑還可應用於鹼地治理。2013年,劉楓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合夥開了個綠化公司。憑藉研究生所學到的知識,短短一年時間,他掘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10萬元。

  揣著這10萬元,劉楓胸中的自主創業之火燃燒起來。

  一次偶然的網購激發了創意

  畢業時,劉楓放棄了幾條康莊大道和幾乎唾手可得的北京戶口,回到錦州,這在別人的眼裡,是個“愚蠢的決定”。媽媽還是想讓他找個穩定的工作,可他說:你給我半年時間,我就能幹出點名堂。

  一天,媽媽讓他在淘寶買件衣服,他懶得開電腦,就用手機客戶端操作。看到淘寶上的廣告,劉楓靈光一閃:能不能把廣告植入到手機——當手機連線公共wifi時,彈出的頁面變成廣告?他問了幾個做技術的朋友,技術上是否可行,得到的答覆讓他欣喜若狂:沒問題!而且,深圳已經開了先河。後來,劉楓在盤錦遇到一名遼工大畢業的同學,說這個技術他來解決。

  有了技術,就差錢了。劉楓在一次培訓課上認識的一個企業家,看好他這個創業專案,花50萬元買下技術,又給他100萬元做市場的前期推廣。

  2014年11月11日,光棍節這天,劉楓和兩個小夥子,3個光棍在光棍節這天成立極樂鳥科技有限公司,“愛錦州”i-JinZhou熱點wifi橫空出世。

  萬事開頭難。裝置造價400多元,全部為商戶免費安裝,這是一件燒錢的事。在使用者用手機連線i-JinZhou時,植入12秒廣告。因此,他們的收入全部依靠植入廣告。

  剛開始,客戶不認可,網速也不好,只談下30多家。這哪行?劉楓開始動腦筋,他把12秒廣告分成3段,每一條4秒,前4秒全送給商家,技術上還實現了行業間的規避。然後,劉楓找到移動、聯通等行動通訊公司談寬頻業務,跑了無數趟,磨破了嘴皮子,最終拿到了大客戶協議。

  光纖入戶,網速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對於客戶最關注的安全問題,他們與裝置生產廠家“極路由”聯絡,對裝置進行加密,外人無法破解,保證客戶的資訊絕不外洩。

  先做公共wifi,再做微商城,目標是打造東三省電商王國

  做好了前期鋪墊,劉楓接下來的步子邁得更穩了。他在人才市場招兵買馬,20名大學生幫他跑業務、搞安裝。因為都是同齡的年輕人,幹勁十足,業務員們憑藉兩條腿、一張嘴,用3個月時間安裝了670多家。

  劉楓還與公交公司達成協議,將115路的兩輛車作為i-JinZhou移動wifi的試點。其中一輛車的司機也是個年輕人,他對車隊領導說:“別給我換車啊,我這車有wifi,東三省第一輛,太牛了!”還熱情對上車的乘客說:“嗨,哥們兒,我這車有wifi,免費上網!”

  wifi平臺建立起來了,他們開始做收費廣告。一家家地跑,一點點地磨,大大小小的廣告業務陸陸續續開展起來。670餘家i-JinZhou公共wifi像一張無形的網,連結了錦州古塔、淩河、太和三大區。接下來,他打算做錦州的同城電子商城,爭取實現不用逛街就能同城購物。

  他拿錦州市場當敲門磚,跟阿里巴巴談支付端,最終他拿到支付寶客戶端的技術支援,阿里巴巴還答應他根據客戶消費情況給予返點;做i-JinZhou微信公共平臺,他就跟騰訊談,一分錢沒花,搞定!

  劉楓對市場有著清醒的分析。當今社會的主力消費群體是90後、90後,他們喜歡並且容易接受新事物,而智慧手機的大範圍普及,讓手機客戶端大有可為。劉楓目光並不侷限於錦州,他下一步的目標是在阜新、朝陽、葫蘆島開分公司,把遼西市場盤活,然後運作微商城,達成東三省的電商聯動,打造真正屬於他的電商王國。

  創業是一種成長過程

  公司成立半年,劉楓很累,除了每天早晨的例會,他幾乎都在路上,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這半年,他經歷了很多事:“創業真難,比想象的還難,但‘難’不是藉口,相反,它應該成為我前進的動力!”

  公司剛起步,租個辦公室都是件難事。錦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業孵化基地管理辦公室的遲建國科長就把自己的辦公室騰出來,免費給他們使用。對那些願意支援自己的人和商家,劉楓打心眼裡感激。

  公共移動wifi的市場空白,並不代表沒有競爭對手。當時,有一家杭州的公司與他爭奪錦州市場。但當做到100多家的時候,他們退出了,還聯絡劉楓求收購。劉楓分析:對方之所以支撐不下去,不接地氣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技術與實踐應更切合實際,而技術不夠完善也是他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劉楓想:我是錦州人,不能糊弄家鄉人民,我要把基礎和服務做好,家鄉人民才能信任我、支援我。

  一名中科院的碩士畢業生,從北京回到錦州,從零開始白手起家創業,不覺得可惜嗎?劉楓坦言,剛回來時確實很迷茫,讀了那麼多年書,所學知識能應用到實際生活的少之又少,確實很不甘心。但他又想,科研往往是理想的狀態,即使失敗了,得到的也是一種結果。而創業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種成長過程。

  其實,在創業艱難時刻,他動搖過,但隨之又堅定了信心,媽媽曾勸他:“算了,兒子,找個工作吧。”劉楓說:“媽媽,再給我5年時間,讓我任性一回!”

  未來的路遠遠不止5年,劉楓還年輕,誰能說未來就不能屬於他呢?

創業致富典型事蹟
創業者事蹟材料
相關知識
餐飲創業者先進事蹟
創業者先進事蹟材料
農村創業者先進事蹟
創業者先進事蹟
農民創業的先進事蹟***2***
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事蹟範文
女企業家先進事蹟材料
志願者先進事蹟範文
優秀醫務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
優秀志願者先進事蹟材料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