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網路創業奮鬥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隨著高校擴招和世界金融危機,年輕人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網路創業成為解決年輕人就業難題的新途徑和新平臺。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

  出生的何微,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愛掛QQ、泡論壇、刷微博、玩微信。由於厭倦了一成不變的企業生活,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了一份安穩的工作,回到湖南臨湘創業——利用當地優良的地理環境飼養生態土雞。

  不過,新潮的他並沒有採用傳統的營銷方式,而是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時興網路平臺進行推廣。如今,他的生態養殖基地土雞存欄量12000羽,去年年銷售額達400萬元。一起看看這位有著與眾不同創業故事的“90後”小夥子。

  重本畢業辭職回家創業

  “我現在光網路上的銷量一個月就超過了16萬,今年的銷售額預計將逼近1000萬元。”何微信心滿滿地透露。

  土生土長的臨湘小夥何微,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如今的他,是一個經營生態土雞生意的“土老闆”。

  每天晚上,何微開始整理一天接到的訂單。第二天一早起床,根據訂單準備殺雞,然後包進無菌真空冷鮮包裝裡,等待快遞公司上門,如果一切順利,最快10個小時就送到市民手中。

  而在5年前,他還是一名企業員工。“畢業後,我在長沙一家企業幹了近十年。”何微講起他的第一份工作十分自豪。當年的他利用自己的工資,還在長沙買了一套房。

  但是這份每天朝九晚五,不時要加班的工作,何微並不喜歡。春節過後,何微便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臨湘,決定自己創業。“好好的工作幹嘛不幹?”對兒子辭去穩定工作回到臨湘,何微的父親十分不理解。但無論怎麼勸,一門心思要創業的何微都聽不進去。

  四成本地人愛吃“土貨”

  出生於白羊田鎮東風村何家組的何微,有一次帶著女朋友回老家探親,村中的老人拿出平日裡捨不得吃的東西款待他們。

  “老人們殺土雞土鴨,煎土雞蛋,燉土豬肉,這些都是在長沙城裡根本吃不到的東西,我心中一動,農村有這麼好的東西幹嘛要離開?”何微靈機一動,想到利用國家提倡的立體養殖方式,回家發展林下經濟,既可以開發家鄉的低產荒山,還能回報家鄉,帶動當地就業,重聚老家的“人氣”和“財氣”。

  學營銷出生的何微,立即開始了市場調研,他偶然間發現岳陽不少本地人,都崇尚吃土特產,尤其愛吃土雞、土雞蛋,但這些人都不知道該去哪買正宗的土特產。“這是一個商機。”何微動了賣土雞生意的心思。他發現自己家鄉的大雲山,不僅自然景觀絢爛多姿,當地農民種地還有優良的傳統:不用農藥,不施化肥,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長出的莊稼、水果、蔬菜比山下的農作物口感更佳,營養更豐富。環顧四周,方圓30公里內無任何工業企業和專案,而這種環境非常適合“放心土雞”的生態放養。

  市民選雞他來養

  網上定製養雞模式受歡迎

  作為一名90後,何微和同齡人一樣,喜歡掛QQ、泡論壇、刷微博,隨著微信時興,他又瘋狂地迷戀上玩微信。而下定決心通過賣土雞創業的他,便想通過他最熟悉的方式進行推廣。“我是一個淘寶達人,那段日子玩淘寶非常頻繁。”何微說,他的營銷方式是“直接發農場裡土雞們的圖片”,讓潛在客戶們自己辨別,並沒有特別刻意去推廣。

  後來,何微發現微信比淘寶推廣成效更好,便逐漸“轉戰”微信。“微信可以一對一營銷,方便客戶與我交流下單。”

  但眼看著市場上用飼料加糧食餵養出來的“仿土雞”越來越多,這個行業也面臨著誠信的考驗。為了讓這些網路消費者們買得放心,他還設立了基地網站並結合24小時監控視訊、二維碼可溯源系統,讓消費者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直觀瞭解基地生產實景,以及養殖的全過程。

  通過網路營銷和客戶間口口相傳,何微的生意越做越大,土雞也開始供不應求,他開始廣泛發動當地群眾,以合作社基地模式為主,吸收周邊農戶共同參與進來,統一進行技術指導管理,統一收購和銷售,抱團做大做強。

  如今,何微在老家建立的基地放養區域佔地1000多畝,雞舍佔地近1500多平方米,土雞存欄量12000羽。他還在長沙等地設立了銷售團隊,將產品做進各大社群直接面對消費者,以連鎖銷售點的方式固定消費群體,並創立自己獨有的土雞品牌。

  “今年,我想推廣定製化特色養殖,讓市民選雞我來養。”何微說,通過營養師的搭配,把不同的食材搭配飼養土雞,給市民提供不同功效的土雞,這樣能從上線為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的養生模式,將“土生意”做到極致。

  二

  有這樣一支團隊,來自五湖四海卻紮根於瀏陽,打造了全國最大的“網上掃墓”平臺。這支團隊的領軍人物是地道的瀏陽人,彭誠,出生,是湖南省瀏陽市回鄉創業代表。

  滑鼠一點,上香,獻花,緬懷故人。開啟網站,便可體會這種新的網上掃墓方式。瀏陽小夥彭誠就是網站的創始人。,從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後,彭誠成了一名網頁設計師,因工作出色,後被多家網際網路公司挖去擔任設計總監,年薪逾30萬元。

  彭誠說,自己在北京打拼的日子是網際網路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網路創業紅火,浸潤在大環境裡,他心中早就升騰起了創業的火苗。

  一次和朋友的偶然聊天,朋友聊到想找家譜卻不得,彭誠一聽,一拍腦袋:“為什麼我不做這樣一個網站呢?”,彭誠離開公司。1年後,他和2個合夥人一起推出網站。因北京生活成本太高,底彭誠帶著團隊回到瀏陽繼續創業。“這裡非常適合生活,還有很多政策支援創業,人才氛圍也非常不錯。”彭誠表示,原計劃只打算在瀏陽呆上3年就重返北京的他們重新調整計劃,“未來,我們將以瀏陽為事業中心,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

  在彭誠的事業版圖中,族譜錄網站顯然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該網站首創的華人網上掃墓的祭拜模式,提倡低碳、環保的同時,讓喪親人群有了一個情感寄託平臺。

  “網上掃墓只是族譜網的一部分,我們還將完善族譜錄網站中家譜族譜、尋根問祖等產品的研發,凝聚華人的家族意識。”彭誠說。“我要做的簡單說就是‘尋根祭祖’,但這個工作太龐大,所以決定先做‘祭祖’,就是網站目前的業務‘網上祭拜緬懷’”。彭誠邊開啟網頁,邊介紹。

  網頁上顯示,目前已有9萬多人在網站上為逝去的親友建立了紀念館,網友累計祭拜近2億次。

  彭誠坦言,自己決定做這個網站時壓力蠻大,因為當時國內已有10多家這樣的網站。他調查後發現大多內容單一,只有簡單的獻花功能。

  為了豐富網站形式和內容,彭誠運用紮實的設計功底,模擬現實生活中祭奠方式進行了創新,不僅提供多種“香燭”、“鮮花”、“祭品”選擇,還開設了留言寄託緬懷的功能。除此之外,網友不僅能為自己的故友建立紀念館,還可到烈士館、名人館進行祭拜。

  彭誠介紹,網友建紀念館和基本祭拜都是免費的,但如果要獻“祭品”則需線上購買。雖然在現實生活中9萬多座紀念館不是個小數字,但在以瀏覽量計算的網路世界裡,這個數字的盈利能力遠遠不夠。

  為了補上網站的缺口,彭誠開始為一些企業做品牌形象設計。百度、呱呱視訊、北京師範大學是彭誠在北京就合作的客戶,他把這些合作專案帶回瀏陽繼續維護,同時積極與瀏陽本地企業開展合作。因為設計作品專業,客戶的口碑傳播讓彭誠在圈內名氣漸長。很快,瀏陽花炮、瀏陽小曲等傳統優勢企業也慕名而來。

  彭誠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誠人文化”,團隊也由最初的3人擴大到20多號人。去年彭誠還玩起了“跨界”,和朋友合夥成立了蒸菜品牌“蒸瀏記”,從logo設計到店面裝潢設計他都親力親為,打算今年5月開張旗艦店,以後逐漸開連鎖。

  “目前設計這一塊盈利情況很好,每年有近300萬元。”彭誠說,這裡面一部分錢要拿出去“養”網站。

  雖然網站要靠“救濟”,但彭誠從未想過把它“丟掉”。“我曾收到過一位網友來信,她在丈夫去世後一度想自殺,後來在族譜錄為丈夫建了紀念館,每天上來留言對丈夫說說心裡話,一段時間後心情釋然,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這個故事讓彭誠很有感慨:“網站寄託了太多人對親友的情感,撫慰了他們的傷痛,對我來說已是種責任,我不僅不會捨棄,更會一直用心經營。”

  彭誠說,他的團隊已經在著手籌備網站“尋根”部分的內容。相信不久後,大家就可以在網上查詢到自己及家族從哪裡來。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年輕人網路創業奮鬥經歷
年輕小夥網際網路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年輕人網路創業奮鬥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奮鬥經歷
年輕人網路創業勵志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致富故事
國內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年輕人網際網路創業奮鬥故事
年輕人網際網路創業奮鬥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當老闆事例
草根網際網路創業奮鬥故事
草根網際網路創業奮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