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青魚常見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青魚是淡水魚中,較為大型的魚種,所以深得釣魚愛好者的喜歡,同時釣青魚也有很多的技巧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釣青魚常見技巧,希望你們喜歡。

  釣青魚常見的技巧

  一、釣青魚要點

  1、選點

  我們在垂釣青魚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選擇釣魚位點,選擇的釣魚位點一定要是青魚的藏身之處,青魚喜歡藏在水草亂石中,所以應選擇水下有水草亂世處,比如河道內有迴流或緩流的灣子。另外,石塊切成的大壩附近或水下石塊較多的地方也是好釣點,因為那裡藏有螺類和河蜆,那是青魚最喜歡的食物。

  1自然水域選擇釣點

  我們在江、河這些自然水域垂釣青魚的時候,應該如何挑選釣魚位點呢?我們可以選擇那些水體較深的深潭處,在一些較淺的水域,若是青魚愛吃的螺螄、蛤、蚌較多,青魚由於攝食需要,也會經常光顧,但要注意選擇水體較深、環境幽靜、人少到之處。還有在每年的產卵季節,青魚都要逆水上溯至產卵場產卵,這種產卵場是基本固定的,青魚較熟悉。在產卵季節,產卵場也是青魚群聚之所,在此處垂釣,自然易於釣上青魚。

  2靜水水域選擇釣點

  ①在岸陡水深、環境幽靜的地方,如水庫的近壩處、山崖下、水底有深潭處,這些地方比較安靜,干擾較少,青魚喜歡棲息,可作釣點。

  ②在水底地形複雜,障礙物多,如木樁、枯樹、岩石等較多,且有一定深度的地方,也是青魚聚居之處,可選作釣點。

  ③在螺螄、蛤、蚌等青魚喜歡攝食的軟體動物密集之處,在這樣的地方應優先選水體較深的位置。

  ④在清晨或傍晚,青魚常游到近岸不遠的水草邊或水底有礫石的地方,若在這些地方垂釣。則釣到青魚的可能性較大。

  2、用餌

  在自然水域裡,一般野生雜食不少,當餌團下水以後,肯定會招來那些行動敏捷、遊速較快的小魚,這些小魚往往會爭先恐後地來搶奪餌食,並讓窩點成了虛窩。這時,釣者就得多準備一些誘餌,並採取拋投的方法,不間斷地向釣點內拋投誘餌,小魚沒來得及搶食的餌料也會引來青魚。

  還可以再糟食中摻一些顆粒大、比重大的餌料,如玉米、小麥、土豆、山芋等,是小魚難以吞嚥,也能引來青魚上鉤。總之,只有在保證窩點不斷餌料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把反應較慢、行動遲緩的青魚引誘火來。青魚的嘴大,有時只需要幾口就能將誘餌吃光。為解決這個問題,既不能讓窩裡的餌料消失,又不能讓青魚吃飽,最好的辦法是用餌料袋誘魚,將誘餌裝在袋裡,魚能聞到香味,卻吞不下去。

  3、釣具

  因為青魚的力氣大,性情猛,而且耐力好,所以要想釣青魚,還是得用傳統釣法。釣具要以長竿配粗線大鉤。竿長一般不短於6.3米,手竿要用竿體堅硬的加厚玻璃鋼杆,釣線用直徑0.35-0.5毫米的高強度線,用8-11號鉤。釣具組合可用長漂配單鉤或雙鉤。

  4、施釣

  釣青魚還得有守釣的恆心。青魚吃餌時過於謹慎,並且行動遲緩,加上自然水域的面大、水較深,窩點在做好以後,有可能很長時間不見魚。這時,釣者就得有足夠的耐心來進行守釣了,否則,放棄已做好的窩點,那就可惜了。在湖、庫釣青魚的原則是:伺釣為主,以守為輔,拋餌做窩是守釣青魚的前提,恆心是釣獲青魚的保障。

  5、釣青魚的方法

  青魚的個頭通常比草魚大,力量也大。咬鉤時乾淨利索,連連幾下就將浮漂拉入水中。若提竿時提不動,感覺鉤被水底障礙物掛住似的,這時千萬不能慌,也不能死拉硬拽,應鎮靜,稍等片刻,若感到魚線在動,就證明是魚上鉤了。

  此時釣魚人既要緊握釣竿,將線繃緊,又應順應魚的掙扎竄遊方向適當放線,但主動權必須由釣魚人掌握,絕不能“放任自遊”,而應有放有收,人在岸邊還要隨著魚走動。若是十幾千克以上的大魚,至少遛魚要遛到十幾分鍾以上,直到感覺魚的掙扎力不大了,人的控制力增大了,再慢慢將魚向岸邊拉。

  此時岸邊要保持安靜,切忌大聲叫喊,以防止魚害怕而向水中做垂死掙扎,最好能遛到魚到水邊時已經肚朝上,這表明魚兒已經有氣無力了。

  二、引遛大青魚技巧

  1、收線時,竿尖不要抬得過高,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以便大魚突然要線而無法洩力放線。

  2、大魚放在水下遛。遛魚的前期只要控制著青魚就可以,不要急著將魚拉得靠近岸邊太近,以防止多餘的釣鉤掛草餌導致跑魚。

  3、青魚中釣之後,很少有脫鉤的現象。這是由於青魚把餌吸進嘴,還要進行咀嚼,鉤子就會跑進它的嘴裡了。這從釣獲的青魚便能看出,青魚中釣時往往嘴上有好幾只鉤,著就是他很難逃脫的原因。

  4、在鉤、線、竿能承受的範圍內,上大魚後是不必緊張的。只要竿與水面保持70℃-80℃,將釣竿弓住不鬆線就行了。當大魚要線時,可讓洩氣裝置發揮作用,使魚負重,以增強鉤、線、竿的承受能力,放線時也要根據需要慢慢地放,不要一下子將線放完。

  5、等大魚吐出大魚星後,魚就後側翻,這時就可以用大抄網或搭鉤將魚提上岸。

  釣魚休閒的好處

  一、提高反應能力

  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初學釣魚的朋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得心應手,這可以鍛鍊人的反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腦細胞的靈活性。

  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

  二、保護和恢復視力

  眼科醫生經常會說:常看遠方,常看綠色,視力就不易減退。一般讀書看報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在40釐米左右的近距離用眼,再加上看電視對目力的損害,還有人需要經常對著電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視力很容易下降。而釣魚主要就是看幾米或者幾十米之處綠水中的浮漂,經常釣魚,既看遠處,又看綠水,能對視力具有保護和恢復作用。

  三、整理釣具使人心靈手巧

  釣魚前,買來的魚竿、魚線、魚鉤、魚漂以及手輪等等,必需自己動手組成釣組。由於要釣的魚類魚種的不同,天氣、場地和季節的差異,這些魚具組合起來的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千變萬化。組合釣具是很難請別人代勞的,既要開動腦筋,還需要有一雙巧手,長一點、短一點、粗一點、細一點、輕一點、重一點,如果調配不當,就必然影響魚兒的上鉤率。

  四、使人心態平和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也比較大,身心有時很難放鬆下來,當進入“你與池水一線牽”的境界時,什麼榮辱、悲歡、得失、功過等等掛心的事情,都會被面前這池清水過濾得乾乾淨淨。

  五、強身健體,遠離汙染

  垂釣地點,一般遠離鬧市,聽不到各種噪音,聞不到汽車廢氣。特別是在春秋兩季這兩個垂釣的黃金季節,綠水青山,日光浴、空氣浴任君選擇,清新空氣大量免費供應。

  釣魚於江河湖海,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噪音小,是養身保健的良好環境。江河湖海邊的空氣中氧氣充足,經常呼吸新鮮空氣,可引起人體各種相應的良好的生理反應;日光可使人獲得健美的面板,紅潤健康的面容。人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增強面板和內臟器官的血液迴圈,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城市噪音已構成環境的嚴重汙染,經常到空曠恬靜的水域釣魚,幽靜的環境能消除兩耳的疲勞,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聽覺功能。

  釣魚活動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種不良情緒,參加釣魚活動有助於提高生活情趣,活躍各種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衛生,防止抑鬱症、精神沮喪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緒的好方法。釣魚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精神飽滿。

  夏季釣魚的保護措施

  眼睛的保健和防護

  騎摩托車或自行車外出垂釣,要戴太陽鏡,這樣既可以防止蚊蟲、灰塵進入眼內,又可防止陽光傷害眼鏡;同時垂釣時要儘量背光垂釣,避免陽光直射面部,選擇眼睛不受水面反射光線刺激的位置;陽光強烈時要戴上偏光釣魚鏡,防止強光對雙眼造成傷害;垂釣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瞭望一會兒,以調節視神經,使眼睛得到休息。

  面板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的強光會使人體天然防護機制受到破壞,使人過早衰老,還會引起面板病,甚至導致“面板癌”,因此要在早晚和夜間垂釣,避開強烈的陽光。如在白天垂釣一定要做好適當的防護,穿長袖上衣和長褲,戴釣魚手套,以減少面板外露。

  穿淺色衣服,因淺色衣服可以反射和折射陽光,吸熱慢,散熱快,保護面板;高溫晴朗的天氣應開啟遮陽傘,在傘下垂釣;經常外露的部位,如臉部,雙手、耳鼻部、勁部可塗防晒霜;選擇有樹木和建築物遮擋的陰涼處垂釣,避免陽光直射,同時要預防水面的反射陽光。

  腸胃的保健和防護

  由於夏季野外垂釣往往是一天甚至幾天。大多數釣友對一日三餐都不太重視,有時會隨便吃點東西,也不管涼熱,上魚好乾脆不吃了,時間一長就容易患胃腸病。因此外出垂釣一定要做好腸胃保護,喝水要喝涼開水,少喝生水。食物要注意衛生,不宜多喝飲料。夏季在野外應該多飲白開水、鹽開水,或是解暑降溫的飲料,以補充體內消失的鹽分,且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手腳和關節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垂釣時垂釣者手腳不要過度暴露在陽光下,防止被灼傷;同時也不要長時間坐在潮溼的地上垂釣,以免得風溼或類風溼病以及其他疾病。

  夏季釣魚的八個要點

  一,定點微誘餌優於頻繁變位誘餌。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頻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二,使用中鉤優於大鉤和小鉤。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只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釣大魚。

  其五,遠投優於近投。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麵、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遊至釣點覓食。魚群吃完便遊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穫量必增大。


看過釣青魚常見技巧的人還會看:

釣青魚必備的知識有哪些
手竿釣青魚必備技巧方法
相關知識
釣青魚常見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釣大魚須知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春季釣鯽魚常見的必備技巧
釣魚打窩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路亞鱖魚相關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夏季水庫釣魚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夏季釣黃尾魚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秋季釣魚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黑坑釣魚的必備技巧有哪些
初夏垂釣的必備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