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個人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充分發揮教師作用,勇於擔當、樂於擔當,聚焦“追趕超越”,打造業績亮點,集聚發展潛能,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追趕超越教師怎麼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師追趕超越心得體會,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教師追趕超越心得體會篇1

  我們要傳達學習市委擴大會議精神,要求全機關領導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做到“講政治、講實幹、講作風、講責任、講廉潔”,在全市民政系統中迅速掀起“大興幹事文化、大興勇於擔當”作風的熱潮,不斷開建立設“品質民政”、“陽光民政”新局面。

  會上,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碧輝傳達領學了省委書記婁勤儉關於換屆紀律的五點要求,學習了省委副書記毛萬春在全市領導幹部大會上對西安“追趕超越”提出的五大優勢和對西安市領導幹部提出五點希望的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市委書記王永康在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和市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精神。

  會議強調,全市民政系統要堅決擁護中央、省市委決定,把思想和行動切實統一到上級的決策部署上來,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陝視察重要講話。

  會議指出,王永康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把好“五關”和“五講”要求,即把好政治關、能力關、作風關、責任關、廉潔關,要講政治,做政治堅定的明白人;講實幹,做實幹擔當的帶頭人;講作風,做團結共事的規矩人;講責任,做履職盡責的責任人;講廉潔,做知紀守紀的乾淨人,全市民政系統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

  會議要求,各處室要不等不靠、先行一步,主動對標“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要求,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三項機制”,緊盯目標、敢於擔當,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嚴肅紀律,營造良好換屆環境。要深刻領會把握從嚴治黨要求,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遵守“九個嚴禁、九個一律”換屆紀律要求,嚴格在黨章、法律法規、條例規定的框架內做好換屆各項工作,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行違背換屆紀律之舉、不縱容違背換屆紀律之事,堅決保證換屆工作始終風清氣正。二是對標成都,加快追趕超越步伐。要圍繞“品質民政”、“陽光民政”建設,緊盯對標成都,切實理清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殯葬改革等對標指標,制定追趕超越措施和方向;梳理城市治理、民間組織管理、社群建設及四社聯動等工作的追趕超越目標思路,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取長補短,拿最要害的癥結“開刀”,逐項研究解決問題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三是查漏補缺,全面完成今年目標任務。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推動下,全市民政幹部職工要在“做”字上下功夫,爭做合格黨員,做好本職工作,盤點對標全年目標任務,對照政府工作報告任務、惠民實事任務、民政改革任務進展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對落實情況要進行評估總結,並及時做好資料整理和材料上報等工作。同時,及早謀劃明年的工作思路和重點工作,在民政工作改革和民政事業發展上再下功夫、再出舉措,為“品質西安”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教師追趕超越心得體會篇2

  2016年11月18日上午,陝西省教育廳黨組中心組開展“兩學一做”第四專題學習討論會,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委“追趕超越”會議精神,集體討論省教育廳“追趕超越”方案。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建利主持並講話,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勇於擔當、樂於擔當,聚焦“追趕超越”,打造業績亮點,集聚發展潛能,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謀劃好下一步重點工作。

  會上,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廳長樑寶林傳達了省委關於關於進一步落實“追趕超越”要求的檔案精神,省教育廳總會計師劉寶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韓忠誠、教育督導團辦公室主任王恆斌、民辦教育處處長呂元等同志圍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發揮黨員作用、勇於擔當作為”主題,結合自身工作和學習實踐作了重點交流發言,與會同志就進一步修改完善廳“追趕超越”方案的具體目標、改革舉措、時間安排等進行了深入討論。與會同志一致認為,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創了黨的建設新格局和新境界,面對新常態下的新挑戰、新形勢下的新任務,要認真學好全會精神,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全力履行自身義務,真正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黨員幹部。當前,要按照省委部署和要求,集中精力打好“追趕超越”這場攻堅戰、持久戰,深化教育改革、改善教育民生,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取得更大的發展。

  結合省委副書記毛萬春日前在全省進一步落實追趕超越要求視訊會議講話和在全省高校校級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要求,王建利在總結會議時強調,機關全體幹部要強化“四種意識”,增強擔當的自覺、擔當的動力和擔當的信心,以敬畏之心對待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責,做到日常工作中勇挑重任、敢於攻堅,成為影響一個處室、帶動一方面業務的“一面旗幟”。要在教育系統各個領域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加強和完善黨建工作,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黨員幹部要重知更重行,嚴以律己,在工作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

  王建利要求,機關全體同志要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創一流”的使命感,圍繞“追趕超越”定位,圍繞“五個紮實”要求,圍繞“四個一流”的具體目標,提振精氣神,激發新活力,挖掘新優勢,以真抓實幹的態度和氣魄攻難關、破難題、促發展。要突出問題導向,立足解決問題,直面問題,對重點任務、突出難題要親自抓、盯住辦,多想能解決的辦法,少講辦不成的理由,一項一項地聚焦中心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實重點任務,從一點一滴中打造業績亮點,集聚發展潛能,真正把“兩學一做”成效轉化為改革發展成果。

  省教育廳黨組中心組成員,機關各處室主要負責人蔘加了學習。

  教師追趕超越心得體會篇3

  為了深入貫徹全市“落實三項機制、加快追趕超越”精神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廓清思路、提振信心,激發基層幹部、教師幹事創業激情,深化作風建設,凝聚發展強大合力,加快教育追趕超越。現就教育系統落實三項機制、深化作風建設、加快追趕超越有關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系列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三項機制”和韓城市“落實三項機制

  加快追趕超越”大會精神。深化全系統“兩學一做一爭當”學習教育和幹部思想紀律作風整頓活動。以落實“三項機制”為牽總,用鼓勵激勵機制激發幹部動力活力,用容錯糾錯機制釋放幹部創新創造才能,用能上能下機制選好用好乾部,營造幹部幹事創業、敢於擔當、優勝劣汰的良好氛圍。開展“幹在實處、提高質量、爭先進位、走在前列”轉作風活動,深化作風建設、激發幹部士氣、謀劃今後工作,打造一直“特別講政治、特別講作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出彩”的幹部教師隊伍,以“幹在實處”的勇毅,推動教育工作“走在前列”,確保追趕超越與全市同步夠格,打造教育追趕超越的“韓城方案”,助力“十三五”教育發展起步開航。

  二、增強“四種意識”

  加快教育追趕超越,必須始終把幹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先手棋”。要以深化“兩學一做一爭當”學習教育為總攬,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到最前面,緊緊抓住學習教育不放鬆,引導幹部教師切實增強“四種意識”,進一步凝聚加快發展的意識和合力。

  ***一***增強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政治和行動上全方位向黨中央和上級要求看齊,正確處理保證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係。始終把中省和市委的要求貫穿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落實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堅決做到執行重大決策部署不動搖,不在貫徹落實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決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絕不對中央大政方針和重大決策部署口無遮攔、評頭論足,做嚴守政治紀律、自覺維護中央權威的表率。對已經明確的政策,儘早儘快制定實施方案,出臺具體辦法,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剛性指標、任務和要求。對確定的重大專案,要做好統籌安排、量化指標,確保配套措施到位、資源支援到位、工作力量到位。

  ***二***增強服務意識。牢固樹立面向大局、面向社會、面向師生的服務意識,堅持從各級各類學校和師生實際情況出發,找準服務方向和內容,謀劃設計好服務載體和活動,在服務中促進教育發展、學校辦學和學生成長。重點解決好服務缺位、越位、錯位的問題,確保學校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在辦學治校、提高質量上。要積極迴應學校辦學需求和師生訴求,從學校反映最多、師生願望最迫切的事做起,為學校提供及時便利、優質高效的服務,為師生營造更加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

  ***三***增強嚴實意識。切實強化從嚴從實的幹事品格,樹立言必行、行必果和定了就幹、幹就幹成、幹就幹好的施政新風,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各類資料的資料必須真實、可靠、管用,各類經費的分配使用都必須講程式、求效益、受監督,各項重點任務的部署必須分解到部門、具體到個人、落實到崗位。重大工作要有明確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重要事項要嚴格實行臺賬管理,做到動態監控、銷號落實。

  ***四***增強紀律規矩意識。要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堅決摒棄特權思想,個人堅決服從組織。要堅持按程式辦事,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彙報的彙報,嚴禁違規用權、擅自越權。要把落實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和問責《條例》作為選人用人的準則和標尺,圍繞讓幹部樹立“三項機制”的理念導向抓好落實,尤其重點破解一些幹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的浮躁之風、虛假之風、懶惰之風、扯皮之風等。要堅持從嚴執紀,加快形成有紀必依、有規必循,違紀必究、違規必查的新常態。

  三、開展“八個怎麼辦”大討論

  在今年7月31日召開的全市“落實三項機制、加快追趕超越”動員大會上。褚錦峰市長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八個為什麼”,李智遠書記就學習討論、謀劃發展提出具體要求。結合教育工作,市局提出“八個怎麼辦”,請各單位結合“兩學一做一爭當”學習教育開展學習討論,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提幾個怎麼辦,形成各自的討論成果,進一步明晰發展思路,補齊短板、迎頭趕上。

  一是,今年以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已由謀篇佈局駛入全面落實的快車道,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推動教育事業持續快速發展,更好地為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發揮好啟智、育才、聚力重要作用,實現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雙輪驅動”這一重大課題,教育工作應該怎麼辦?

  二是,“十三五”末,韓城教育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體系,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優質教育,形成更廣泛的公平教育,健全更加開放的教育體制和機制,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變成更加沉甸甸的獲得感,開創韓城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新篇章,我們應該怎麼辦?

  三是,面對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和高質量教育日益增長需求的“短板”,如何優化教育結構、協調各類教育發展,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有園上、上好園”目標,義務教育如何立足優質均衡再邁新步,高中教育如何特色發展、實現高考關鍵指標重點突破,職業教育如何與全市產業轉型更好對接,民辦教育如何盤活、吸引社會資金健康發展、做優做強……,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

  四是,我們要建設區域教育中心,我們的品牌學校、品牌教師不足,在黃河金三角地區沒有影響較大的學校和教師,課程改革、教育科研如何提質增效、“高效課堂”下一步如何拓展,老師們應該如何提高課堂質量,怎樣建設具有韓城特色的“智慧教育”,怎樣提高我們的後勤保障水平,如何做大做強我們的藝體教育和美育,突出我們的史記文化和校園足球工作,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

  五是,面對全市深化計劃單列試點、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利好機遇,借勢借力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打造“史記文化、教育韓城”品牌的形勢已咄咄逼人,如何做好各個層面的對外交流、如何在對外交流中贏得發展先機,我們應該怎麼辦?

  六是,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公益幼兒園建設,大力推進城鄉學校結對共建,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輪崗交流,推動城鄉教育資源進一步均衡。實施了農村學校“全面改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省級示範高中指標下達農村薄弱學校等政策,但實現教育公平仍然任重道遠,我們應該怎麼辦?

  七是,近幾年我們抓作風建設、抓師德教育、抓執紀監督,想了很多辦法,但群眾對我們的師德問題反響仍然強烈,我們的的個別教師出工不出力、上課“留一手”、課堂不熱課外熱、參與組織學生補課,甚至入股經營教育培訓中心,體罰學生、向家長索要財物等,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

  八是,縱觀工作新形勢,如何教育黨員幹部師生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抓好貫徹落實、實現作風建設、“創衛”、精準扶貧的提質增效;如何落實“三項機制”、提振幹部教師士氣、讓大家理直氣壯教書育人、激情幹事,共襄教育發展盛舉,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叫熱叫響,我們應該怎麼辦?

  教師追趕超越心得體會篇4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成就復興偉業的強大支撐。10月12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同志在與我省文藝界代表座談時發表了十分重要的講話。講話登高望遠、氣勢恢巨集、思想深刻,從俯瞰歷史、審視當下、面向未來3個時間維度,闡明瞭如何在堅定文化自信上把握意義、作出貢獻、扛好大旗,指出了建立文化自信的3個基礎、我們必須肩負的3種責任和建設文化大省的4件要事,是對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在陝西落地生根的自覺實踐,為全省上下堅定文化自信、講好陝西故事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發展長卷中,咸陽以其悠久的人文歷史、厚重的文化底蘊,書寫下了諸多璀璨奪目、絢麗多彩的篇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更應看齊中央和省委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歷史擔當和堅定決心,主動傳承文化基因、堅持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以文化“軟實力”打造發展“硬支撐”,為加快建設富強人文健康新咸陽提供磅礴引力和不竭動力。

  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本質屬性和基本規律,進一步夯實思想根基、堅定文化立場。“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從婁勤儉同志的重要講話中自己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時代性非常鮮明,其既淵源於連綿不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又植根於波瀾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民族性非常濃厚,其“形成於民”“化民於俗”,吸納了民族文化中的優秀因子,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群眾性非常廣泛,其來源於群眾、紮根於群眾、服務於群眾,從百姓生活中挖掘素材,從人民心聲中汲取營養,做到了接地氣、有靈魂。探究咸陽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脈絡,無論是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培樹全民價值信仰,還是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凝聚幹群思想共識,無論是開展文化外宣活動、打造城市特色品牌,還是創新公共服務模式、積極推出精品力作,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的實踐中,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出發,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發展方針,始終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終擴大文化對外交流互鑑,才能使其獲取源源不竭的動力、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本質屬性和規律特點,認真總結和堅持已有經驗,增強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和勇氣,進一步把握大勢、順應趨勢,堅持尊重傳統又貼近時代,堅持紮根鄉土又面向世界,堅持內化於心又外化於行,理直氣壯高揚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旗幟,堅定不移守護咸陽百姓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先進文化健康持續發展。

  大力挖掘和提升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道德涵養、啟用文明因子。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母體,更是文化自信的“根”和“魂”。認真研讀婁勤儉同志重要講話,自己由衷地感到,一地一域越是“文化積澱深厚”,越要守望這“根”這“魂”,“深入挖掘蘊含其中的價值理念、道德規範、治國智慧,以文化人、以史資政,在溯源尋根中凝心鑄魂”。2300多年前,秦孝公在咸陽定都建制、變法圖新,度量衡的統一、郡縣制的確立、書同文車同軌的推行以及中華民族大一統格局由此發端,思想勃興、文化演進、王朝更迭的一幕幕歷史大劇紛紛上演。大地原點精準定位我國幾何版圖中心,古絲綢之路第一驛站標註史上繁榮,外交使者班超經略西域捍衛大國尊嚴,關學鼻祖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詮釋秦人文化自覺。以二十四孝中“刻木事親”、“賣身葬父”和“親嘗湯藥”為代表的孝道文化,以後稷教民稼穡為代表的農耕文化,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千年大佛寺為代表的佛學文化,以弦板腔、民間剪紙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鄭國渠為代表的水利文化等,也都在不同歷史時期綻放異彩、交相輝映,無不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倫理道德觀念和精神價值追求,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我們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古為今用、兼收幷蓄、推陳出新,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在地理標誌產品、城市建設、生態保護和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彰顯秦風秦韻秦文化,擦亮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底色,讓收藏在禁宮館閣中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典章古籍裡的文字走出來、活起來,在補充、拓展、完善中發揮資政育人、成風化人的作用,讓咸陽歷史文化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廣泛繼承和弘揚革命歷史文化,進一步鑄牢理想信念、汲取前進力量。孕育和成長於戰鬥歲月中的革命文化,是中國道路、中國理論和中國製度發展的深厚土壤,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涵育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情懷和執政理念,賦予了中華文化與時偕行、歷久彌新的時代特徵。婁勤儉同志指出:“陝西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地方。”同樣,咸陽這片具有悠久而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是聖地延安的“南大門”,有馬欄、爺台山以及陝西、山西、河南原省委機關等大量革命舊址,積聚形成的馬欄革命傳統極大地豐富了延安精神,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高度凝結。自覺傳承紅色基因,堅定革命文化自信,咸陽有家園依託、有史蹟佐證、有時代責任。我們一定要深度挖掘彌足珍貴的紅色資源,加強各類紀念設施的保護利用,沐浴共產黨人的理想之火、信仰之光,使紅色基因在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上不斷完善、充實和發展,始終不忘信念初心、赤子初心、趕考初心、使命初心,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中續寫時代的光榮與夢想,把婁勤儉同志“堅持正確方向,與黨同心同德”的要求落到實處。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牢牢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掌握在手中,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從黨的偉大精神中篤定前行目標、汲取奮進營養,在賡續紅色傳統中張揚文化自信、走好新長征路,真正讓我們黨倡導的先進文化浸潤人民群眾的心田。

  叫響做實咸陽精神和城市品牌,進一步強化文化支撐、引領時代風尚。“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千百年來,老秦人秉承特有的文化氣質和精神密碼,取長補短、交流互鑑,不斷豐富和拓展著咸陽精神的時代內涵。黨的之後,我們鮮明提出了“崇德包容、尚法創新”咸陽精神和“大秦故都、德善咸陽”城市品牌。其中,崇德是咸陽人的品質,包容是咸陽人的胸懷,尚法是咸陽人的遵循,創新是咸陽人的路徑,這是支撐咸陽未來發展的精神文化特質。落實婁勤儉同志“提升文化重鎮地位、傳好文化陝西大旗”的要求,我們一定要以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強化文化的浸潤、支撐和引領作用,將共建共享理念貫穿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工作全過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社會生活各領域,以群眾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提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水平,進一步叫響做實咸陽精神和城市品牌,不斷提振人民群眾的精氣神,更好提升城市的內涵和氣質,精心打造內外兼修、形神兼備、秀外慧中的宜居宜業宜遊新咸陽,切實增進人們對咸陽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全面促進文化事業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放大特色優勢、增強競爭實力。婁勤儉同志指出,“扛好文化大旗”,“一靠歷史積澱,二靠名家大師,三靠精品力作”。咸陽歷史遺存豐富,文化人才眾多,民俗文化浩繁,推動文化事業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有基礎、有條件。依託豐厚的文化資源和厚重的文化土壤,放大特色優勢,增強競爭實力,更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爬坡過坎、追趕超越的致勝之道。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文化特色優勢向發展競爭優勢的轉變。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加快市民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設施建設,聚力辦好省運會,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加強文化人才培養,培育更多名家大師,扶持重大題材創作,推出越來越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講好鹹陽故事、傳遞咸陽聲音,重振西部文化重鎮的雄風,為咸陽人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可感可知的文化食糧。堅持以文興城,依託深沉厚重的歷史文脈、光榮悠久的革命傳統、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發展“文化+”,放大馬欄紅色旅遊小鎮和馬嵬驛、袁家村等鄉村旅遊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釋放文化資源“乘數效應”,做到文化與旅遊融合、文化與創意融合、文化與網際網路融合,真正使文化產業成為調整經濟結構的著力點、市域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提升發展軟實力的支撐極。

追趕超越個人心得體會範文資訊
社群追趕超越個人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老師個人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教師個人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黨員個人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黨員個人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個人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個人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個人解放思想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個人解放思想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基層工作人員追趕超越心得體會
2017年學習追趕超越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