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徵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5日

  中華武術之所以能綿延數千年,今天能被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所接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徵,希望你們喜歡。

  中華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徵一:天人合一,陰陽互補

  中國古代哲學是傳統文化思想的源泉,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傳統哲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觀點。著名學者張岱年先生說:“中國哲學有一個根本觀念,即‘天人合一’”。臺灣學者錢穆也指出“中國文化特徵可以用‘一天人,合內外’六字盡之”。古代哲學的這種重要思想,深深滲透到脫胎於傳統文化的中華武術之中,併成為其思想基礎。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了天人之間的統一性與合理性。古人常常把認得行為歸依於“天道”的流行。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提出“萬物皆備於我,上下與天地同流”,“始生人者天也,始生地者天也”《呂氏春秋》。甚至把人的倫常和情感貫注於“天道”,並將其擬人化:“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人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這種天人感應,陰陽互補的理論不勝列舉。古代體育科學理論的構建直接來源於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陰陽理論在古代體育科學思想中根深蒂固。中華武術中的動靜、虛實、剛柔、進退等的演化,無一不是在陰陽理論的指導下衍生而來。至於太極圖說更是最終演變成整個古代體育科學的理論依據,這是一種從形象描述到理論圖式的進化。“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靜,互為其根”《周子全書·太極圖說》。先民們正是據此理論解釋了天體的演變和人體在自然力影響下的功能變化。將陰陽理論推演得淋漓盡致的莫過於太極拳。太極拳的全部執行機制,都是按一物兩體,和諧穩定的模式來進行的。所呈現的動靜、開合、形神體用、虛實、剛柔,構成了一個互補系統。

  古人把宇宙間的一切,包括人體自身,都看成是由對立力量之消長而導致的大化執行,而人又於此流變過程中,努力去把握和守護某種不變的陰陽狀態。因此中華武術追求的不是人與自然的對立、挑戰與對抗,而是更強調兩者的融合與順遂。在精神上是追求身體與精神能夠在同一過程中得到頤養,這些都構成了中華武術獨特的價值準則和人文景觀。

  中華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徵二:仁愛待人,禮讓三先

  “禮”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的中心範疇和文明進化的主旋律。現代社會經常使用的文明、秩序、道德等概念都有禮的輻射,至今,禮仍是我國人民的主導意識和規範意識。孔子是中國禮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一整套以禮為核心的學說“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他把一切都納入禮的軌道,當然武術的產生與發展也不例外。由於儒學是古代確立宗法制度、規定人論道德禮法秩序的治世學說,因此被統治者當作維繫其統治地位的思想工具,具有群體秩序的強制性,從而被當作官方的正統思想對社會加以灌輸,規範著人們的行為,逐步成為了社會崇尚禮儀、循規守禮的思維定勢。

  脫胎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中華武術,不可能成為遊離於主體文化之外的獨立的文化現象,必然受制於禮文化的約束。“禮”的觀念代表著武術文化的一大價值取向,“未曾習藝先學禮”,是中華武術的一向傳統,這種“禮”是對人的心靈進行內在約束與外在規範的倫理觀念。

  中國武術崇尚的“禮”,首先是習武者個體精神規程化的理想形式。因為習武者的肉體經過多年的特殊訓練後,已經具備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攻殺和防身技巧,那麼,習武者相應的精神價值也便隨之有所更新,對習武者的“禮”的內涵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與更高的要求。古代的武術活動歷來有著嚴格的等級觀念和濃厚的禮儀化色彩,並始終遵守“對御不爭第一籌”《王建·宮詞》,“貴賤不相逾”《韓非子·有度》的古訓。最典型當數射禮了。“大射、賓射、燕射、鄉射”,以四種不同的冠名錶示不同級別的比賽,並且不同級別用的弓、箭、箭靶和射箭時所配的音樂都不同,各有名目,等級分明,禮儀繁瑣。“禮”和“讓”一直伴隨著中華武術的交往活動。“揖讓而升,下而飲。”如果上下級交手,下級的讓即是“禮”,上級若是技高一籌,也禮讓三先。即便是在較為激烈的武術競技中,也只能是點到為止。

  絕不像西方拳擊所推崇的“一拳必殺”的技擊效果,更排斥西方原始拳鬥、自由搏擊式的血腥廝殺。而是以服人為上策,以打人為下策,以殺人為下下策。因此在古代武術中難以看到激烈而震撼人心的對抗場面,通常只是在一定範圍內技藝的切磋而已。中華武術的孕育和發展一直遵循著這一思想基礎與倫理標準,因此在主觀上有形無形地賦予了中華武術“禮”的文化特徵。

 

  中華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徵三:怡情鑄志,保家衛國

  儒家思想歷來主張修身養性,並以追求聖賢理想人格為重心,以修齊治平為修行方法,從而達到“內聖外王”的理想境界,並“推廣於社會,使天下道一風同”。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種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個體到群體的修養方法,它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哲學的高層境界,與現代奧林匹克倡導的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觀眾,以文明行為和道德方式,公平、友好地參與比賽的精神可謂一脈相承。

  同這種關注現實,積極入世的精神相呼應,中華武術偏重於在修身養性、怡情鑄志上下功夫,而輕於定時定量的運動規程,以及對人體極限的衝擊。中華武術文化以其深層次的哲學思想,成熟的訓練方法,完美的藝術形象輝耀於世,實為人類文化史上的瑰寶。內外兼修、神形兼備、注重武德,歷來為武術文化的第一要義。在武術運動的練習中,無處不凸顯出自強不息、自我修養、人格完善的傳統文化精神。練武先修德。習武的真正目的在於修身養性,強身健體。中華民眾一直在或隱或顯地追求著“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武界三大德,實踐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止戈禁暴,厚德載物”的生命理想。古代先民們正是藉助武術這種形式,去著力培養一種所向披靡的勇氣與意志,樹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養成一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浩然正氣。正是武術文化具有的積極進取、戰勝頑敵、尋找自信、播揚威嚴等多重意義,構成了國家威望與威嚴的潛在標誌,不斷地培養著民眾的群體意識、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當華夏民族遭受異族挑釁與欺侮時,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向心力與凝結力。一旦國家需要,就會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譜寫一曲曲血灑疆場、保家衛國的正氣歌。楊繼業、岳飛、戚繼光等一大批文武兼備、盡忠報國、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都得益於武術文化的薰陶,充分體現出傳統文化所弘揚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的人生極高境界。

  中華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徵四:澄澈清靜,延年益壽

  傳統文化歷來把心理、生理與人生哲學相聯絡,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壽、生活情趣,構成一個互感的體系。認為一個人奔競浮躁、汲汲以求,生活情趣的格調就不高,在心理境界上也就不夠澄澈清靜,在生理上也就難免“夭傷”。反之,一個人無慾無求,少思少慮,退避自守,在心理上也就能清靜空靈,在生理上也就能夠長壽。“靜”成為傳統文化中修身自安的第一要訣。“知止然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論語·大學》,此皆言“靜”之重要。靜是體力上、精神上的放鬆,靜則氣和,志正體直。中華武術的演練中也極為重視靜的作用,如武術中內功的修煉和氣功中的行氣,都要求排除雜念,全神貫注,意守丹田。要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猛虎嘯於後而不驚。只有心靜神凝,內氣才能磅礴騰挪,上下鼓盪,周流不息,達到強身益智,祛疾增壽的養生效果。中華武術中的大部分拳種,如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六合八法拳、意拳等,都把養生健身作為其主要宗旨和社會功能。“此拳本是修身煉氣之術,長生不老之基,打人猶其餘事”《太極拳正宗》。“詳推用意終何在,延壽益年不老春”《十三勢行功歌訣》。這些都高度概括了太極拳等拳種練功的終極目的。

  中華武術文化以其深層次的哲學思想,成熟的訓練方法,完美的藝術形象,和迴歸大自然的情趣為世人所矚目。它虛實相宜,實用性與觀賞性並舉,淺錶行為與深層哲理緊密銜接,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極好的運動方式和思維軌跡,至今仍然不失為人類文化中的精品,值得弘揚與發展。


中國武術的文化內涵含義有哪些
中華武術劍術
相關知識
中華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徵有哪些
中國武術與傳統文化聯絡理論知識
春節傳統文化知識有哪些呢_春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的故事
關於傳統文化詩詞有哪些
中華的傳統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道有什麼聯絡
中國過年的傳統文化作文有哪些
武術的基本練習步法有哪些
有關信的傳統美德故事有哪些
元宵節的傳統食物具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