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的知識點複習歸納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高三的備考正在進行中,地理的知識點相信大家正在總結。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地理的知識點複習歸納,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地理的知識點複習歸納

  1.自然因素原料:臨近某原料產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業.能源:臨近某能源產地***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能源充足──動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開闊,利於建廠.水源:臨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經濟因素市場: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場廣闊***對市場指向工業更明顯***.交通:臨海或海港、臨河湖或河流交匯處、臨鐵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工業.技術:科教發達或臨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勞動力素質高──技術密集型.農業基礎:臨近商品糧基地或農業產區,農業基礎雄厚或農業發達.

  3.社會因素國家政策:國家政策的扶持、鼓勵,國家政策變化***解決就業的工廠設在不盈利的區位;為縮小經濟差距進行的西部大開發***.國防安全:某時期國防需要個人行為***或偏好***:如海外華人、華僑的投資工業慣性:考慮搬遷費用或政府的影響或出於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

  4.環境因素風向:嚴重汙染大氣的工廠,應該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口地帶,或者在主導風向的垂直兩側選擇廠址,季風區佈置在當地最小風頻的風向的上風地帶。水源:有廢水排放的工廠應佈局在遠離水源地或遠離河流上游區;自來水廠佈局在居民區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區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佔地面積小無汙染的工業,佈局在城區;用地規模較大、汙染較輕的工業可佈局在城市的邊緣或近郊地區;嚴重汙染難以治理的大型企業,宜佈局在遠離市區的遠郊或郊外。生態環境:工業佈局應遠離生態環境脆弱地區。

  高效複習地理的方法

  1、規律法。

  抓住資料的內在特點,找出其規律性。極半徑和赤道半徑是說明地球形狀的二個基本概念,前者為6356.8公里,後者為6378.1公里。如果把小數忽略,我們不難發現這兩個資料的千、百位數部分別為6與3,而十位數和個位數前者為5和6,後者為7和8,連起來恰好是自然數5、6、7、8。二分二至是反映地球公轉過程中季節和晝夜的轉換點,這些日期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後,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前後。從春分算起,四個節氣的月份依次為3、6、9、12,均為3的倍數,而日期分別為21、22、23、22,周而復始,迴圈不止,這一來就易於記了。

  2、興趣法

  通過競賽活動獲取的一些地理資料,通常終身難忘。將枯燥的資料與趣味的地理知識相結合,也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眾所周知,“米”是國際上通用的長度單位,最初由法國於1791年決定的,其標準是通過巴黎的子午線從赤道到北極的千萬分之一。“哩”航海中所用的距離單位,它相當於赤道上經度,分或子午線上緯度,分的間隔距離***約1.8518公里***。學生了解這些知識,就有了記憶赤道和經線長度的慾望。又如大陸、次大陸、島嶼都是重要的地理概念,它們都是以一定的資料為根據的。其中,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為768萬平方公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面積為217萬平方公里,這就意味著面積相當於或大於澳大利亞的陸地為大陸,面積小於格陵蘭島的陸地為島嶼,處於兩者之間並且相對獨立的陸地就是次大陸了。一旦明確了這些資料的地理意義,自然就有了記憶這些資料的自覺性。

  高三地理備考備考方法

  一、更新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聯絡十分緊密,初中地理知識不紮實,就很難適應高中地理學習,而整個中國的現狀是,初中地理教育嚴重不足,尤其是農村初中的地理教學更薄弱,有的找非專業的老師帶課,有的甚至就不開地理課,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認為,這是高中學生普遍感覺地理難學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計劃補習初中地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圖,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動手寫***或表達***,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佈的學科,地圖可以容納無數的地理知識***或叫地理資訊***,學會用地圖,會使你的地理學起來很輕鬆;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學們必須理解地理原理,然後學會應用地理原理解決地理問題,這好比做數學題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樣;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點,要求同學們用專業術語來表達地理問題,所以平時要勤動手寫,要學習課本語言和老師的地理語言;地理試題是有一定的答題規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績,必須總結答題規律和答題技巧。下面我展開講一些地理試題的答題技巧。

  1.要有答題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試題,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識、原理或技能解決它,否則,它就不是一道好題。這一思想是要告訴你,做地理試題時,不要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響因素,比如,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的組成要素;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這類知識容易出問答題,我們可以用“要素分析法”來解決。第一,好好審題***用咬文嚼字的態度去審題***;第二,寫出做題理論***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選符合題意的資訊***資訊從材料中來,從學過的知識中來***;第四,表達***用專業術語回答;若是簡答題,分條回答;先主後次;要注意是簡述還是詳細分析等等***。

  3.另外,要學會不斷總結答題技巧。如果你經常對某種型別的題目很苦惱,難道你就不想想辦法解決一下嗎?可以與同學們交流對策,也可以與老師交流對策,而不是,這次錯,下次錯,以後還錯。

  三、上課要認真聽講。

  不要指望著上課睡覺而課下背背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績,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課堂上認真聽課了,真正理解了,課下就不用再費大力氣去自學了。況且很多重要的知識和原理隱含在“活動”中,課本中根本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須認真聽課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聽課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課堂上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堂任務。

  老師上課設定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老師讓你在書上劃一下,你就沒有必要非把它寫下來;老師讓你必須動手用自己的語言去寫答案,你就不要只劃課本的原話;老師讓你們分組討論完成任務,你最好先不要單幹;老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任務,你最好不要與其他同學討論......總之,不要自作聰明地偷懶,對老師佈置的任務大打折扣,這樣結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對平時的練習題有所取捨,不要搞題海戰術。

  我們平時做的地理試題,充斥著大量的怪題、舊題、偏難的試題,對同學們“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師,我們要擦亮眼睛,看清這些地理試題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資料編寫的很厚,內容總結的很多,其實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看似給人“很專業”的印象,其實是為了增加頁數,編書人和書商的利潤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試題是把課本中的某一句話拿出來考學生,高考絕對不會這樣考!課本中某的一句話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是正確的,但是把它單獨摘出來就不一定正確了,這樣的題目我們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試題材料資訊嚴重不足,根本與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不一致,把學生當成博物學家來考!本人經常遇到一些錯題,它們在很多教輔資料中到處“遊蕩”,毒害著我們學生。

  4.很多題目中的圖、表製作十分粗劣,根本經不起科學考究。

  5.有些教輔資料為了充實內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題目拿來讓高一的學生做,無形中增加了難度,使本來就困難的地理學習和教學雪上加霜。


高考地理日界線知識點有哪些
高考地理拉丁美洲居民的複習知識點
相關知識
高考地理的知識點複習歸納有哪些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三英語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二政治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
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