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及其特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8日

  現在人們學習太極拳基本上都是通過太極拳教程來練習的,沒有專門的老師去教,那麼練習太極拳需要注意哪些要點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套路出真功

  在一些太極拳愛好者當中流傳著一種錯誤的看法即功夫都是從套路當中練出來的。

  目前,不同拳架的套路千差萬別,甚至有些互相矛盾,同樣一個攬雀尾,不同的流派皆有不同的練法,甚至同一個師父在不同時期所傳的拳法也會不一樣。經常會有一些文字和視訊描述某某太極“宗師”的青年架、老年架或者祕傳架動作如何,似乎練熟這樣的一套架子就足以徹悟太極拳的深義。其實,習練者對每個拳架的具體內涵不甚了了,在這種前提下,還不斷地推陳出新,創造出新的套路來,這種所謂的新派太極往往只是在動作上的革新,而無實質性的創新意義。

  許多太極拳愛好者,對於套路絕對化是津津樂道,還借用前人的事蹟來論證——有“太極一人”之稱的陳發科老先生每日就練拳三十遍,卻不知道他在三十遍之外還曾練過什麼內容,更別提其他訓練內容的比重以及重要性了。

  訓練應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我訓練。自我訓練中不僅包括練習盤架和套路,還包含各種層次的發力、步法、身法、眼法、反應和功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訓練。

  第二部分是從自我訓練到實戰的過渡訓練。就傳統太極拳的推手、打手的練法而言,絕不是當今流行的那種溫柔的訓練模式,而是有著非常強的針對性與實際操作模式,且是為實際運用而設定的。

  第三部分就是實戰訓練。套路練習中的對敵招式是假想式的,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實戰中的對手可不會站著不動,讓你隨便打。實戰訓練是在雙方接觸中的針對性訓練,是對本能反應、搶點奪位,以及技擊的角度、距離、時間差、力度、承接能力和打擊能力的綜合訓練。

  太極拳訓練體系的每個環節都有其各自的針對性、各自的訓練要求和功能,各種訓練方法不能相互代替,只有把各種訓練模式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功效,真正獲得太極拳功夫。

  二、把拳當操練

  有些人習練太極拳不是以技擊實戰、強身健體或者修身養性為根本目的,而只是刻意地去追求套路的高難、新穎、美觀、舒展、大方,競技中能得高分,使其具有一種“藝術性”。

  這種現象在太極拳表演中尤為嚴重,評委評分、選手是否能拿冠軍,只看其動作是否好看,真正打出來的拳架與太極拳譜往往貌合神離,形神相悖,枉顧其是否符合太極拳的本義。殊不知,這些所謂的對套路的“發展”、“美化”,恰恰違背了傳統太極拳拳法的合理性,破壞了它一招一式原有的功能。太極拳套路訓練中的每個動作都應該完全符合人體基本的間架結構的正確運動,如果破壞了這個基本結構,就違背了太極拳使身心陰陽平衡的功能。正如佛經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佛家講究種下什麼樣的因緣,即得什麼樣的果報,練習太極拳一旦偏離了太極拳法的根本主線,必然無法體現出太極拳的內涵和真諦,也無法得到習練太極拳理應產生的效果。

  還有些人為了增加表演效果,盡力地顯示太極拳中的發力,任意地增加彈抖。的確,有時候彈抖得越多越厲害,觀眾的掌聲就越多越響亮,但這種刻意為之,錯誤地理解了彈抖的力量,誇大了彈抖在太極拳中實際所佔的比例。事實上,彈抖在技擊實戰中的用處並不是很大。在迅猛的實戰當中也沒有這樣抖來抖去的時間。實戰中,你的對手往往每秒鐘能打六到七拳,你一拳還沒抖完,就不知道被對手打到哪裡去了。所以,這種抖彈只適用於自我陶醉式地表演。“抖”,實際上是一瞬間把力抖彈到對方的體內,而不是自我欣賞式的顫抖。鬆、活、抖、彈,一秒鐘幾拳都出去了,根本沒有讓你進行所謂“運勁”的時間。

  三、推手技擊擒拿化

  太極推手講究“踢拿摔打,分筋錯骨,拿脈點穴”,“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徒手搏擊中,擒拿的效果並不是很大,只有在近身接觸之時才能有所發揮。

  張三丰的《太極拳經》中說,“任彼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太極拳不同於其他拳法流派的特點便是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靜制動。然而,許多太極拳拳師為了展示太極拳以柔克剛的效果,過高地看待擒拿在太極拳拳法中的地位,過頻地用擒拿來進行演示和教授。

  擒拿教起來較為簡單,也比較安全,可以讓學生增加興趣,可是一旦以偏概全,用擒拿來代替太極拳的其他拳法動作,那就是捨本逐末了。要知道,擒拿不等於技擊,擒拿只是技擊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正如前輩們常說的“巧拿不如笨打”。更何況高手互相搏擊時,想碰到對方都難。

  有人認為:“先拿後打,打中有拿,拿中有打。”雖然不能說這種理論絕對錯誤,但在實際運用當中,“拿中有打”是很難發揮出來的。

  有很多太極拳愛好者把太極椎手,作是一種擒拿術,認為推手就是技擊的一種表現形式,擒拿又是推手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思路對於太極拳的習練是非常不利的。

  四、推手程式化

  太極拳推手的訓練體系是一種高密度、高強度、多變化的綜合訓練體系。只有這樣訓練,才能充分地體現太極推手的性質和特點。模式化的訓練,往往只是入門時期採用的一種練習方法,習練者切勿把它當做是太極推手訓練的全部內容。

  古人云:不依規矩,無以成方圓。為方便太極拳的初學者學習,這些程式化推手對於教學來說有一定的效果,初學者這樣練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定基礎之後,就不適合修習這種程式化推手了。因為這種程式化推手培養不了技擊實戰中所需要的全部素養。

  傳統的太極拳推手訓練體系完全是從實戰中總結出來的,具備“踢拿摔打、分筋錯骨、拿脈打穴”等各種上乘要求,無論是沾手、分手、接手還是合手,其每個階段的動作練習都與前後的訓練密切相關,環環相扣。

  目前,大部分太極推手的訓練方法,往往是一種固定節奏的定式訓練,缺乏節奏和力度等的變化。太極拳練習的初期,應從有形有勢中找勁,培養合理的間架結構和用力習慣,但到了中高階階段,就要訓練自然而然的本能反應,需要習練者拋開定式化的束縛,達到自然而然地應變。拳諺說:“有形有意皆是假,拳到無心始見奇。”

  不要把太極推手等同於技擊,或乾脆認為推手就是放慢了的技擊。其實,推手只是通往技擊道路的一個階段。目前,很多人演示太極拳的對抗時,為了方便,往往採用推手的方式,利用推手和擒拿來表現。試想,如果對方不是處在推手的狀態下,而是與演示者進行實戰,敢問這些展示出來的技術還能得心應手地使用嗎?

  推手是建立在不脫點接觸的基礎之上,搏擊卻沒有這種約束。傳統的太極推手在不脫點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各種技擊方式,這就是老輩人說的“亂環”,推中可以帶打。這種技擊形式的推手是通往太極拳實戰的必經之路,始終貫穿著技擊實戰所需要的各種素養的培植,包括脫點和不脫點的訓練。根據訓練的指導思想,就能辨別所進行的推手訓練是否服務於技擊實戰的需求。

  太極拳講究拳無定法,周身無處不是拳,遍體無處不太極,挨著何處何處擊。此處的“拳”並不侷限於手部;我們常說的“手法”如何,也不僅僅指手上的動作;“推手”也是一種概指的說法,“推”不是單一的肢體前推,“手”也並不單指手的動作。唐朝詩人賈島曾因為一句“僧推月下門”而在“推”和“敲”之間來回斟酌,低頭騎驢時不小心衝撞了正在巡邏的韓愈,留下了一段推敲故事的美談。所以,推手之“推”字也應該取“推敲”、“試探”之含義,並不僅僅是“推開”的意思,而“手”是泛指以手部動作為代表的攻擊和防禦技法。太極拳推手訓練初期,手上的技法運用較多,但同時也要練習用身體去推,用身體去引化對方的力量。

  太極推手講究手分八法,足分八法,身分八法。除了手上能夠走出八個勁,身上同樣也需要練出來,這才能達到太極拳的整體性。“推”並非是肢體上的推,也要訓練意識、本能、承接、發放、遊走,推手是綜合性的訓練的概指,最終的效果是能夠隨感而發,隨感而行,應物自然。

  初期的推手訓練是從勁力開始,到了中高階階段,也要培養用意的快慢、引化、聽勁,練習利用對手的反應時間差來進行力的發放。同樣一個引化,可以用手引化,也可以用身法引化,還可以用步法引化,在練習時,逐級深入,最後形成自然而然的本能反應。

  五、一個模式練到底

  太極拳訓練體系的系統化至關重要。從初級漸入高階,每個階段的訓練方式都能夠加以驗證,有其獨特的目的,和前面與後面的訓練又眾著直接的聯絡,從而練有所用,環環相扣。

  許多太極拳愛好者,往往相信“功到自然成”,只管天天練便罷,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一些太極拳愛好者,他們的練法讓我們感覺非常吃驚。他們練了二三十年,都是那麼一種訓練模式。就好比一個人刻苦學習小學課程,學了二三十年,最多隻能說明他小學知識的根基比較紮實,而初中、高中和大學的課程都沒有接觸到,其水平又能高到哪去?同理,這樣訓練,又如何能達到太極拳的上乘境界呢?

  推手、盤架、技擊等任何一個要素,在不同時期的要求都不一樣,每個階段的訓練目的非常清晰明確。以太極拳的盤架為例,第一層次是以身帶手,第二層次則是以手領身,第三個層次則是以神運身。

  第一階段講究落地生根,八面支撐;但是到了下一個階段,則是腳下如綿,虛實轉換;再到後面的階段,則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正如有位拳家所說:“太極拳第一步慢練,第二步快練,第三步快慢相間,慢不可痴呆,快不可錯亂。”

  六、技擊實戰講手化

  一個球員,不管在訓練場上表現多好,在比賽時的命中率往往都會下降很多,這就是練和用的區別。我們必須清楚,講手只是一種訓練手段,不能代表技擊實戰。因為在現實中,你的對手不可能對號入座,讓你按照套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敵人是活動的,也在隨時尋找你的空檔。

  目前,太極拳講手已是很普遍的教拳模式,有許多太極拳老師通過講手去描述太極拳的各種動作的用法,使太極拳愛好者能夠更好地體會拳法的作用、引化和發放,更直觀地去理解太極拳的一招一式。這種講手教學適合於初學者,他們可以從中初步體會到太極拳的各種攻防轉換,並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一式多變。

  不過,這只是一種教學模式,不應該成為應用模式。就像籃球教練在訓練隊員時,可以把各種技術分開講解,但隊員們上場比賽時,更多的是要依賴在平時的大量訓練中所養成的素質,而不是訓練時學到的技術單招。舉個例子,許多老師傳授單鞭的運用,常常用一隻手抓住對方的一隻手,另外一隻手往對方面門打去,但在實際運用中,對手的身形位置和他自己的身形位置,都在隨機變化,要想恰到好處地用上這個姿勢,往往是很難的。有時候,可能左手是雲手的一個動作,右手卻變化為白鶴亮翅的動作,這都是隨勢而變的。

  有時候,對方想著如何來打我,但在肢體接觸的一瞬間,我將受力點突然改變,同時也改變了對方的作用點,他原來想好的各種用法突然間就用不出來了,就會陷入一個短暫的發愣狀態。對方一旦改變了重心,失去了平衡,我們就可以順勢破壞對方的間架結構,對方想好的招法就很難打出來。

  太極拳雖然起步的方法不同,但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技擊而言,從推手過渡到技擊,這一部分更需要針對性的訓練。系統而言,要經過沾手、分手、接手等方面訓練才能過渡到技擊。沾手主要是運用太極拳“踢拿摔打”等各種技法,在不脫點的前提下,任其發揮,絕不是為了推手而推手。分手手法可開可合,可分可離,無論是步法、手法還是身法,講究“腳無定位,身無定型,手無定法”,這樣與技擊更接近了一步。接手實際上也是技擊的前奏,在敵我雙方沒有接觸的前提下,瞬間打擊對方;如何去承接對方的進攻承接不是硬接,可以用步法、身法、手法接,目的就是保護自己,使敵揹我順,這是太極拳接手的根本要求。只有通過各種訓練才能逐漸過渡到技擊。

  有人開玩笑地說,太極拳練習班是老弱病殘學習班。的確,太極拳習練者的老齡化現象嚴貫,年輕體壯的人所佔比例非常小。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中提到“耄耋能御眾”,即七八十歲的老人仍能與人較量,現實中的太極大師也往往是些鶴髮童顏的高齡人士,這很容易讓人誤解,似乎練到老年才可有所修為。為什麼不能培養一批“青年即可御眾”的年輕太極拳家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訓練方式的不足,甚至錯誤。

  七、“練時慢,用時快”

  社會上還有個“練時慢,用時快”的說法,認為平時練太極拳越慢越好,實戰之時自然就快。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平時不練快,在真實的對敵實戰中根本就快不起來,將難以適應對方快速的變化,只會落敗。

  只有進行了快和慢的速度訓練,才能做到“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在技擊實戰中,面對風格各異的不同流派的功夫對手,一位真正的太極明師會展現出真正的技擊特點。實戰對手不可能與你慢悠悠地比劃玩耍,要想抵擋對手疾風驟雨、風雷電掣般的攻擊,必須“你快我更快”。

  這裡所說的“快”並不是單指肢體動作上的快,主要是指自身的敏感程度高、本能反應快、啟動速度快、執行路線短。訣曰:“心如火藥手似彈,靈機一動鳥彈飛;身似弓弦手似箭,弦響鳥落顯神威。起手如閃電,電閃不及合眸;擊敵如迅雷,雷發不及掩耳。”這是前輩對太極拳技擊實戰的高速度特徵的體認,值得我們這些後輩深思。

  快與慢是相對的,但又是密不可分的。必須要有“快”的訓練,才符合前賢們的教導。只有這樣,才能在實戰驗證中應對自如。

  無論是哪一派的高妙武功,沒有經過“快”的訓練,也很難在實戰中發揮其應有的威力。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高速度、高力度、多變化的,嚴格、完整的訓練,長期積累的各項太極素養才能夠淋漓盡致地發揮,從而可以坦然地在實戰中面對各派拳家。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
 

什麼時候練習太極拳最合適最好
命門在太極拳練習中的重要性
相關知識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及其特點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幼兒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學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冬季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練習太極拳的禁忌事項有哪些
初學太極拳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