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會滅絕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恐龍[1]***學名:Dinosauria***是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

  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發生的一次大滅絕事件,使恐龍等一大批爬行動物滅絕了,同時消亡的還有海洋生物中的菊石、箭石等。這次大滅絕的凶手又是誰呢?

  

  凶手是小行星?

  人們提出了許多假說來試圖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科學家阿爾瓦雷斯等人提出的“小行星撞擊說”。這個假說之所以被很多科學家支援,是因為對義大利、丹麥等許多地域上百個剖面的研究發現,在白堊紀末期黏土層中有含量異常的銥和衝擊石英顆粒。由於地球上銥的含量很低,因此異常的銥含量有可能來自於地球外的小行星,而衝擊石英顆粒也只有在高溫下才可能形成。此外,科學家們在墨西哥的在尤卡坦半島發現了直徑180千米、深900米的巨大隕石坑,說明巨大的撞擊是確實發生過的。科學家根據這些證據提出了一種令人興奮的假說:有一顆直徑達10千米的小天體,從天而降,造成了這場大滅絕。

  可以設想一下,一個直徑為10千米的天外來客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地球大氣層下部的對流層不過7千米,而大洋的平均深度是3千米。直徑10千米的小天體可謂“頂天立地”了。它的重量可達1兆噸,撞擊地球之前和大氣作用的激波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大氣圈打穿一個碩大的天洞。撞上地球之後,其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全世界核裂變礦物所蘊藏能量的一萬倍。人們猜測它會形成極大的火球,產生巨大的撞擊坑。熔岩鋪滿坑底,激射出極大量的泥沙碎屑,夾雜著水、蒸汽和氣化的隕石,很快形成一個直徑達數十千米的熱氣柱,扶搖直上,到達30千米的高空,並呈現出蘑菇雲狀,在同溫層內側四散鋪展開,而細粒噴射物更可能被帶入百千米的高空。

  白堊紀末期富含銥和撞擊石英顆粒的黏土層可能就是隕石撞擊地球后,在數年內的落塵堆積物。這些巨量的塵埃可能在很長時間內遮擋了陽光,使得地面植物無法接受足夠的陽光,光合作用停止,因此大量死亡,造成了食物鏈的中斷。同時這層厚厚的“毯子”反射太陽光,也可能使得全球的氣候在短時間內變得乾燥寒冷,很多缺乏禦寒能力的生物迅速被凍死,大片森林變成荒漠。

  但是,只要人們再進一步思考,疑問就永無止境,像這樣徹底掃蕩式的滅絕方式,為何只殺死了包括恐龍在內的一部分生物?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小行星撞擊的破壞作用並沒有假設的那樣劇烈,那麼它真的有足夠的能力殺死所有的恐龍嗎?一些研究指出,過去認為恐龍在白堊紀最末期突然消失的現象也許不是一個真實的現象,有些資料分析顯示,在白堊紀末期,恐龍的衰落實際上經歷了相當長的一個時間,也許有一百萬年,甚至更長;換而言之,在小行星撞擊之前,恐龍家族已經開始衰落了。情況是不是這樣的呢?把所有恐龍的滅絕歸咎於小行星撞擊,顯然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還有其他“幫凶”嗎?

  現在很多人相信,恐龍的滅絕是很複雜的原因造成的,小行星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下面再介紹幾種其他的假說。

  印度次大陸等地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也被認為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火山噴發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熾熱的熔岩流、火山碎屑流和火山灰等有害物質,並且還會造成地震、海嘯等次生災害。這些因素除了可以直接殺死恐龍之外,還可對周邊的環境造成長久的汙染。中國學者的研究表明,這種微量元素的汙染可以影響到恐龍的生殖功能,導致恐龍蛋出現病變,孵化率顯著降低,恐龍就因此“斷子絕孫”。

  還有一些假說認為:恐龍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能適應新出現的被子植物而被毒死的,或是因為無法與崛起的哺乳動物競爭而遭到淘汰,或是不能適應降低的氣溫而被凍死。這些假說從各個側面揭示了恐龍生活環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但需要強調的是,任何一個假說和支撐它的證據都有適用的範圍和侷限性,都不能解釋所有恐龍消亡的原因。所以像恐龍滅絕這樣複雜的事件,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得知它具體是怎樣發生的。不過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才有不斷探索的動力。

電子秤能稱重的原因
肥皂水能吹出泡泡的原因
相關知識
恐龍會滅絕的原因
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哪些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
造成動物滅絕的原因_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老鼠不滅絕_老鼠沒有滅絕的原因***2***
演講會失敗的原因
手機電池會爆炸的原因
蜘蛛會織網的原因都有哪些
為什麼突然間會失眠的原因
抽菸過肺後會頭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