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用藥物及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兒童是非常容易生病的群體,那麼兒科常用藥物有哪些呢,以及兒科常用藥物的作用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種

  抗生素

  小兒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常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藥物。兒科工作者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藥理作用和用藥指徵,更要重視其毒、副作用的一面。對個體而言,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而外,過量使用抗生素還容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衡,使體內微生態紊亂,引起真菌或耐藥菌感染;對群體和社會來講,廣泛、長時間地濫用廣譜抗生素,容易產生微生物對藥物的耐受性、進而對人們的健康產生極為有害的影響。臨床應用某些抗生素時必須注意其毒副作用,如腎毒性、對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等。

  第二種

  腎上腺皮質激素

  短療程常用於過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等;長療程則用於治療腎病綜合徵、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哮喘、某些面板病則提倡區域性用藥。在使用中必須重視其副作用:① 短期大量使用可掩蓋病情,故診斷未明確時一般不用;② 較長期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長,影響水、電解質、蛋白質、脂肪代謝,也可引起血壓增高和庫欣綜合徵;③長期使用除以上副作用以外,尚可導致腎上腺皮質萎縮,可降低免疫力使病灶擴散;④ 水痘患兒禁用激素,以防加重病情。

  第三種

  退熱藥

  一般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劑量不宜過大,可反覆使用。

  對乙醯氨基酚是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多數的小兒複方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成分,所以在服用本品退燒時應禁止同時服用具有該成分的小兒感冒藥,避免重複給藥,藥物過量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推薦使用

  布洛芬混懸液,就是我們俗稱:美林。是目前最常用的退燒藥,其副作用相對對乙醯氨基酚要小。在感冒藥中極少包含布洛芬成分,若服用布洛芬進行退燒,會處於正常藥物劑量範圍,可避免藥物過量。推薦使用

  第四種

  鎮靜止驚藥

  在患兒高熱、煩躁不安、劇咳不止等情況下可考慮給予鎮靜藥。發生驚厥時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鎮靜止驚藥。嬰兒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發生Reye綜合徵。

  第五種

  止瀉藥與瀉藥

  對腹瀉患兒慎用止瀉藥,除用口服補液療法防治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外,可適當使用保護腸黏膜的藥物,或輔以含雙歧桿菌或乳酸桿菌的製劑以調節腸道的微生態環境。小兒便祕一般不用瀉藥,多采用調整飲食和鬆軟大便的通便法。

  第六種

  乳母用藥

  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楊酸鹽等藥物可經母乳影響哺乳嬰兒,應慎用。

  第七種

  新生兒、早產兒用藥

  幼小嬰兒的肝、腎等代謝功能均不成熟,不少藥物易引起毒副反應,如磺胺類藥、維生素K3可引起高膽紅素血癥,氯黴素引起“灰嬰綜合徵”等,故應慎重。

治前列腺炎的藥物
藥物過敏休克的症狀有哪些
相關知識
兒科常用藥物及作用
兒科常見疾病及用藥
冠心病的常用藥物及用藥安排
抗真菌藥物的作用機制
精神疾病藥物副作用有那些
減少藥物副作用的方法
非那根是什麼藥以及作用功效
白木耳的藥用價值及作用
外用激素類藥物副作用
分子靶向藥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