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日常預防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中國人的糖尿病有個典型特徵,就是餐後血糖升高明顯。那麼糖尿病日常如何預防?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糖尿病的日常預防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糖尿病的日常預防方法

  1、注意飲食

  飲食調節對於糖尿病人最為重要。工作繁忙,應酬多的糖尿病人最容易出問題,因此,糖尿病人必須解決好這個問題,儘量減少應酬性宴會。吃飯七八分飽即可,食物結構要合理,均衡飲食,葷素搭配,少油少鹽,儘量少吃甜食和煎炸食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多吃玉米、小米、燕麥片、全麥粉等粗糧。兩餐之間來杯酸奶或者吃點水果當作“加餐”,即少食多餐對身體有益。

  2、按時服藥

  降糖藥一定要帶在身邊,並準時按量應用。對於應用胰島素的病人,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現時隨意減少或中止胰島素的治療,應儘快找醫生處理,調整胰島素用量。最好能購置一臺血糖測量儀,經常自測血糖可使降糖藥應用得更準確、合理。

  3、注意休息

  過度勞累或長期精神緊張,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須保障足夠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年輕人通宵不睡的現象更是愈演愈烈。有規律的、合理的作息安排,才能使身體的內分泌系統運轉在一個良性迴圈的軌道上。

  4、適當運動

  運動可增加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是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之一。糖尿病人再忙也要堅持每天鍛鍊20分鐘,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專案為宜。經常性、有規律的運動可讓身體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糖的利用增加,從而改善血糖和血脂含量,避免糖尿病的發生。每天要帶孩子在戶外走一走,動一動,儘可能把雙休日還給孩子,運動是預防糖尿病最簡單的方法。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即使是病情比較嚴重的糖尿病人,只要做30分鐘的醫療體操運動,其血糖濃度也會大幅度下降,使病情穩定。

  5、重視感染

  即便是感冒、小癤腫、小外傷***特別是足部***也不放過,一定要認真治療直到痊癒。因為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比一般人不宜治癒,還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酮症酸中毒。

  引發糖尿病的原因

  1.缺少維生素

  人體缺少維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芬蘭的研究小組對健康中年男子進行了為期4年的跟蹤觀察。在觀察期間內,其中體內維生素E含量低的男子患糖尿病的危險是正常人的4倍。因此,除減肥和加強體育鍛煉可減少患糖尿病的危險外,增加維生素E的攝入量也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

  2.愛看電視

  愛看電視的人是較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與每週看電視時間不到一小時的男性相比,每週看2至10小時電視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危險高出66%;看電視時間在21至40小時的男性,危險增加一倍;看電視時間在40小時以上者,危險提高几乎兩倍。這項研究顯示,長時間看電視這種缺乏運動的生活形態和患糖尿病的危險有直接關聯。並不是電視本身帶來糖尿病危險,而是通常看電視越久,代表一種典型的生活態度與習慣,即攝取過多卡路里和運動量較少。

  3.壓力大

  喪偶、經濟困難或其他改變生活的變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生活中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因而產生巨大心理壓力,是發生Ⅱ型糖尿病的普遍現象。研究人員發現,遭到過重大打擊的人,比受打擊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4.吃得過飽

  吃得過飽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過飽,肝臟內“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C”***簡稱SREBP-1C***會增加,導致胰島素作用下降,進而引發糖尿病。

  長期進食過飽,會使人體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長期處於“負擔”過重、相對疲勞狀態,造成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特別是有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人群,極易誘發糖尿病。另外長期吃過多飲食對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存在胰島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體內的胰島素過量積存,從而造成高胰島素血癥,而高胰島素血癥是導致全身性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

  5.水果當飯

  天熱的時候,即使可口的飯菜擺在面前,也不容易引起食慾,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飲料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來應付一頓飯。醫生說,各類瓜果飲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飲料所含糖分偏高,對一些本來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來說,不加節制地進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線上升,從而引發糖尿病症。

  6.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瑞典的研究人員在對8000名沒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蹤長達10年後發現,這些人當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覺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輕微糖尿病,而且這些人患病的一個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1、性功能障礙

  特別是中年肥胖的性功能障礙者,可考慮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時檢查血糖情況。

  2、突如其來的視力減退

  突然發生,或迅速加重的近視、視力模糊等視力減退的情況發生時,在找不到原因的情況下,可考慮檢查一下血糖。

  3、餐後低血糖

  糖尿病早期由於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胰島素分泌達高峰時,餐後血糖高峰已過,因此可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如果在兩餐中間的時間,經常發生頭暈、心慌等低血糖症狀時,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4、面板瘙癢

  當身體的面板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特別是老年人,除考慮老年性面板瘙癢外,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時檢查血糖。

  5、腹瀉

  每日腹瀉次數2~10次不等,常於餐後、夜間或清晨排便,大便不成形或是脂肪瀉,表現為頑固或間歇性的腹瀉時,也要考慮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可能,需進一步化驗血液。

糖尿病有什麼飲食預防的方法
糖尿病怎樣預防有哪些小常識
相關知識
糖尿病日常預防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日常預防方法有哪些
尿毒症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預防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早期預防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飲食預防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常患的眼部疾病與預防方法有哪些
日常預防感冒有哪些方法
電腦病毒預防方法有哪些
頸椎病的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