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形成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腦中風的相關知識。

  :

  腦中風或腦卒中是由腦部血液迴圈障礙導致以區域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徵的疾病。造成腦中風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中風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見的。

  ***2***心臟病,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溼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均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血栓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

  ***3***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腦膜、腦血管,或單獨侵犯腦血管引起腦動脈炎,如化膿性、結核性、黴菌性炎症和風溼病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少數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6***代謝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與腦血管病關係密切。

  ***7***各種外傷、中毒、腦瘤、腦腫瘤放射治療以後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

  另外,氣溫變化,環境、情緒的改變,過度緊張、疲勞等也是腦中風的原因。吸菸、過度飲酒者中風發病率也會大大增加。

  腦中風的症狀:

  1、頭痛:無論是腦出血或腦梗死,頭痛非常常見,亦是一個重要的腦中風症狀和訊號。

  2、嘔吐:一般是伴隨頭痛一起出現的,也非常常見,其特點是多為噴射狀嘔吐。如遇有嘔吐咖啡色***醬油樣或棕黑色***液體,表示病情非常為重。

  3、眩暈:眩暈還多伴有嘔吐或耳鳴,是腦中風的症狀中比較常見的。

  4、一側肢體和麵部的感覺異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現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從口角流出的現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6、突發的視感障礙:表現為看不見左或右的物體或視覺缺損,也可以表現為一過性的眼前發黑或眼前突然飛過一隻蚊子的感覺。

  7、突發的言語不清和吞嚥嗆咳症狀:表現為病人說話不清,吐詞困難,喝水或吞嚥時嗆咳。

  8、意識障礙:變現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應、打呼嚕,嚴重的可出現深度昏迷。

  注意事項

  1、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徵,緊急聯絡神經科醫生。

  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搶救,若必須移動時千萬要小心。

  3、手腳麻痺、語言障礙、視力障礙等是腦中風的先兆,要儘早發現、治療。

  檢查有否麻痺等症狀

  ①鼻子一側出現皺紋,左右鼻脣溝不對稱。

  ②嘴的一側下斜,臉部不對稱。

  ③口水下滴。

  ④出現打鼾。

  ⑤臉色發紅***或發青***。

  ⑥眼睛充血。

  ⑦劇烈嘔吐。

  ⑧大小便失禁。

  ⑨發燒或出汗等。

  後遺症

  1.麻木

  是腦中風後遺症中比較常見的,表現為: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面板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

  2.嘴歪眼斜

  表現為鼻脣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3.中樞性癱瘓

  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呈痙攣性癱瘓。

  4.周圍性癱瘓

  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5.偏癱

  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也是常見的腦中風後遺症。

  6.失語

  失語是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喪失。

  7.失認

  失認是指病人認識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及對身體部位認識能力的缺失,是腦中風的症狀之一。

  8.失用

  失用,即運用不能,病人肢體無癱瘓,也無感覺障礙和共濟失調,但不能準確完成有目的的動作。失用包括:觀念運動性失用、觀念性失用、結構性失用、穿著失用、口——面失用和肢體——運動性失用。

  治療

  該病發病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甚至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為主症。一般情況下發病後初始2周內為急性期,2周以後進入恢復期,半年以上則為後遺症期。急性期以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效果最好,而在恢復期的治療中則中醫尤其是鍼灸治療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鍼灸能顯著改善癱瘓肢體和語言等功能,提高治癒率,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鍼灸治療中風病歷史悠久,見效獨到。在20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即有明確記載:“偏枯***即半身不遂***,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

  以後歷代醫家對針灸治療本病各有論述,無論是取穴還是鍼灸方法,都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提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代鍼灸工作者在總結前人治療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不斷創新,使鍼灸治療本病的有效率和痊癒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傳統的鍼灸方法以疏通經絡為主,多取陽經穴,輔以陰經穴,對中風癱瘓的多數症狀確有療效。近來又有針刺“醒腦開竅”法應用於中風病的臨床治療,該法在選穴組方、運針手法方面進行了革新,以取陰經穴為主,陽經穴為輔,主要是改善元神之府大腦的功能,醒神通絡。

  利用蜜蜂尾針蜇刺穴位,比單純的鍼灸治療更有效果。蜂針液對於腦中風後遺症的療效與其所含有相當複雜的化學成分直接相關,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這些化學成分廣泛的生物學作用和生物學效誚發揮綜合作用的結果。腦中風屬疑難病症,中西醫治療尚無理想效果的藥物。採用蜜蜂鍼灸療法,給腦中風患者的康復來了希望。

慢性結腸炎的疾病知識推廣
什麼原因導致腎衰竭
相關知識
腦中風形成的原因
颱風形成的原因
小腦萎縮形成的原因
城市風形成的原因分析
腦囊腫形成的原因
颶風形成的原因
腦膜瘤形成的原因
季風形成的原因與影響
腦萎縮形成的原因
膝上型電腦藍屏形成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