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常見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風溼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讓人防不勝防,但是想要預防風溼病其實可以在其症狀下手,風溼病的症狀比較明顯,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風溼病常見的症狀,希望能幫到你。

  風溼病常見的症狀

  ***1***發熱:風溼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血沉快。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2***疼痛:風溼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溼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溼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溼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溼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面板黏膜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徵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面板潰瘍等。

  ***4***雷諾氏徵: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伴有面板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溼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瘋、系統性紅斑狼瘡。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風溼病的護理措施

  1.患者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臥。

  2.日常洗漱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溼。

  3.風溼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乾毛巾及時擦乾,尤其是在運動後。衣服汗溼後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溼侵體。

  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6.風溼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

  7.風溼病在病情控制後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並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8.風溼病常反覆發作,病期較長,患者更應培養樂觀心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

  風溼病的飲食調理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藥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藥補。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溼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蔘、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溼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溼,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猜你喜歡:

類風溼病的症狀如何預防
引起風溼的因素有哪些
相關知識
風溼病常見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類風溼關節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肝病病人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精神分裂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房顫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糖尿病常見的症狀及其病因
風溼病的症狀和護理方法
糖尿病常見的症狀及危害
頸椎病的常見症狀及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