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滑坡的原因與應對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滑坡是一種重大的自然災害,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可估計的影響,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生滑坡的原因和應對措施,希望大家喜歡!

  滑坡的原因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誘發滑坡活動的外界因素越強,滑坡的活動強度則越大。如強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誘發的滑坡多為大的高速滑坡。

  人為因素違反自然規律、破壞斜坡穩定條件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滑坡。例如:1.開挖坡腳:修建鐵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廠等工程,常常因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下滑。例如我國西南、西北的一些鐵路、公路、因修建時大力爆破、強行開挖,事後陸陸續續地在邊坡上發生了滑坡,給道路施工、運營帶來危害。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滲漏,工業生產用水和廢水的排放、農業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滲入坡體,加大孔隙水壓力,軟化巖、土體,增大坡體容重,從而促使或誘發滑坡的發生

  水庫的水位上下急劇變動,加大了坡體的動水壓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誘發滑坡發生。支撐不了過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軟弱面下滑。尤其是廠礦廢渣的不合理堆棄,常常觸發滑坡的發生。滑坡此外,劈山開礦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巖、土體受振動而破碎產生滑坡;在山坡上亂砍濫伐,使坡體失去保護,便有利於雨水等水體的入滲從而誘發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類作用與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結合,則就更容易促進滑坡的發生。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的工程活動破壞了自然坡體,因而滑坡的發生越來越頻繁,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應加以重視。

  滑坡的防治措施

  消除和減輕水的危害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係,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巖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常用的方法有:

  1,水平鑽孔疏幹;2,垂直孔排水;3,豎井抽水;4,隧洞疏幹;5,支撐盲溝。

  改善邊坡岩土力學強度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儘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2,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

  1,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巖體;2,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3,預應力錨杆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巖質邊坡;4,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巖體或土體的強度;5,SNS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6,鑲補溝縫。對坡體中的裂隙、縫、空洞,可用片石填補空洞,水泥沙漿溝縫等以防止裂隙、縫、洞的進一步發展。

  滑坡的應對措施

  發生時的應對措施當遇滑坡發生時,至少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1***當處在滑坡體上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能慌亂。要迅速環顧四周,向較安全的地段撤離。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動迅速,都有可能逃離危險區段。跑離時,向兩側跑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動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險的。當遇無法跑離的高速滑坡時,更不能慌亂,在一定條件下,如滑坡呈整體滑動時,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物,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983年3月7日發生在甘肅省東鄉縣的著名的高速黃土滑坡——灑勒山滑坡中的倖存者就是在滑坡發生時,緊抱住滑坡體上的一棵大樹而得生。

  ***2***當處於非滑坡區,而發現可疑的滑坡活動時,應立即報告鄰近的村、鄉、縣等有關政府或單位。如群測群防站或縣、市、地區及省政府,均設有“國土資源局”。該機構應責無旁貸地擔當此項責任。並立即組織有關政府、單位、部隊、專家及當地群眾參加搶險救災活動。

  ***3***政府部門應立即實施應急措施***或計劃***,迅速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及可能的影響區。並通知鄰近的河谷、山溝中的人們做好撤離準備,密切注視災情的漫延和轉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轉化為泥石流災害***即次生災害***。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線工程***如水庫、幹線鐵路、幹線公路、發電廠、通訊裝置、幹線渠道等***所引發的次生災害或第三次災害的發生,如火災、洪水等。注意調查滑坡是否有間歇性活動特點,儘可能確定其再次活動的可能性和時間。如果必要的話***需經有關專家或科技人員論證***,應迅速設立觀測點***站***或觀測網,密切注視其變化動態,“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發生後的自救互救

  ***1***人工呼吸。在施行人工呼吸前,應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汙物,取去口中的活動義齒,然後使其頭部後仰,下頜抬起,併為其鬆衣解帶,以免影響胸廓運動。人工呼吸救護者位於患者頭部一側,一手托起患者下頜,使其儘量後仰,另一手掐緊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氣,然後深吸一口氣,迅速口對口將氣吹入患者肺內。吹氣後應立即離開患者的口,並鬆開掐鼻的手,以便使吹入的氣體自然排出,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成人每分鐘可反覆吸入16次左右,兒童每分鐘20次,直至患者能自行呼吸為止。

  ***2***心臟按摩。如果患者心跳停止應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立即施行心臟按摩。若有2人搶救,則一人心臟按壓5次,另一人吸氣1次,交替進行。若單人搶救,應按壓心臟15次,吹氣2次,交替進行。按壓時,應讓患者仰臥在堅實床板或地上,頭部後仰,救護者位於患臥一側,雙手重疊,指尖朝上,用掌根部壓在胸骨下1/3處***即劍突上兩橫指***,垂直、均勻用力,並注意加上自己的體重,雙臂垂直壓下,將胸骨下壓3~5釐米,然後放鬆,使血液流進心臟,但掌根不離胸壁。成年患者,每分鐘可按壓80次左右,動作要短促有力,持續進行。一般要在吹氣按壓1分鐘後,檢查患者的呼吸、脈搏一次,以後每3分鐘複查一次,直到見效為止。

老人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宮縮的原因是什麼
相關知識
發生滑坡的原因與應對措施
嘴脣乾裂脫皮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空氣汙染的原因與防治措施
運動中抽筋的原因與急救措施
春季地板潮溼的原因與防潮措施
高血壓的原因與預防措施
女性口氣的原因與應對方法
家庭火災的預防與應對措施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應對措施
白帶褐色的原由和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