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低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血壓低即低血壓是指體迴圈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根據病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壓,根據起病形式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低血壓。

  病因介紹

  發病原因

  低血壓根據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為: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1]

  生理性低血壓狀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但無任何自覺症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

  2.病理性的低血壓病

  除血壓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狀以及某些疾病。低血壓病可分為:

  ***1***原發性低血壓病:

  指無明顯原因的低血壓狀態,如生理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低血壓病***。

  ***2***繼發性低血壓病:

  是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以致出現虛脫和休克的徵象,稱為急性低血壓。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而大多數情況下,低血壓為緩慢發生,可逐漸加重,如繼發於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所致低血壓,其防治主要是針對原發病。

  發病機制

  原發性低血壓病的發病機制迄今未明,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屬於中樞神經細胞張力障礙有關的疾病,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血管舒縮中樞的抑制過程加強,血管收縮與舒張動態平衡發生障礙,血管舒張佔優勢,最終導致動脈血壓降低。此外,內分泌功能失調,體內某些調節血壓的物質排泌失衡,如血管緊張素-腎素-醛固酮系統、兒茶酚胺類等升壓物質分泌降低,而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等舒血管物質增多,也可能參與低血壓病的形成。至於遺傳因素、年輕時患過某些傳染病,慢性扁桃體炎、咽峽炎、營養失調如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缺乏,以及氣候、地理環境、風俗習慣、職業等等對低血壓病的產生也可能有關。

離職原因
心跳快是什麼原因
相關知識
血壓低的原因及治療
女人血壓低的原因
孕婦血壓低的原因及食療方法
血壓低的原因
老人血壓低的原因
孕婦血壓低的原因
老年人血壓低的原因及調理方法
低血壓高的原因
導致血壓高的原因有哪些
餐後血糖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