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期間注意事項以及運動會小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在運動中,如發生面色蒼白、嘴脣發紺、高度呼吸困難、胸悶、腳痛、背痛、以及嚴重的四肢無力、頭暈、氣短、出冷汗等,或出現對自己的動作難以控制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或禁止運動的進行。你還知道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一、運動會注意事項

  1.運動會上運動員不佩帶首飾、手錶,不帶鑰匙等其它物品進場.

  2.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提高肌肉的力量、彈性和靈活性,同時提高關節韌帶的機能,增加韌帶的彈性,使關節腔內的滑液增多,從而防止肌肉和韌帶的損傷。冬季運動會時,準備活動的時間應該長些.

  3.運動過程中掌握知覺過程,產生意識預見。

  4.運動時要嚴肅認真,並組織嚴密。掌握好動作的要領。

  5. 進行短跑活動要注意不能串道,特別是在衝刺的時候,身體衝力很大,精力高度集中且思想防備意識鬆懈,一旦相互絆倒,極容易受傷。中長跑時,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如果氣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張的太大,否則,進冷氣會肚子痛。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

  6.比賽前30 --40分鐘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7.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8.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長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長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

  9.參加學校運動會,一定要在指定的地方觀看比賽,不要在賽場上隨意穿行、玩耍、亂逛,以免影響其他運動員的比賽,同時也避免被鉛球或其它器械傷害

  10.比賽結束後,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要堅持做好放鬆活動,例如慢跑等,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

  11.運動會結束後,不要馬上大量飲水、吃冷飲,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浴

  12.運動結束後, 要做好整理活動和放鬆活動。

  13.沒有比賽專案的同學不要在賽場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以免被投擲的鉛球、標槍等擊中,也避免造成人員傷亡。

  二、運動小常識

  ◎運動中防止扭傷的自我防護:

  1、認真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準備活動。準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2、要正確掌握各種運動的動作要領。運動的動作要領是根據身體各部分的機理特徵科學總結出來的,違背了動作要領,採取一些不宜的違背科學的動作,就有可能造成身體部位的損傷。學生在運動或比賽中應根據老師教導的動作要領,認真體會和掌握,切不可盲目隨意,自行其事。

  3、做好場地裝置的檢查,加強安全防護。運動或比賽之前,老師應對場地設施進行認真檢查,運動或比賽時,在各個環節配置人員做好互相防護。

  ◎運動中幾種情況的自我把握:

  1、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準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2、注意劇烈運動後的“重力休克”。此種情況主要是劇烈運動中的突然停止引起,多是賽跑後立即坐下或躺下,造成腦部和其他部位缺血、缺氧。因此,賽後必須以逐步減少運動量來過渡,用慢跑、行走、放鬆體格及深呼吸運動來達到這一目的。

  3、在運動中,如發生面色蒼白、嘴脣發紺、高度呼吸困難、胸悶、腳痛、背痛、以及嚴重的四肢無力、頭暈、氣短、出冷汗等,或出現對自己的動作難以控制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或禁止運動的進行。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儘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運動及比賽前的飲食

  運動前的飲食對訓練或比賽的結果有絕對的影響,適當的營養可以提升訓練的效率和比賽的成績,不適當的飲食則會讓你提早感覺疲勞,或是腸胃不適,無法表現出應有的水準。

  運動前的飲食依照個人的喜好、習慣、適應的程度,和參與的運動而各有不同,當然有些運動員相信在特定的時候吃特定的食物,會為他們帶來好運,不論如何,運動前的適當飲食有以下的功能:

  1.為體內的肝醣做最後的補充:替整個運動的過程提供充足的營養:肝醣是主要的能量來源,肝醣存量不足會使人提早感覺疲勞,而影響表現。

  2.提供充足的水分。

  3.安定腸胃道:讓你不至於在運動過程中感覺飢餓,也不會因為吃得太多而感覺肚子不適。

  4.提供自信:讓你感覺你已經有充足的準備,可以表現出最好的成績。

  ◎運動前應該吃些什麼?

  運動前應以高醣類、低脂肪的食物為主,例如麵包、飯、面、和水果等,這些食物容易消化,又能提供醣類,作為運動時的能量來源。如果運動的時間超過60—90分鐘以上,可以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例如水果、脫脂牛奶、米飯、豆類,這些食物緩慢的被消化成醣類,能夠常時間的供應醣類給運動中的肌肉使用。如果運動的時間短於60分鐘,可以選擇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例如麵包、運動飲料,這些食物很快的就被消化,能夠迅速提供醣類。

  高纖維的食物比較容易造成肚子不舒服,因為它們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消化,有些高纖維的食物也富含醣類,例如全麥麵包會使你在運動中感覺不舒服,就應該避免在運動前吃這些食物。

  ◎什麼時候吃最好?

  進食的時機隨著比賽舉行的時間,和食物的總類而不同,共同的原則是,吃進去的食物可以在比賽過程中提供充足的營養和能量,而又不至於在運動過程中造成腸胃道不適。

  高熱量或是高脂肪的食物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才能消化,一般而言,正常一餐的食物約需要3—4小時的消化時間,才不至於在運動中感到腸胃不適,份量較少的一餐約需2—3小時,少量的點心只需一小時,這些情形依照個人在運動時對胃中食物的感覺不同而有差異。如果你在運動時對胃中的食物很敏感,少量的食物就會令你感到飽脹不適,你就需要讓食物有更長的時間消化。

  身體上下震動比較大的運動員,例如籃球、跑步等等,對胃內的食物通常比較敏感,少量的食物可能就會令這些人感到不舒服,這時就需要在比賽更早前進食,或是減少食物的攝取,以減輕這些症狀。一般而言,身體震動比較小的運動員,例如自行車和游泳選手,比較不會受到胃中食物的影響,對於進食的時間和食物的選擇有比大的彈性。

  少數的人若是在比賽前15—120分鐘吃甜食或是高升指數的食物,例如運動飲料、汽水、麵包、蜂蜜等,在運動時會發生血糖過低,而感到頭暈和疲勞。這是因為胰島素受到醣類的刺激而分泌,這原本是維持血糖的正常反應,但是運動時肌肉使用比平常更多的血糖,而造成血糖過低。運動前的一點甜食對你的表現會有幫助,但是如果會出現血糖過低的症狀,最好的方法是,在運動前5—10分鐘再吃這些甜食,胰島素的分泌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反應,而在運動開始後,胰島素的分泌就會被抑制,不會對升高的血糖產生反應,也就不會有上述的血糖過低的症狀發生。

  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或是任何的進食時間表可以適合每一個人,每個人都需要在練習時實際體驗,模擬比賽時的賽程,找出最適合最有效的食物和進食的時間。最好不要在比賽時嘗試沒有在練習時試過的食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三運動後需要的事項

  1.不能立即休息

  在劇烈運動時,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多集中在肢體肌肉中。由於肢體肌肉強力的收縮,會使大量的靜脈血迅速回流給心臟,心臟再把有營養的動脈血送至全身,這時的血液迴圈極快。

  如果劇烈運動後立刻停下來休息,肢體中就會有大量的靜脈血淤積在靜脈中,造成心臟缺血,血壓過低,大腦也會暫時性缺血,容易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面色蒼白甚至休克暈倒等症狀。

  因此,在運動之後,應做一些放鬆、整理活動,如慢跑、舒腿、深呼吸等,讓血液迴圈平穩下來。

  2.不能暴飲

  劇烈運動後往往口渴,不少人習慣暴飲白開水或其他飲料,但這樣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一方面,大量喝水會讓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加之出汗,鹽分更容易散失,使細胞滲透壓降低,導致鈉代謝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另一方面,劇烈運動後腸胃血液少,功能差,對水的吸收能力弱,過多的水會滲入到細胞和細胞間質中,引起腦血壓升高,使人出現頭疼、噁心、視覺模糊、心律緩慢等水中毒症狀。

  所以,劇烈運動之後,雖然很口渴但一次性不宜喝水過多,應該採用“多次少飲”的方式喝水。運動之後,可採取以下的飲水方式。

  ①用水漱口,減輕口渴

  在運動後,雖然感到口渴,但這種口渴主要來自於運動時呼吸加強,水分蒸發較快和唾液分泌減少變稠,使得口腔、咽喉、呼吸道和食道上的黏膜比較乾燥。此時,應該用水漱漱口,使呼吸道部分黏膜溼潤一下,再有意識地加以剋制,那麼口渴的感覺就會減輕。

  ②大量出汗後補充鹽分

  鍛鍊之後大量出汗,不僅損失了大量的液體,也損失了體內大量的鹽分,所以補水應以溫淡鹽水為主;最好喝一些1%的淡鹽水,如果不方便調配比例的話,也可以購買鹼性運動飲料,及時補充體內損失的鈉、維生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身體疲勞。

  ③控制飲水速度

  運動後補充一些水分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一次性喝足,要分次飲用。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鐘。另外,飲水速度要緩慢,不可過猛。

  3.不可馬上洗浴

  很多人運動後,圖一時痛快,為了散熱立刻去洗冷水浴,往往很快就患上了感冒。因為在運動之後,人體為了保持體溫的恆定,面板表面血管擴張,汗毛孔開大,排汗增多。這時如果立刻洗冷水浴,就會因為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刻收縮,血迴圈阻力加大,心臟負擔加重,同時機體的抵抗力降低,人就很容易生病。

  如果此時洗熱水浴,則會繼續增加面板內的血液流量,血液過多流進肌肉和面板中,就會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暈眼花,重者虛脫性休克,還容易誘發其他慢性疾病。因此,在劇烈運動之後,一定要休息一段時間再洗浴。

  4.不宜大量吃糖

  有人認為,在劇烈運動後吃一些甜食或糖水,能夠增加營養,補充養分,對身體有好處。其實,運動後過多吃甜食,就會大量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1,容易使人感到倦怠、食慾不振等,影響體力的恢復。

  因此,在運動後,最好吃一些含有維生素B1的食品,如肝臟、蛋類、蔬菜等。

  5.不能飲酒解乏

  有些人在運動之後,會大量飲用啤酒,認為這是一種解乏的方式。事實上,劇烈運動之後,人的身體機能處於高水平狀態,這時喝酒會讓身體更快地吸收酒精,對肝臟、胃等器官的危害比平時更甚,長期如此可引發脂肪肝、肝硬化、胃潰瘍等疾病。而且運動後大量喝酒,會使血液中的尿酸急劇增加導致痛風。

  6.忌吃冷食

  劇烈運動之後,全身大汗淋漓,大家都愛馬上喝點冷飲、吃點冷食,不但降溫,而且消暑。殊不知,這種貪圖一時舒服的做法對自己的身體是極其有害的。劇烈運動或強體力勞動之後,全身的血液迴圈加快,體溫升高,胃腸道的血液供應暫時減少,腸胃處於休息狀態。如果在這時吃冷食,會造成消化功能失調、喉嚨嘶啞疼痛、消化器官炎症等症狀。運動後,消暑解渴還是以“熱”制“熱”比較好,比如喝一些熱茶、熱開水等。實際上,吃冷飲只可以暫時降低一些溫度,達不到解渴的目的。運動後更不能冷熱交替,剛吃了冰淇淋,就飲用熱咖啡、熱牛奶,這樣的冷熱變化容易使牙齒受到刺激而患牙病。而且,冷熱交替飲用對腸胃不利,更容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


月經期間能吃葡萄嗎
運動完喝牛奶是否合適
相關知識
運動會期間注意事項以及運動會小常識
運動會注意事項以及運動小常識
運動注意事項以及運動小常識
大齡懷孕期間注意事項
春節放假期間注意事項
寶寶長牙期間注意事項有哪些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
練瑜伽的注意事項以及動作
辦公室裝修的注意事項以及要求
新車提車注意事項以及驗車的步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