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積極心理學的有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積極心理學關注於力量與美德等人性中的積極方面,致力於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關於積極心理學的簡述》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關涉人們“幸福”的研究。積極心理學力主心理學應該而且必須轉換為研究人類優點的新型科學。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和行動,其目的是研究人類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生存與發展,實現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的統一。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概念框架;主觀幸福感;自我決定理論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14***c***-0154-01

  作為心理學的正規化轉換,積極心理學博得了人們的好評,也取得了許多新成果。本文選擇該領域的核心研究進展做簡要述評。

  一、積極心理學的出現

  毫無疑問,積極心理學的源頭起自哲學。因為哲學的終極問題是追問人的意義,而絕大多數哲學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學的道理和通路太顯深奧,並不能使人人有“悟”。作為研究人的心理問題的心理學義不容辭地承擔了這個重任。許多傳統心理學,對人類積極經驗的理解都有貢獻。特別是人本心理學更是主要研究人類的積極精神。人本大師羅傑斯、馬斯洛等都問過相同的問題:“什麼是好生活?”“什麼時候是個體最好的時間?”等。1958年,嘉合妲寫了一本在當時頗具爭議的書《積極心理健康的當代概念》,開啟了對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後,卡羅瑞福***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們發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們辨認出互動的6個點,其中大部分與嘉合妲提出的概念重合。但是他們的貢獻在於方法論上,他們提出了自我報告法使後來的研究者能科學地探究這個領域。隨後,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開發與培養人性的優點,促進人的健康成長等等,成為當代心理學知識新的增長點與興奮點,在這種思想與觀念影響下,積極心理學思潮終於在新世紀伊始爆發出來。在《美國心理學家》雜誌發表的《積極心理學導論》,既是對前期積極心理學發展的總結,同時又吹響了積極心理學進軍的號角。從此,揭開心理學從消極心理學模式向積極心理學模式轉折的歷史序幕,宣告一個新的時代――積極心理學時代的來臨。

  二、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積極心理學體系中首當其衝的是Diener所引導的主觀幸福感領域的研究。主觀幸福感是試圖理解人們如何評價其生活狀況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其是人們根據內化了的社會標準對自己生活質量的肯定性的評估,並由此而產生的積極性情感佔優勢心理狀態。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生活滿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負性情感。另外一個積極心理學研究領域是自我決定理論。自我決定理論涉及人的三個基本需要,能力需要,關係需要,自主需要,這些需要滿足導致人們幸福感和社會發展,支援自主、能力與關係的社會能夠促進個人發展。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關係***的滿足會促進人的發展,因此被視為人本質的生活目標。積極心理學的其他研究思路有認知方向研究。認知理論包括選擇模型、保護水平,目標理論、社會比較和應對方式理論,這些均涉及主觀的認知心理過程。有關的認知研究發現人們對常規和非常規的事件兩者的反應導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理解人的認知差異具有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這種研究途徑為實施積極的心理調控與干預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

  三、積極心理學的發展態勢

  積極心理學與其說是一個完善的心理科學體系,倒不如說是一個有待開拓的處女地。要完善積極心理學思想,建構積極心理學體系,發展積極心理學技術,促進積極心理學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首先,拓展積極心理學研究領域。第一個研究方向是以主觀幸福感為核心的積極心理體驗。Daniel Kahneman指出,目前體驗的快樂水平是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建構基礎。包括主觀幸福感,適宜的體驗,樂觀主義,快樂等等,正如Diener ***2000***所言:雖然人們已經對幸福的產生與發展過程有了相當的瞭解,但幸福主題本身仍然存在眾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別在我國,幸福感研究剛剛起步,這方面更有待開拓;第二個方向是塑造積極的人格品質,這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積極心理學要培養和造就健康人格,個體的人格優勢會滲透著人的整個生活空間,產生長期的影響;第三個方向應該注意到人的體驗、人的積極品質與社會背景的聯絡性,必須把人的素質和行為納入整個社會生態系統考察。其次,發展積極心理學研究技術。現代積極心理學則是以科學的實證研究為基礎的研究體系,它強調與崇尚人文精神與科學技術的統一。同時,它也強調對消極心理學的揚棄,而不是全盤否定。積極心理學與消極心理學有著很深的歷史聯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積極心理學是在消極心理學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有義務和責任繼承和發展消極心理學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分類標準,標準化測量工具,嚴密的實驗設計技術,以及卓有成效的心理干預技術,並服務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同時,積極心理學在過去幾十年中,也積累與創造了眾多的研究工具與干預技術,為積極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盾。因此,必須重視人文精神與科學實證的統一,技術繼承與發展創新的統一,從而建構富有價值和效率的積極心理學體系,從而更有效地服務於人類與社會。第三,促進人類生存與發展。積極心理學的本質與目標就是尋求人類的人文關懷和終級關懷。在這裡,心理學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技術領域,而是一個富有激情同時又理性嚴謹的新型學科,所表達的是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注。積極心理學崛起,不僅僅是尋求與發展心理學的理論,而且是更加關注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僅僅是個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廣泛的人類福祉,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發展研究的一部分。因此,積極心理學,其理念、其行動,勢將會對現代心理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使現代心理科學更加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應用,並卓有成效的開闢人類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陽光大道。

  作者單位:江西師大心理學院

  參考文獻:

  [1]Johoda M.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M〕.New Yok :Basis Books.1958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 - 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 -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34- 43

與社會心理學有關的分析論文
有關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的論文
相關知識
淺析積極心理學的有關論文
淺析積極心理學的畢業論文
淺談大學生與積極心理學的相關論文
淺析積極心理學的論文
淺談積極心理學的相關應用論文
淺談積極心理學的相關應用論文
淺析環境心理學的運用論文
對積極心理學的認識論文
探討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論文
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