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口渴口乾的原因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一直喝水還是口乾口渴的,這個時候要注意你的喝水方式了,那麼為什麼會經常口渴口乾?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經常口渴口乾的原因,希望能幫到你。

  經常口渴口乾的原因

  口乾。口乾多因陰虛津少,或氣虛陽弱,津液不承所致。陽虛津少者,治宜養陰生津,用六味地黃丸,增液湯,五汁飲等方。氣虛陽弱者,治宜益氣溫陽,用七味白朮散,小建中湯,金匱腎氣丸等方。還要注意檢查是否是糖尿病。另外注意如果睡覺打鼾或是肺部疾病呼吸急促或是鼻炎張嘴呼吸都有可能導致的。

  口渴。有的人時常感到乾渴,老是想喝水,這主要有以下七個原因

  1、人體內嚴重缺水

  2、糖尿病是元凶

  3、腦損傷

  4、激素過剩

  5、腎病

  6、用藥不當

  7、不明原因的乾渴!

  你可以做個血糖檢查,如果不是糖尿病,再檢查一下T3,T4,基礎代謝率,看是否是甲亢。如果都不是,看一下自已的舌苔和舌質,如果舌質紅絳,無苔有裂紋屬於中醫的陰虛消渴病。如果舌質紅,胖大,有齒痕,苔白或黃厚膩,屬中醫的溼滯脾胃。可以找經驗豐富的中醫治。

  口渴時,水要一口一口喝

  口渴的時候,不少人習慣“咕嚕咕嚕”豪飲一番,殊不知,這種飲水的方法對健康並無好處。“天品水屋”友情提醒:少量、多次、慢飲是3條基本準則。

  大口喝水可能引起的後果有三:其一,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加大心臟的負擔。運動過後,這種情況更加嚴重。其二,天熱大量出汗時,暴飲會反射性地加大汗量,進一步增加鈉、鉀等電解質的損失,因而人們往往產生越喝越渴的感覺。其三,喝得太快太急,會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嚥,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

  合理的喝水方法應該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咽,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的感覺。

  喝水最適宜的水溫是10-30攝氏度

  有很多人不會喝水。在夏季裡,很多人都大量喝冰水,感覺解渴爽口,殊不知,這麼做會對身體造成一定損害。一方面,攝入冷飲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使平滑肌痙攣,可以引起胃腸不適或絞痛甚至是腹瀉。

  相反,還有人喜歡喝滾燙的水,過燙的飲食進入食道,會破壞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誘發食道癌,這已是醫學界的定論。

  因此,飲用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攝氏度。

  口乾口渴吃什麼好

  1、甘蔗:平常可生吃,或榨成甘蔗汁每日服用。甘蔗性偏寒涼,凡脾胃虛寒和積溼內盛者忌用。又因其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忌用。

  2、百合:平常蒸食或煮粥食用。百合性偏寒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洩瀉和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均忌用。

  3、黑芝麻:平常可煮粥或磨成黑芝麻粉服用。黑芝麻滑腸,脾弱便溏者勿服。

  4、喝雙冬茶

  口渴可以泡上一杯“雙冬茶”,日常飲用。取麥冬、天冬各10克,可加少許白砂糖,放入杯中,用300毫升左右的開水加蓋沖泡10~15分鐘左右即可。

  麥冬的功效被總結成四句話:“麥門甘寒,解渴祛煩,補心清肺,虛熱自安”,既能滋補肺臟津液,緩解咽乾、咳嗽等不適,又可補充胃中的津液,還有助於清心除煩、潤滑腸道,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良藥。天冬的作用與麥冬相似,能清肺降火、滋陰潤燥,且同時能補腎陰,適用於陰虛發熱、津液缺少、口渴等證。兩者配伍取長補短,稱得上秋冬養生的“好搭檔”。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味藥性寒,有脾胃虛寒症狀,如腹瀉便溏、舌苔白膩、消化不良,以及風寒感冒咳嗽者不宜飲用。
 

坐久了膝蓋疼怎麼回事
經常口乾口渴原因及治療對策
相關知識
經常口渴口乾的原因有什麼
經常感冒發燒的原因是什麼
經常噁心想吐的原因是什麼
導致口脣皰疹的原因有什麼
導致口脣皰疹的原因有什麼
口乾眼乾的原因是什麼
口乾的原因是什麼
孕婦口乾的原因是什麼
酒後口乾的原因是什麼
經常拉肚子的原因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