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的發病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體檢中,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的尿蛋白偏高。正常人的尿液中也會有少量的蛋白,但是病理性的尿蛋白偏高可能是腎病的表現,患者要引起重視。那麼,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尿蛋白高的原因

  尿蛋白高主要是由於腎小球毛細血管對水和電解質有良好的通透性,但分子量大於白蛋白的物質則不能從腎小球濾過,即使有少量白蛋白和低分子蛋白經過腎小球,絕大部分在腎小管回吸取,僅有微量蛋白在尿中排出,應用臨床檢驗方法,不能檢出。當尿蛋白含量超出上述水平,用陳規的臨床檢驗方法檢出尿中有蛋白時,就證實腎臟已經出現病變了。

  尿蛋白高的原因很多,分為病理性蛋白尿和生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強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

  一般說來,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應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測。而病理性蛋白尿,一般是腎臟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主要是由於腎小球的濾過屏障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造成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

  尿蛋白高的危害

  1、尿蛋白對腎小球系膜細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進入腎衰竭後,將有大量的血漿蛋白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這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沉積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系膜細胞增殖和系膜基質生成增加,從而導致腎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損害腎小管間質,正常腎小球濾過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質被接近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在溶酶體內進行分解。病理狀態下,腎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漿蛋白漏出到腎小管腔內,而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過度重吸收白蛋白導致胞漿內溶酶體活性增高,可致細胞損傷。

  3、大量蛋白尿使腎小管重吸收蛋白質增加,促進氨的生成增加,而腎組織中氨的生成在進行性間質病變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質需額外能量,這可造成小管細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細胞損傷。

  體檢中發現尿蛋白高應對方法

  當尿常規檢查時出現尿蛋白高等情況時,首先保持冷靜不要慌張,此時尿蛋白高也不一定是病理性原因。所以首先應排查腎臟疾病的可能性,必要時可再做一次尿常規檢查。再次檢查出現尿蛋白時,必須繼續做檢查。

  再檢查仍出現異常時,就要接受尿沉澱、紅細胞數、白細胞數等的檢查,也要實施腎臟與泌尿道的精密檢查,然後綜合全身症狀來診斷是否有腎臟疾病或是其他疾病。有腎臟疾病時,還要做其他腎功能檢查,再做綜合的診斷。診斷為膀胱炎、腎盂腎炎等泌尿道感染症、服用醫師所指示的藥物。

  預防蛋白尿的方法

  平時注意避免過高蛋白飲食。定期體檢,如有蛋白尿儘早發現。糖尿病和高血壓、痛風5~10年以上者應至少每半至1年化驗一次尿常規。注意儘量避免可能導致腎損害的藥物:如解熱鎮痛藥、部分抗生素和不明成分中藥。如必要使用,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疾病怕冷的原因
靜脈溶栓治療現狀原因
相關知識
尿蛋白的發病原因
白內障主要的發病原因
白癜風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白癜風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兒童白血病的發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白血病的發病原因
白癜風的發病原因
耳鳴的發病原因
癲癇病的發病原因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