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對於教師們而言,他們一般都會知道試題卷的練習,將會有助於學生們去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下冊期末物理試卷,歡迎閱讀!

  

  題目 1

  如圖所示的機械是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常見的,其中能省力的是***  ***


  解答

  解:A、小推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槓桿;B、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槓桿;C、划船的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槓桿;D、掃帚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槓桿.故選A.

  解析

  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先判斷槓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係,再判斷它是屬於哪種型別的槓桿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槓桿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省力槓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②費力槓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③等臂槓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

  知識點

  槓桿的分類.

  題目 2

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假設小車無限長,其它阻力不計.若小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  ***

  解答

  解:車停止前,兩個小球和小車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三者具有共同的速度.當小車突然停止時,由於小球在光滑接觸面上,因此兩個小球由於慣性,還要保持原來不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小球間的距離不變,一定不會相碰.故D正確.故選:D.

  解析

  先分析車突然停止前兩個小球和小車的運動狀態,當小車突然停止時,根據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來分析兩個小球的運動狀態.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慣性的理解和應用,會用慣性知識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

  知識點

  力與運動的關係.

  題目 3

  對靜電現象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解答

  解:A、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電荷的多少沒有變化,所以摩擦起電並沒有創造電荷,故A錯誤;B、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即正電荷和負電荷,故B正確;C、兩個物體靠近時相互吸引,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一個帶正電,一個帶負電,另一種情況是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故C錯誤;D、平常物體不帶電並非沒有電荷,而是原子內部的原子核中的質子所帶的正電荷數與核外電子帶的負電的數相等,而帶正電的質子與帶負電的電子所帶電量相等,故對外不顯電性,即我們所說的不帶電,故D錯誤.故選:B.

  解析

  ***1***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電荷的多少沒有變化;***2***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即正電荷和負電荷;***3***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4***如果質子數與電子數相等時,物體呈電中性,即不帶電.

  點評

  本題是基礎題,要求知道摩擦起電的實質,自然界中只有哪兩種電荷,以及它們之間的作用規律,屬於基本內容,比較簡單.

  知識點

  摩擦起電的實質;正電荷與負電荷;原子結構、元電荷與帶電情況;物體帶電情況的判斷.

  題目 4

  在中考體育考試的測試中,某同學1min跳了180次,若他的質量為40㎏,每次跳起的高度為5cm,他跳一次做的功是 J,跳繩時的功率是 W***取g=10N/㎏***.

  解答

解:每次跳繩做功:W=Gh=mgh=40kg×10N/kg×0.05m=20J,180次跳繩做功:W′=W×180=20J×180=3600J,跳繩時的功率P=
W′
t
=
3600J
60s
=60W.故答案為:20,60.

  解析

  知道每次跳高高度和自身體重,利用功的公式求每次做功;求出跳180次做的功,知道跳180次用的時間,利用功率的公式求跳繩功率.

  點評

  本題考查功和功率的計算,恰當的選用功的公式是本題的關鍵,屬於易錯題.

  知識點

  功的計算;功率的計算.

  題目 5

  如圖所示的四種飛行器中,在飛行時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獲得升力的是***  ***


  解答

  解:A、熱氣球能在空中飛行,是因為氣球內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熱氣球在空氣中受到浮力大於或等於其重力,不符合題意;B、飛機的機翼上面凸起,下面平直,飛機升空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便形成了向上的升力,符合題意;C、飛艇能在空中飛行,是因為飛艇內的氦氣密度比空氣小,它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所以能在空中飛行,不符合題意;D、火箭升空靠噴氣產生的動力推動.火箭升空時向地面噴出了高溫高壓的燃氣,由於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溫高壓的燃氣對火箭施加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不符合題意.故選B.

  解析

  熱氣球和飛艇的飛行利用了浮力,火箭的升空靠噴氣產生的動力,飛機的升空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點評

  ***1***根據物體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情況判斷物體的浮沉情況.***2***掌握流體流速和壓強的關係,能利用流體壓強解釋生活中的問題.***3***掌握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解釋火箭升空的原理.

  知識點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題目 6

 
在盛滿不同液體的相同的溢水杯中,放入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圖所示.當小球靜止時,甲、乙兩杯中溢位液體的重力分別為0.5N和0.4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10N/kg******  ***
C.甲杯液體的密度大於乙杯液體的密度

  解答

解:***1***∵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G排甲=0.5N;∴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乙=G排乙=0.4N;∵小球在甲杯漂浮,∴G甲=G排甲=0.5N;∴甲杯種小球的質量m=
G
g
=
0.5N
10N/kg
=0.05kg=50g∵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乙杯中小球的質量也為50g.***2***∵小球在甲杯漂浮,∴ρ甲>ρ球,∵小球在杯下沉,沉入水底,∴ρ乙<ρ球,∴兩種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

  解析

  ***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求出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根據漂浮時浮力等於重力可求得甲杯中小球的質量,然後可知乙杯中小球的質量.***2***根據漂浮和下沉時液體密度和球的密度關係,找出兩種液體的密度關係.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的應用,關鍵是理解和運用漂浮條件、下沉條件***密度關係***得出兩液體的密度關係.

  知識點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題目 7

  下列估測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

B.一名中學生體重約為500N

  解答

解:A、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比20cm大一些,在26cm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B、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10N/kg=500N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C、正常情況下,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
1
3.6
m/s≈1.1m/s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D、10個雞蛋的質量大約1斤,而1斤=500g,所以一個雞蛋的質量在50g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故選B.

  解析

  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瞭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

  點評

  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值,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應用日常知識積累解答此題.

  知識點

  長度的估測;質量的估測;速度與物體運動;重力大小的估測.

  題目 8

  下列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解答

  解:A、同學沿杆勻速向上爬升,該同學受重力和杆的摩擦力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A正確;B、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米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同時米給筷子一個反作用力,則筷子所示摩擦力豎直向下,B錯誤;C、在力F拉動木板B使其速度逐漸變大,但A始終處於靜止狀態,拉力與摩擦力平衡,摩擦力不變,所以測力計示數也不變,C錯誤;D、重力方向豎直向下,要推動小車,推力需與摩擦力平衡,所以D錯誤.故選A.

  解析

  A、根據同學的運動狀態,對同學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摩擦力的方向;B、對米進行受力分析,根據重力方向來決定摩擦力的方向;C、分析A的運動狀態,根據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斷出摩擦力的變化,從而得出測力計的示數變化;D、正確對小車進行受力分析,判斷出水平、豎直方向所受的平衡力.

  點評

  此題考查了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及力和運動的關係,ABC均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摩擦力的方向;同時還可根據摩擦力的性質來判斷其方向,摩擦力的性質是阻礙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所以研究摩擦力的方向時一定要取與研究物件接觸的那個物體為參照物,並判斷研究物件與參照物之間是否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若有,則被研究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一定與此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實際運動方向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知識點

  摩擦力的方向;力與運動的關係.

  題目 9

  甲、乙兩臺機器的功率相等,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1,則甲、乙兩臺機器做功之比為,受到的牽引力為.

  解答

解:***1***由P=
W
t
得,W=Pt,又因為P甲=P乙,t甲=t乙,所以
W
W
=
Pt
Pt
=
1×1
1×1
=
1
1
.***2***由W=Fs得,F=
W
s
,又因為
s
s
=
3
1
,所以
F
F
=
W
s
W
s
=
W
W
×
s
s
=
1
1
×
1
3
=
1
3
.故答案為:1:1;1:3.

  解析

***1***已知兩輛汽車的功率和時間,可利用公式W=Pt分析兩輛汽車做功之比;***2***又知道路程之比,再利用公式F=
W
s
分析兩輛汽車的牽引力之比.

  點評

本題考查了功和功率的計算,利用W=Pt計算功,以及利用功的變形公式F=
W
s
計算牽引力,在代入比值的時候要注意一一對應,防止因顛倒而出錯.

  知識點

  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題目 10

  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計,物重G=2.0N,彈簧測力計A、B的示數分別為***  ***

  解答

  解:對A:由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A=G=2.0,彈簧秤A的讀數為2.0N;對B:由左側重物***或右側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B=G=2.0N,彈簧秤B的讀數為2.0N.故選D.

  解析

  當彈簧測力計受到平衡力時靜止,在掛鉤和拉環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時,測力計示數顯示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定滑輪的工作特點是隻改變力的方向,不改變力的大小.

  點評

  此題考查了利用二力平衡條件判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根據物體處於靜止狀態,得出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從而得出測力計的示數,同時涉及到了定滑輪的特點.

  知識點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

  題目 11

吳曉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如圖所示,吳曉用力向上拉魚竿,把魚拉出水面.此時,釣魚竿可以看成一個***  ***
D.費力槓桿,增大兩隻手之間的距離能省力一些

  解答

  解:如圖所示的釣魚竿是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槓桿,屬於費力槓桿.增大兩手之間的距離會增大動力臂,就會越省力.故選D

  解析

  ***1***槓桿根據力臂之間的關係可以分為三類:動力臂>阻力臂,省力槓桿;動力臂<阻力臂,費力槓桿;動力臂=阻力臂,等臂槓桿.***2***動力臂越小,越費力;動力臂越大,越省力.

  點評

  此題主要是考查槓桿的分類:根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係,可以將槓桿分為三類.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點

  槓桿的分類.

  題目 12

  吸鋼筆水時,先用手捏筆膽排出裡面的空氣,鬆手後墨水在的作用下進入筆膽,有些飲料瓶的塑料蓋的外緣有豎條紋,製作這些條紋的目的是.

  解答

  解:鋼筆吸墨水時,排出裡面的空氣,筆膽內氣壓小於外界大氣壓,墨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筆膽;飲料瓶蓋上的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壓力相同時,摩擦力會增大,防止開蓋時打滑.故答案為:大氣壓;增大摩擦.

  解析

  鋼筆吸墨水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而飲料瓶蓋上的花紋則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點評

  此題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兩個例項考查了大氣壓的應用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體現了物理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提示我們應善於觀察生活.

  知識點

  大氣壓的綜合應用;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題目 13

  測量大米密度時,小華髮現米粒間有空隙,若把空隙的體積也算作大米的體積將使密度的測量結果偏.於是,她用一個飲料瓶裝滿水,擰上蓋子,用天平測出總質量為143g.又測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乾溢位的水,再測這時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遊碼位置如圖所示,則總質量為g.由此可以算出這種大米的密度為kg/m3.

  解答

解:***1***測大米體積時,把空隙的體積也算作大米的體積,則大米的體積會變大.大米的質量不變,由ρ=
m
v
可知,在質量一定時,體積變大,密度會變小.***2***砝碼的質量是:150g,遊碼的質量是1g,所以物質的質量是:150g+1g=151g;***3***瓶子和水的總質量m=143g,大米質量m1=48g,則它們的總質量m2=143g+48g=191g,當把大米放入瓶子中時,水會被排除一部分.則它們最後質量為m3=151g,則溢位水的質量m4=m2-m3=191g-151g=40g;則水的體積為V=
m4
ρ
=
40g
1g/cm3
=40cm3;大米的體積和水的體積相等,則大米的密度ρ1=
m1
v
=
48g
40cm3
=1.2g/cm3=1.2×103kg/m3; 故答案為:小;151; 1.2×103;

  解析

  ***1***米粒間有空隙,若把空隙的體積也算作大米的體積,則大米的體積會變大.質量一定時,體積變大,密度會變小.***2***天平測量物體質量,讀數時是砝碼質量加上游碼的示數;***2***已知大米的質量,求出大米排出水的質量,可求出大米的休積,求出大米的密度.

  點評

  此題中因為大米的體積不好直接測量,因此用到間接測量法.本題測量顆粒的體積,體現的是一種探究實驗的科學方法:等效替代法.利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固體體積屬於等效替代.同時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

  知識點

  固體密度的測量.

  題目 14

  將質量為200g、底面積為4×10-2m2的物理書平放在水平課桌中央,課桌面積為0.2m2,則書對課桌的壓強為Pa;對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書來說,它不會自動沿桌面滑動,是因為受到***填“摩擦力”或“平衡力”***,此時物理書***填“有”或“沒有”***慣性,若物理書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此時它將保持***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解答

解:***1***物理書對課桌的壓力:F=G=mg=0.2kg×10N/kg=2N,書對課桌的壓強:p=
F
S
=
2N
4×10-2m2
=50Pa;***2***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書處於平衡狀態,受到的力為平衡力,此時沒有摩擦力;***3***物理書有質量,則有慣性,當物理書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將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不變.故答案為:50;平衡力;有;靜止.

  解析

***1***書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G=mg求出其大小,受力面積為物理書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根據p=
F
S
求出書對課桌的壓強;***2***物體靜止時處於平衡狀態,受到的力為平衡力;摩擦力是指阻礙物體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的力;***3***物體保持原來狀態不變的性質是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

  點評

  本題考查了壓強的計算和平衡狀態的判斷以及有關慣性的知識,要注意本題中受力面積為物理書和桌面的接觸面積.

  知識點

  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慣性;力與運動的關係.

  題目 15

為了探究運動與靜止的雞蛋撞擊時誰更容易破,小明讓雞蛋分別從斜面上的A、B、C三處由靜止釋放,撞擊靜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隻相同的雞蛋.實驗結果是,第一次兩隻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兩蛋都不破.接下來的步驟是***  ***
B.得出“靜止的雞蛋更易破”的結論

  解答

  解:經過簡單的三次實驗不能得出規律性的結論,而A處位置高,機械能較大,可能每次滾下兩個雞蛋都會破,比較不出正確結論,同理C處位置低,能量小,兩個雞蛋都不會破,所以應接下來應在B處釋放再重複多次實驗,才能得出結論.故選B.

  解析

  一個實驗結論的得出,應該建立在正確設計方案,大量實驗的前提下,僅通過一次實驗就得出雞蛋容易破的原因,是片面的,有可能存在偶然性,應該多做幾次實驗,再根據現象總結結論.

  點評

  物理規律應該在正確進行方案設計、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得出,如果實驗方案不合理、次數太少,容易出現以偏概全、極端、片面甚至錯誤的結論.

  知識點

  控制變數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

  題目 16

小宇在家觀看汽車拉力賽的電視節目,發現汽車行駛速度很快.其中途經一段“S”形彎道時,如圖.他想:現場觀看的觀眾為了更安全,應站的位置是圖中***  ***
C.乙、丙

  解答

  解:由圖可知,當車在路上行駛時,如果車失去控制,由於慣性,車將會沿原來運動的方向衝出,即會衝到圖中的甲區和丁區,故人在乙區或丙區是安全的.故選C.

  解析

  解決本題需掌握:車具有慣性,即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

  點評

  物體的慣性是指物體能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狀態的性質.

  知識點

  慣性.

  題目 17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直接意思是說:好的酒,酒香能飄散得很遠,這個現象說明;電扇使用一段時間後,扇葉很容易沾上灰塵,這是因為扇葉在轉動過程中帶了,具有性質,所以灰塵被吸在扇葉上.

  解答

  解:***1***“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是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2***扇葉和空氣摩擦,扇葉和空氣帶有異種電荷,扇葉帶電後吸引輕小的灰塵,所以灰塵被吸在扇葉上.故答案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電荷;吸引輕小物體.

  解析

  ***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這就是擴散現象;***2***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摩擦帶異種的電荷,摩擦帶電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分子運動的相關現象,以及摩擦起電的原因、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等,屬基礎知識的考查.

  知識點

  分子的運動;物體帶電現象.

  題目 18

  如圖所示,其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解答

  解:A、運動員對弓的拉力,使弓的形狀發生變化;B、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地面和輪胎的形狀都會發生變化;C、斧頭對柴的力,使柴的形狀發生了變化;D、由圖可知,小球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同,即小球的速度在發生變化,說明小球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來越大,所以屬於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故選D.

  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②改變物體的形狀.

  點評

  本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這兩種效果有明顯的不同之處,所以做這類題學生會感覺難度不大.

  知識點

  力的作用效果.

  題目 19

  關於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

C.物理學家湯姆生髮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結構的

  解答

  解:A、地球為太陽的一顆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每個天體都在運動,所謂的靜止是相對的,故A錯誤;B、我們能聞到醋和醬油的氣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不是因為分子間的作用力,故B錯誤;C、物理學家湯姆生髮現了電子從而提出原子是可以再分,即有結構的,故C正確;D、兩塊平滑的鉛塊壓緊後,由於分子間有相互的引力,從而將鉛塊吸附在一起,故D錯誤;故選C.

  解析

  解答本題應掌握:***1***宇宙中沒有絕對的中心,太陽和地球只是宇宙中一個天體;***2***我們能聞到氣味是因為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3***湯姆生髮現了電子從而提出了原子的結構模型;***4***分子間具有引力,所以兩鉛塊壓緊後能夠粘在一起.

  點評

  本題考查內容有:分子動理論、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原子結構等,以上內容要求學生熟記.

  知識點

  人類探究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原子的核式模型;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的運動.

  題目 20

 

  在一輛行駛的汽車車廂裡其頂壁上掛著一個小球.當出現瞭如圖所示的情景時,汽車在做***填“加速”、“勻速”、“減速’***運動.此時小球共受到個力的作用***忽略空氣阻力不計***,此時繩子對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對平衡力.

  解答

  解:***1***列車平穩行駛時,小球和車廂保持相對靜止狀態;當列車加速時,繩子給小球一個向前的力,但因為慣性,小球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小球就向後偏;***2***通過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可知,若忽略空氣阻力不計,此時小球共受到繩子對它的拉力和地球對它的吸引力兩個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這兩個力方向不是正好相反,不在一條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答案分別為:加速;兩;不是.

  解析

  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在分析慣性現象時,通常一分為二.物體或物體的一部分受力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另一物體或物體的另一部分由於慣性還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判斷兩個力是否是平衡力應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點評

  由於物體具有慣性而表現出來的慣性現象以及平衡力的問題,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要多觀察,多實驗,多體會.

  知識點

  慣性;平衡力的辨別.

""的人

1.2015初三物理期末考試試卷

2.中考物理計算題力學綜合試題及答案

3.2016初二物理期末試卷

4.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電路達標測試題

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卷
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長胖
相關知識
初二下冊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下冊期末地理試卷及答案
高一語文下冊期末模擬試卷及答案
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模擬試卷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綜合試卷及答案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政治下冊期末複習試卷及答案
高一政治下冊期末模擬試卷及答案
初一下冊期末地理試卷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