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自然地理小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自然地理教學在中學地理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2、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3、天體的分類: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4、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5、天體系統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6、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

  7、太陽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結構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現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定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10、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11、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反應。

  12、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水迴圈、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3、太陽活動黑子***標誌***、耀斑***最激烈***。

  14、我國太陽能的分佈: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16、太陽黑子的變化週期11年。

  17、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②影響短波通訊③產生磁暴現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9、月相變化規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東東***下弦月***

  20、星期的由來:朔望兩弦四相。

  21、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22、空間開發階段的開始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試航成功。

  23、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1970年“東方紅”一號、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

  24、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25、保護宇宙環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二***

  26、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長4萬千米。

  28、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線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經線和經度連線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30、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31、南北兩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為界,以北的為北半球,以南的為南半球。

  32、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23°26′和66°34′緯線。

  33、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斷有限方向,北極為最北,南極為最南。

  35、東西方向的判斷無限方向,沿著自轉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方向為向西。

  36、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37、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38、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39、地球自轉的週期恆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週期***;太陽日,24小時。

  40、地球自轉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41、地球公轉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42、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43、地球公轉的週期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迴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44、地球公轉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

  45、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46、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週期相應地在南北迴歸線間往返移動。

  47、晨昏線的判斷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

  48、地方時的計算每往東1°,時刻增大4分鐘。

  49、已知經度求時區數經度除以15,再四捨五入。

  50、區時的計算每往東1個時區,時刻增大1個小時。

  ***三***

  51、北京時間以東八區***120°E地方時***為標準時間。

  52、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準時。

  53、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

  5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陽直射點的判斷與該點的切線方向垂直,地方時為12點。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側檢視的判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63、地球俯檢視的判讀逆時針自轉,中心為北極;順時針自轉,中心為南極。

  64、晝夜長短的計算:以晝弧長度為依據,每15度為1小時。

  65、日出日落時刻的計算;根據晝長以標準日出***6時***和標準日落***18時***前後推算。

  66、晝夜長短的判斷: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

  67、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是夏季。

  69、我國傳統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來劃分四季。

  70、歐美傳統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的起點。

  71、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帶的名稱和範圍: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73、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更替。

  74、大氣圈對地球的重要意義保護生物生存,影響地球自然環境,維持生命活動。

  75、低層大氣的組成:幹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


高考地理重點知識精解
高考人文地理小知識
相關知識
高考自然地理小知識
高考人文地理小知識
高考區域地理小知識
高考自然地理知識點
高考自然地理知識重點
高考自然地理複習難點講解
2016高考自然地理核心考點
2016高考自然地理核心考點
高三自然地理知識點
高中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