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胃痛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神經宮能症。那麼,對於胃痛具體的症狀與治療又有哪些呢?下面就敬請欣賞小編帶來的胃痛的症狀及治療,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胃痛的症狀

  1、疼痛的位置

  胃位於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臍上方***靠近心窩處***處。如果將肚子劃分為四個區域來看,左側偏中上的部分這一區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過,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膽、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還需要以疼痛的時間、伴隨症狀等,作為判斷的準則。

  2、疼痛時間

  胃痛是發生在餐後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後?或在過飢過飽暴飲暴食等狀況下發生的。由於胃不適大多與進食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從飲食的時間、習慣、內容、種類等作為辨別的準則,也較有準確性。

  3、觀察症狀

  胃不適伴隨症狀繁多,如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由於每種疾病表現的症狀不同,如果伴隨胸悶燒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狀,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隨空腹疼痛、飽脹餓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狀,可能是胃潰瘍,但如果打嗝、黃疸、發燒等症狀,與胃可能無關,或是膽囊的問題。因此不能忽視腹痛外所伴隨的各項症狀。

  4、到醫院檢查

  如果情況複雜,難以判定是哪個位置不舒服及發作的時間與疼痛的性質,應馬上到醫院請醫生幫助診斷與檢查,這才是最直接且準確的方法。

  胃痛的食物治療方法

  蜂蜜土豆粥

  材料:新鮮土豆250克***不去皮***

  調料:蜂蜜

  做法:

  1、將土豆洗淨,切碎。

  2、土豆與適量水一同入鍋,煮至稠粥狀。

  3、服時加蜂蜜。

  《本草綱目》中提到,蜂蜜“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止痛也。”現代醫學認為,蜂蜜能改善胃腸道及神經系統疾病,如便祕、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失眠、頭痛等,還能改善感染性創傷、燒傷、凍傷。此外,蜂蜜還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土豆具有補氣、健脾胃、消炎止痛的作用,食用於胃痛、便祕及十二指腸潰瘍等。這道蜂蜜土豆粥具有健脾滋腎、補肺益精的功效,對胃脘隱痛、食少倦怠、虛勞咳嗽等有一定食療作用。建議每日清晨空腹食用此粥,連續15天為1個療程。

  花生紫米粥

  材料:紫糯米粥1杯,花生半杯

  調料:鹽適量

  做法:

  1、紫糯米、花生洗淨。

  2、鍋中加水燒開,下紫糯米和花生,煮開後轉小火,熬成粥。

  3、粥將煮熟,放少許鹽調味即可

  紫糯米有“藥谷”之稱,含有豐富的鐵、維生素E、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是體弱多病者良好的營養保健品。紫糯米是糯米的一種,具有溫暖脾胃、補益中氣的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花生具有扶正補虛、悅脾和胃的功效。紫糯米與花生合用具有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經常胃痛者可常食此粥。

  生薑大棗粳米粥

  材料:生薑20克,蔥白15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將大棗去核、粳米淘洗後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粥。

  2、粥煮至將熟時加入紅糖、蔥、薑末,再煮沸5分鐘即可。

  蔥的食用價值與藥用功效均很顯著,蔥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也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具有健胃增食的功效。生薑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薑辣素等物質,具有健胃、祛溼的功效。大棗營養豐富,具有健脾胃、益氣養血、開胃健脾等功效。故生薑大棗粳米粥具有溫胃散寒止痛的功效。粥分2次溫服,每天1次。

  胃痛的飲食禁忌

  獼猴桃

  性寒,味甘酸。《開寶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藥大辭典》也說:“脾胃虛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當忌。

  甘蔗

  性寒,味甘。雖有清熱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則不宜食。《本草經疏》中明確告誡:“胃寒嘔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屬寒者當忌食甘蔗。

  蓴菜

  性寒,味甘。《本草匯言》中記載:“蓴菜涼胃,……不宜多食久食,恐發冷氣,困脾胃,亦能損人。”《醫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胃寒疼痛者應忌食之。

  西瓜

  性大涼,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症”,素有“天生白虎湯”之稱。《中藥大辭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茭白

  俗稱茭瓜,唐代著名食醫孟詵曾指出:“茭白寒,性滑,發冷氣,滑中,不可多食。”《本草匯言》亦說:“脾胃虛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宜忌之。

  蚌肉

  性涼,味甘鹹。《食療本草》說它“性大寒”。《本草衍義》中認為:“多食發風,動冷氣。”《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當忌食。

  麥門冬

  性寒,故寒性胃痛者忌食。正如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有告誡:“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

  螺螄

  性大涼,寒性胃痛者切忌。《本草匯言》中早有告誡:“此物體性大寒,胃中有冷飲,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螄,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

  蟹

  性寒,味鹹,亦屬大涼之物。《本草經疏》中記載:“若血因寒凝,與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熱惡寒之人,鹹不宜服。”《隨息居飲食譜》也說“中氣虛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氣虛胃痛之人,皆不宜食。

  柿子

  性大涼,味甘澀,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本草經疏》中早有告誡:“……素有寒積、感寒腹痛、感寒嘔吐者皆不得服。”尤其不得與螃蟹一同食用。

  香蕉

  性涼,味甘。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說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則食後即感胃冷不適,甚則立即引起胃痛發作,故當忌之。

  苦瓜

  苦寒食品,胃寒疼痛之人法當忌食。《滇南本草》中曾說:“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

  梨

  性涼水果,胃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誠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腹痛冷積,胃冷嘔吐,法鹹忌之。”再如《增補食物祕書》、《飲食須知》等也都有“多食令人寒中”的記載,故胃寒痛者勿食生梨。

  荸薺

  甘寒之物,能清胃熱,但寒性胃痛者則當忌食。正如唐代食醫孟冼所說:“有冷氣,不可食。”清代食醫王孟英也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中氣虛寒者忌之。”

  甜瓜

  俗稱香瓜。性寒,味甘。《孫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誡:“甜瓜動冷疾”。《食療本草》中也指出:“動宿冷病”。凡平素胃寒之病者,切不可食,否則容易引起胃痛發作。

  此外,寒性胃痛者還應忌食綠豆、柿餅、生番茄、竹筍、瓠子、生菜瓜、海帶、生萵苣、生蘿蔔、生藕、生黃瓜、生地瓜、金銀花、菊花、薄荷、鴨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馬蘭頭、冷茶以及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胃寒疼痛加劇。


胃痛的中醫治療方法
胃熱的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胃痛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胃寒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胃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偏頭痛的症狀及治療方法大會
冠心病心絞痛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腸胃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最有效
腸胃感冒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痛風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脾胃虛弱的症狀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