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中醫是疾病治療常見方式,具有無副作用、有效等諸多優點。不少通過西醫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都寄希望通過中醫的方式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方法。

  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方法

  潰瘍性結腸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具有危害大且發病率高的特點,所以潰瘍性結腸炎及時治療很有必要。雖然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式很多,但由於各自及各種治療方式優缺點等方面的因素,中醫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方面的優勢也不容忽視,所以掌握很瞭解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知識很有必要。

  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之中醫治療中醫疾病認識

  中醫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系因因大腸氣血執行失常,腸壅血瘀,血敗肉腐,腸絡脂膜受損,化為赤白而成膿血所導致。作為中醫的“久痢”範疇,與臟腑虛實、情志變化有很大關係。另外,不同型別的潰瘍性結腸炎要注意辯證施治,其原因主要是潰瘍性結腸炎個體差異性大,適合運用中醫調節,並進行個體化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之中醫治療治療方法推薦

  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的方法很多,包括不包含中藥口服、中藥灌腸、針刺、艾灸等多種方式,由於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各自的優缺點及適應症,所以要注意結合患者的自身實際情況,可根據患者不同症狀及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選擇,進而更好的確保治療效果。

  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注意事項

  由於潰瘍性結腸炎一般具有反覆發作的趨勢,因此除了注意飲食、起居、勞逸、情緒等事宜,在用藥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療程要長。用藥一般不少於2 個月,用藥時間最好能維持6~12 月,才能達到預期治療效果。

  2、隨症加減。治療方藥在初發時、緩解期、復發時,以及伴隨寒暑氣候不同、病情輕重不等、伴隨的兼病有異等情況,都要有所調整。劑量也應及時增減,防止固守方藥不變而產生耐藥性,甚至顧此失彼損及脾胃之氣。

  3、多法並用。劑型可以湯、散選擇運用,如緩解期以散劑調服為主,輔以湯劑。湯劑內服與保留灌腸並進,灌腸次數根據情況而定。急性、初發、症狀顯著時湯劑內服每日2 次或3~4 次,灌腸連續7~10 日。緩解期可以隔日1 劑或3 日1 劑,每劑煎服2 次,灌腸每週2 次。散劑相輔,藥食相兼,鞏固用藥,一旦有所反覆,及時加以調整。

  4、重用黃連。黃連被公認為治痢要藥,潰瘍性結腸炎也常用。急性發作時,入湯劑每日最多5 克,緩解後減量為3 克,鞏固期每日1.5 克,每週用藥3 日,但也不要持久用藥,以免產生耐藥性,也可避免苦寒過度的弊病。有黃膩苔,黃連配厚朴;白多黃少苔,黃連配炒蒼朮、炒陳皮;緩解期大便無血,次多而溏者,黃連配補骨脂。

  治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驗方

  藥物組成:兒茶3克,五倍子、白芨、生地、白頭翁各10克,川連12克,三七6克,水溶珍珠粉4克***另包***。

  用法:將前七味加水1000毫升,煎煮兩次***火候中等***,每次1小時,濃縮到藥液200毫升,加入珍珠粉調勻備用。在每晚臨睡前排空大便後。將藥液加溫到30~C左右時灌腸.導管插入肛門20-30釐米***患者取左臥位***.將藥液150-200毫升緩慢注入.兒童100毫升,每晚1次,灌畢取側臥位.最少要1小時以上,保留時間越長越好***使藥液充分吸收於腸壁粘膜***,lO次l療程,嚴重者20~30次。

  功效:清熱利溼。斂潰止瀉,化瘀通絡。

  主治: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方解:本方取黃連清熱化溼:生地、白頭翁涼血和營、消炎解毒:三七化瘀活血止血;兒茶、五倍子、珍珠粉有收溼斂瘡、生肌止瀉作用。全方合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收效良好。

  筆者體會: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必須飲食清淡,忌食油膩、葷腥以及不消化食品,並戒菸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適寒溫、調飲食,保持心情愉快,情緒樂觀。

猜您感興趣:

中醫怎麼治療卵巢癌
靜脈治療標準治療
相關知識
中醫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中醫怎麼治療多發性神經炎
中醫怎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
中醫怎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中醫怎麼治療細菌性陰道炎
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注意事項
中醫怎麼治療神經性耳鳴
中醫怎麼治療神經性耳聾
中醫怎麼治療過敏性鼻炎
中醫怎麼治療膽鹼性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