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錯誤的行為會導致寶寶長不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長高,但是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小孩的身高不高,這是什麼引起的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導致寶寶長不高的行為,一起來看看吧。

  導致寶寶長不高的行為

  1給寶寶胡亂補鈣

  聽說寶寶的生長髮育離不開鈣的吸收,於是,一些家長就給寶寶往死裡補鈣,好像只要鈣充足了,寶寶就一定會長成大高個。

  實際上,這種做法大錯特錯。因為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兒童在生長髮育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骨骺線逐漸癒合,骨成熟也在加快。在骨骺線閉合前,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如果骨骺提前閉合,必然會使寶寶的身高受到限制。

  健康小貼士:一般說來,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母乳、配方奶應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物。年齡大一些的寶寶,除奶製品外,還可通過食用豆製品、魚肉等食物來補充。另外,補鈣最重要的是補維生素D,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晒晒太陽。

  2餵飯喂太飽

  為了讓寶寶快高長大,很多爸媽都會讓寶寶多吃點。在吃飯的時候再喂一口,再喂一口,一直到寶寶再吃就吐了,才肯罷手。

  可事實上,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這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而讓寶寶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寶寶長不高。此外,吃太飽很容易導致營養過剩,致使寶寶性發育期提前,導致性早熟。這樣的寶寶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導致骨骺在生長髮育期之前提早閉合,最終成為矮個子。

  健康小貼士:要注意寶寶每頓飯只吃八分飽就好。注意均衡營養,避免寶寶養成挑食、偏食的壞毛病,每天蛋白質的攝入要重視,同時也不要忽略了綠葉蔬菜和水果。

  3過早叫醒寶寶

  很多爸爸媽媽都要在早上趕著去上班,便早早地把寶寶也叫醒,殊不知,這樣竟會影響寶寶的身高發育。

  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寶寶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所以,過早地叫醒寶寶,也是會影響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健康小貼士:寶寶要長高個子,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不要讓寶寶當夜貓子,睡覺時給寶寶營造一個好的睡眠氛圍,保持周圍環境安靜,這樣可以讓寶寶入睡更快。讓寶寶每天保證充足睡眠,儘量讓他早上“自然醒”。

  想要讓寶寶長高,除了先天因素以外,還有後天的因素,爸爸媽媽們一定不要再犯誤區,別又給寶寶拖後腿啦!

  幫助孩子長高的方法

  1、營養均衡:蛋白質微量元素不能少

  蛋白質:家長應多給孩子吃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蝦、瘦肉、蛋、花生、豆製品等,建議每天最好兩杯牛奶***一杯150-200ml***,1-2個雞蛋。

  礦物質:主要是補充骨骼生長所需的鈣、磷的需求,孩子應多吃牛奶、蝦皮、豆製品、骨頭湯、海帶、紫菜等食物以補償生長所需的礦物質。

  微量元素:其中鋅是身高增長的關鍵因素,而且鋅可以維持正常的味蕾發育,讓孩子味覺比較好,保證孩子的食慾正常,孩子應多吃含鋅的食物如牡蠣、瘦肉、豬肝、魚類、禽蛋、大豆、糙米、花生、白菜、蘿蔔等。另外,還應多吃含耐氨酸、精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牡蠣、海帶、菠菜、番茄、芹菜、胡蘿蔔、小米、柑橘、蕎麥等,多吃粗糧雜糧。

  2、優質睡眠:晚上10點前應進入睡眠狀態

  睡眠的好與壞對寶寶的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生長激素是在晚上熟睡時達到分泌高峰,晚上睡覺時要平躺,讓下肢放鬆,讓骨骼得到充分休息。有統計顯示,如果孩子總是晚睡,一兩年後,孩子的身高將會明顯低於早睡的孩子。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每天晚上10點前進入睡眠,保持8-9小時睡眠時間,白天最好午睡半小時,晚上睡覺前不要吃宵夜,也不要吃太多零食。睡前應避免進行刺激性活動,如看電視、玩遊戲、打手機等,這些活動都會讓大腦皮層興奮,不容易進入深睡眠狀態。

  3、適當運動:戶外運動效果好

  運動能很好促進孩子的骨骼發育,而戶外運動可以增加食慾、促進血液、增加氧氣攝入、增加各組織器官氧氣供應量,有利於肌肉骨骼的發育,提高肺活量、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因此,應多讓孩子參加戶外運動。能夠促進長高的運動主要是縱向跳、牽拉類運動,通過刺激長骨的骨板達到長高的目的,比如,打籃球、跳繩、引體向上、游泳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讓孩子運動過度,一旦強度過大就會適得其反,不但可能造成身體損傷,還可能會抑制孩子的骨骼生長。

  幫助孩子長高的方法怎樣幫助孩子長高如何幫助孩子長高

  4、預防疾病:身體健康才能迅速生長

  很多家長會發現,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經常生病,生長髮育狀況就會明顯受阻。家長們一定要做好疾病預防工作,按時接種疫苗,平時注意家裡的通風換氣,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外出回來要洗淨手,不帶孩子去環境髒亂的地方,預防疾病。

  常見的矮小誤區

  其實不管是體質性的“晚長”還是特納綜合徵等病症,都不可怕,但很多家長抱有僥倖心理,把“矮小”當作“晚長”,認為孩子小時候矮一點沒關係,以後發育時會趕上去的,想象著孩子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青春期猛長時期,結果卻錯過了矮小最佳的診斷治療時機。

  醫生建議父母要定期給孩子檢測身高,計算生長速度。儘早就醫,明確病因、早期進行規範化治療以避免延誤孩子的生長時機,不但治療效果好,還省錢。

  另外,由於家長們並不知道矮小的診斷標準,往往認為孩子的身高低於班級平均水平就是矮小症。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髙,孩子們平均身高呈明顯增高的趨勢,但也因此使得全社會對身高的期望值升高,由此越來越多的孩子加人了因身材矮小而苦惱的人群。因此有必要加強對該方面知識的健康教育。

  其他的認識誤區還包括補鈣越多對孩子長高越有利;蛋白質含量越多對孩子長高越有利;凡是矮小就一定要用藥物治療;只要能促進生長的藥物均能幫助長高;身高完全來自於先天遺傳,後天無法進行補救等。而這些誤區正被許多不良商家所利用,而最終使得這些孩子與家長落人了所謂“增高陷阱”。


給孩子補鈣的日常食品有哪些
如何對待男孩的青春發育期
相關知識
哪些錯誤的行為會導致寶寶長不高
考研的時候有哪些錯誤的建議
教育孩子培養哪些良好的行為
哪些行為會導致銷售失敗
偷稅漏稅有哪些違法的行為
哪些行為會導致脫髮呢
孩子不自信有哪些常見的行為表現
女人有哪些錯誤的飲食觀念
新手有哪些錯誤的相機引數設定
新手有哪些錯誤的相機設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