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何食補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冬至來臨,天氣寒冷乾燥,萬物都已蘊藏,因此人的身體也需要進行滋補,而冬至也被人稱之為最佳的滋補時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食補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冬至食補養生

  冬至過後,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就要來到。這一天,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蓬勃,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從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因此冬至前後是飲食進補的最好時間。飲食調理要針對不同的個體,相應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才能達到真正養生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冬至如何食療養生。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湯圓的皮就是糯米粉製成,糯米粉白色,可養肺,適合“白色養肺”的五色進補主題。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內餡主要以果料和乾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等,營養豐富。湯圓雖好,但吃多了也會吃出病。這是因為糯米黏膩難化,在進食湯圓時應注意:細嚼慢嚥。一次進食量不宜過多,不要食用過燙的湯圓,以防口舌燙傷。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這種說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麵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今天冬至吃餃子不再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蔔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乾燥的特性。為發揮禦寒作用,我們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選用偏溫熱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棗、核桃、花生、雞肉、羊肉、糯米、桂圓、山藥、銀耳等。我們不妨發揮創造力,將這些食材搭配成 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雞肉粥、糯米紅棗粥、小米山藥粥、銀耳紅棗大米粥等。

  民間有言:“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蔔賽過小人蔘。”所以冬至吃蘿蔔最滋補,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蔔排骨湯,補充營養,滋補身體,又能增強抗寒能力。

  冬至進補宜吃羊肉,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羊肉的熱量高於牛肉,鐵的含量又是豬肉的6倍,對造血有顯著功效。但羊肉屬大熱之品,凡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都不宜食用。患有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以及發熱期間都不宜食用。

  俗話說“一鴿勝九雞”,鴿子營養價值較高,特別是冬天進食,對老年人、體虛病弱者、手術病人、孕婦及兒童很適合。天麻燉乳鴿、木瓜銀耳燉乳鴿,天麻、銀耳等本來就是極好的食補藥材,與鴿肉一起兩相結合,滋補效果更甚。此外,如鴿腎煲仔飯,小指頭大小的鴿腎經過蒸、煮後,配上湯汁調料,吃過的人才曉得味道有多爽;細嫩的鴿蛋,淋上香汁後,據說能滋陰潤燥,非常適合女性食用。

  冬至節氣養生禁忌

  1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效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 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薰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燙到面板,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20分鐘。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線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2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3忌慕名進補 很多人不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慕名進補,就拿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雞湯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喝的,雞湯***包括燉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營養豐富,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裡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因為雞湯中這一特有的營養成分和刺激作用,以下幾種病人不宜喝:膽道疾病患者膽囊炎和膽結石症經常發作者。因雞湯內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參與,喝雞湯後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起膽囊炎發作。胃酸過多者不宜喝雞湯,因為雞湯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有胃潰瘍、胃酸過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雞湯。

  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內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質,患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於其肝腎對蛋白質分解物不能及時處理,喝多了雞湯會引起高氮質血癥,加重病情。

  4忌盲目食補 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冬至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1、氣虛症,常見症候有精神倦怠、語聲低微、易出虛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氣虛當益氣,此症可選用人蔘蜂王漿、補中益氣丸、西洋參、黃芪、黨蔘、山藥等。

  2、血虛症,常見症候有面色萎黃、脣甲蒼白、頭暈心悸、健忘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等。血虛當補血,此症可選用補血露、十全大補丸、歸脾丸、當歸、阿膠、龍眼肉等。

  3、陰虛症,常見症候潮熱盜汗、五心灼熱、口燥咽乾、乾咳少痰、眼目乾澀、舌紅少苔等。陰虛當滋陰,此症可選用大補陰丸、參杞蜂王漿、六味地黃丸、銀耳、鱉甲、麥冬、沙蔘、黑芝麻等藥物。

  4、陽虛症,常見症候有面色皚白、四肢不溫、陽痿早洩、納少便溏、舌淡嫩、脈微細等。陽虛當壯陽,此症常可選用金匱腎氣丸、鹿茸口服液、龜齡膏、鹿茸、紫河車、蛤蚧、冬蟲夏草、杜仲等藥物。服用補藥還須注意脾胃運化功能,如脾胃虛弱、胃納呆滯、胸脘滿悶者,需要加入醒脾健肝藥物,如陳皮、砂仁、木香、神曲、谷芽之類,以健脾助運。

肩周炎的治療土方法
初冬怎麼樣養生
相關知識
冬至如何食補養生
冬季如何食療養生才更好
冬至如何科學養生
冬季如何運動養生養護
冬季如何健脾養生
冬天如何運動養生
冬季如何運動養生
秋冬季如何有效養生
春季如何進補養生春季進補養生技巧
夏季如何食療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