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腸病的中醫藥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功能性胃腸病又稱胃腸道功能紊亂,是一組胃腸綜合徵的總稱,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腸道運動功能紊亂為主,而經檢查排除器質性病因。功能性胃腸病需要進行中醫藥治療。到底有哪些呢?

  

  1 肝氣鬱結

  主證 噯氣頻作,胸脘痞滿,胸脅脹痛,善太息,精神抑鬱,情緒不寧,婦女則月經不調,經前乳脹腹痛,苔薄白,脈沉弦。

  治則 疏肝和胃,理氣解鬱

  方藥 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香附、川芎、枳殼、鬱金、厚朴、陳皮、佛手、合歡花各10g,白芍、茯苓、白朮各12g,甘草6g。

  臨證加減 噫氣頻多者,加旋復花、代赭石、姜半夏;胸脅脹痛較甚,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者,加元胡、當歸、桃仁、紅花、鬱金、川楝子、赤芍;經前乳脹腹痛者,加當歸、丹蔘、丹皮、桃仁、紅花、元胡、益母草;咽喉部有阻塞感、有阻塞之梅核氣者,可用越鞠丸加減。

  2 肝鬱化火

  主證 性情急躁易怒,胸悶脅脹,口苦口乾,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治則 清肝瀉火,解鬱和胃。

  方藥 丹梔逍遙散加減:當歸、白芍、柴胡、丹皮、梔子、白朮、龍膽草、夏枯草、甘草各10g,薄荷6g,川楝子、枳實各12g。

  臨證加減 肝火盛者,加大龍膽草、梔子;陰虛口乾者,加生地、麥冬、蘆根;失眠者,加夜交藤、酸棗仁、合歡花;泛酸嘈雜者,加牡蠣、瓦楞子,同時合用左金丸;便祕者,加大黃。

  3 痰溼鬱阻

  主證 時覺咽部有異物梗阻,胸膈悶痛不舒,腹脹納呆,大便有時乾結。舌苔薄潤,脈弦滑。

  治則 行氣化痰,清咽利膈

  方藥 半夏厚朴湯合二陳湯加減:半夏、厚朴、陳皮各10g,茯苓、紫蘇葉、青皮、木香、鬱金各12g,甘草、桔梗各9g。

  臨證加減 兼有脾虛者,加白朮、薏苡仁;胃納不佳者,加內金粉、炒谷麥芽;大便乾結者,加玄蔘、火麻仁。

  4 肝胃不和

  主證 胃脘部疼痛而脹滿,反覆發作,尤以婦女經期更易發作,伴噯氣不舒,飲食不佳。苔薄白,脈弦。

  治則 舒肝和胃,理氣止痛

  方藥 逍遙散加減:柴胡、白芍、當歸、木香、厚朴各10g,薄荷6g,茯苓、薏苡仁各15g,炒谷麥芽、陳皮、甘草各12g,香附9g,川楝子3g。

  臨證加減 胃脘部脹痛明顯者,加元胡、鬱金;厭食較重者,加山楂、內金粉、佛手。

  5 肝脾失調

  主證 腹痛、腹瀉、腹脹、腸鳴、矢氣頻作,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時而作。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則 抑肝扶脾,理氣止痛

  方藥 痛瀉要方加減:黃芪、白朮、白芍、薏苡仁、茯苓各15g,防風、柴胡、枳實、厚朴、香附、陳皮各10g,甘草6g。

  臨證加減 腹痛明顯者,加元胡;久瀉不止者,加蓮子肉、烏梅、山藥;若腹痛腸鳴,瀉下清谷,腰膝痠軟而怕冷,屬脾腎陽虛者,當用四神丸或真人養髒湯加減。

腸胃中醫保養方法
什麼方法治療胃病
相關知識
功能性胃腸病的中醫藥治療
小兒過敏性疾病的中成藥治療
小兒過敏性疾病的中成藥治療
慢性結腸炎的中醫治療藥方
治療傳染性紅眼病的中醫偏方
頸椎病的中醫藥自我療法
治療結腸癌的中醫藥方
小兒胃腸炎的症狀及治療
肝炎患者的中草藥治療
小兒秋季病毒性胃腸炎的症狀